警惕电视购物消费陷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20:23:28 159 人看过

近日,不少消费者打电话给磐安县市场监管局,咨询电视购物的维权事项。磐安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一些电视购物节目存在消费陷阱,务必提高警惕。

近年来,电视购物节目越来越多,有的打出价格低廉,打个电话就送货到家的广告,吸引了一些消费者。然而,电视购物存在一些问题,消费者上当受骗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不少消费纠纷。针对电视购物特点,磐安县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电视购物广告往往存在夸大、吹嘘产品功能之嫌,消费者应事先了解并掌握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并核实销售商是否为工商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存在不良记录等,同时记录下电视购物广告播出频道、播出时段,有条件的消费者最好采用录像方式记录,以便留作证据,在日后维权时使用。

电视购物节目经常以断货、团购、低价促销等形式出现,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不要贪图小便宜,尽量选择信誉度高、实力强、专业的电视购物企业。电视购物行业目前不够规范,企业良莠不齐,因此消费者应理性选择电视购物企业,贵重物品尽量不要采取电视购物的方式,以免日后维权困难、造成重大损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8: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网络团购电视购物陷阱多
    律师表示,如果一味地求便宜,就有可能存在假冒伪劣的可能性,如果价格与市场偏离,消费者应该有这方面的甄别能力。在3月16日关于《网络团购电视购物陷阱多消费须谨慎》报道的文字实录。在315来临之际,一些消费者也纷纷向我们反映他们遇到的消费陷阱,在这里我们也列举几种,提醒大家注意。请听报道。今年2月,南昌市民张小姐在某团购网上以45元的价格团购了一瓶XXX护肤霜,该款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是180元,网上的价格仅是市场价的四分之一。因为看网上便宜吗,又有这么多人同时购买,再加上网上卖家保证是正品,所以就相信了。结果用了不到一星期,脸上就起了小疱疹,到医院检查说是化学成分过多,导致皮肤过敏。随着网络团购的迅猛发展,实物质劣跟网站图片不符,不兑现全套服务、添加隐性消费条件,虚报参团人数等等欺骗手段不断增多。一位名叫小齐的消费者投诉说:原来参加过一个团购理发,结果剪到一半的时候,理发店居然不剪了,说团购有
    2023-06-07
    112人看过
  • 消费者购房时要警惕房产广告六大“陷阱”
    房产广告中有六大“陷阱”,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注意:一、销售价格误导。房产商在广告上标明的价格普遍较低,实际销售价格却大大高于广告宣传中的价格。一些房产广告上标明“惊喜起步价2500元/平方米”,实际上商家根本没有按照“惊喜起步价”出售房子,在回答消费者咨询时则说:“起步价房子早已卖出,剩下的都在2500元以上。”二、地理位置误导。房产广告中通常通过绘制简单的区位示意图来表示所售房屋的地理位置,但这种示意图往往不按比例尺绘制,给购房者留下“陷阱”。比如说距知名风景区“仅一步之遥”的楼盘,事实上可能与风景区相距1000多米。三、交通条件误导。有的房产广告中宣传其开发的住宅小区交通便利,“到达市中心只需XX分钟”,只提时间,却不提交通工具的类别和时速。四、配套设施误导。有的房产商把不具备或将来才可能具备的公共配套设施也在广告中大肆宣传,欺骗购房者。五、产权性质误导。有的房产商在广告中提到了产权证,
    2023-06-10
    484人看过
  • 警惕网购中的价格“陷阱”
    双十一即将到来,不少市民也做好了网购的血拼准备。对此,市物价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血拼时多长个心眼,警惕网购中的价格陷阱。陷阱网购中六种不正当价格行为虚构原价即网店经营者凭空捏造原价,诱骗消费者。市物价部门提醒,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七日内没有交易价格,以本次降价前最后一次价格作为原价。虚假优惠折价即在未标原价的情况下,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如网店内的某商品在销售时,标明打5折,现价100元,而在此次销售行为之前的七天内,商品成交价出现过等于或低于100元的情况,则涉嫌价格欺诈。虚夸标价即商品销售时所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全网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是没有依据或无从比较的。使用欺骗性语言、文字或图片等诱导消费者如某网店在商品销售价格旁边注明仅限今日字样,而实际上该价格已执行多日,并非当日才有。
    2023-06-07
    172人看过
  • 团购需警惕的三类陷阱
    团购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购物方式,逐渐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同和接受。参与团购,消费者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价格优惠,但同样也存在诸多风险。昨日,西汉正工商所透露,近年来消费者对团购的投诉呈逐年增加趋势。该所近来受理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价格虚假打折。在团购会现场,有的商家通过提供一个并不存在的虚假价格,然后进行打折,往往使消费者产生商家确实是在促销让利,商品价格已经很便宜、很实惠的错觉,而实际上消费者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惠,甚至是吃亏上当。商品质量存在问题。商家在团购现场提供的样品外观、光泽度、质量都不错,但成交后,真正交付给消费者使用的商品却是另外一回事,样品与实物存在较大差异,商品的等级与标准不一样。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有些团购组织者以盈利为目的,活动结束后,组织者便蒸发了,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如果有问题,往往是投诉无门,维权困难。昨日,西汉正工商所开始对大武汉家装等市场的团购活动试行监管,对参
    2023-06-05
    195人看过
  • 中消协提醒警惕旅行“陷阱”
    暑期又是一些家长和学生出游的高峰时期,为避免游客因“零团费”、模糊条款等而受骗,中消协提醒广大参团旅游者,一定要签订旅游合同,还要警惕某些旅行社用“行程安排”表来充当合同……“旅游合同”是指消费者交付费用,旅行社提供旅游服务的合同。内容包括导游、景点、餐饮、娱乐等多项服务。消费者参团出游前,一定要与旅行社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一旦签订,就确立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万一在旅游过程中出现质量纠纷,合同既是证据,又是旅游行政部门、消协和法律机关裁决的依据。据中消协介绍,目前有些信誉差的旅行社在合同中做手脚,对旅行社应承担的责任条款模糊化,而对免责条款则一再扩大。此外,还有的旅行社故意不与游客签订合同,以“行程安排”表来代替合同。更有甚者,他们只给游客一张收据而没有合同,或仅凭一些传真上的简单描述来进行业务操作。中消协认为,游客对这些现象都要及时拒绝。拿到合同后别急于签字,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发现对
    2023-06-07
    346人看过
  • 网络消费三大陷阱:色情陷阱购物陷阱与感情陷阱
    南方网讯山东省消协发布今年第十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避免滑入网络消费陷阱。据悉,网络消费陷阱主要有色情话费陷阱、购物陷阱、感情陷阱等。色情话费陷阱。目前出现了一种依托色情网站的恶意拨号软件,用户在浏览该网页时会受到诱惑而下载运行,此时配有“猫”(调制解调器)的电脑会自动拨打国际长途,给用户造成巨额话费;某些网站以色情为诱饵在消费者查看一些资料和图片时要求输入手机号码,消费者盲目输入,将会带来经济损失。据调查,设置色情话费陷阱的公司多来自圭亚那、爱尔兰、乌拉圭、所罗门、鲁阿图等国家和地区。购物陷阱。据投诉,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食品有的已过保质期、vcd盘放不出声音、化妆品是伪劣产品,还有的网页上所标注的商品与消费者购得的实物不符。例如,李小姐在某网站看到一部数码相机,经网上竞拍购得,按指定账号汇去足额的购物款。20天过去了,李小姐未收到照相机,汇出的购物款也石沉大海。感情陷阱。不少人热衷于网上
    2023-06-07
    303人看过
  • 警惕合同陷阱购房遇“房托”
    近日,太原市民高女士真是愁眉不展,先是遭遇房托,之后天上掉下一份买房合同完全打乱了她的生活,这一切都是房子惹的祸2009年8月22日,高女士经朋友介绍到易佳房地产公司看房。通过筛选后,她看中山东省威海地区凤凰湖C区一套总价24万元的海景房。当天,该公司便组织她和另外两名买房人一起赴山东实地看房。房产证纠纷怎么处理惊公司员工扮演房托根据高女士回忆,在看完房子后的第二天即8月23日,她还在考虑,但是同车的另两位买家觉得这房子价格便宜,地理位置又好,同行的两人如此热衷并看好这套房子,无形中让对房市并不了解的高女士头脑发热,于是她也马上决定和当地房产开发商——赤山集团有限公司(易佳房产公司与其是合作关系)先签订一个认购协议书,并根据协议内容缴纳了定金2万元(算作首付的一部分)。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决定导致的结果让她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当年9月份,高女士再去易佳房地产公司办理余下手续时,竟然意
    2023-06-05
    458人看过
  • 购房时要警惕五大新陷阱
    近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提醒消费者:警惕购房“排号费”、“假按揭”等五大新花招。白交排号费:许多消费者选择了一套中意的住房,可到时早被销出去了,目前买房前先交排号费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质是:一些开发商在变相集资。而排号费和定金不同,对开发商没有任何约束,只是购房者对开发商作出的单方购买承诺。因此排号费往往有去无回,消费者应慎交排号费。假按揭:一些开发商为解决缺资金问题,在刚开始售房时,假借本公司员工的名义购房,向银行办理按揭以套取资金,然后再将这些房屋售给消费者,而且要求消费者一次性付款,到办产权时,却不能给消费者办理产权证。“九成”按揭:国家明文规定:“商业银行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额与抵押物实际价值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80%”。可是有的开发商暗称可以给消费者提供“九成”按揭。原来这些开发商不过是将合同上的房价提高,虚报给银行,所贷款额就从原来的九成,变成了虚报的八成。“样板房”花招
    2023-04-22
    415人看过
  • 请警惕免费买房的陷阱
    问题1。问:对捐赠区域进行改造是否违法?A:业主关闭开发商捐赠或半捐赠的阳台、露台、设备房的情况非常普遍。只要不在规划审批范围内,业主或开发商后期对房屋进行的变更都属于“违法建设”,今后将按规划进行拆除整治。问:自由区改造后的违法建筑如何认定?A:对于开发商参与房屋交易的部分自由区域(如阳台、天井、花园部分),是否属于业主改造后的‘违法建筑’,还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对露台进行封顶等永久性改造,超出了规划许可的范围,无疑是违法的。可以建一个葡萄架或做一些装饰假山。问:买家如何规避风险?答:开发商在出售房屋时,应明确指出部分公共部位改造中存在的“违法建设”风险。面对开发商的免费面积,还是应该仔细检查。部分捐赠区域可能改变了规划设计,也可能是违法建设的。开发商交付房屋后,买受人将附属部分改为私人区域,可能违反原规划设计方案。解决办法是向开发商索要规划方案,并请专业人士对免费部分的设计进行检查,
    2023-05-08
    298人看过
  • 律师提醒:消费者购房时一定要警惕三类陷阱
    在重庆市图书馆近日举办的一次法律讲座上,重庆市律师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王国民律师提醒,消费者购房时一定要警惕三类陷阱。陷阱一:交了定金不一定能买到房。不久前,重庆市民陈先生向开发商交了1万元购房定金,得到一张定金收据。开发商叫陈先生回家等候通知,开发商将凭收据与陈先生签购房协议,房价将控制在每平方米4300元以内。然而,等到楼盘开盘时,开发商却不与陈先生签购房协议,而且房价已经涨到每平方米5300元。对此,王国民律师说,定金只能证明陈先生有权买房,加之没有书面合同确定房价,购房者如果遇到开发商“耍赖”,很难通过定金收据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购房者一定要在交定金时,与开发商签订其他更加明确的书面协议,以约定双方的违约责任。陷阱二:警惕“被查封、被抵押”房产。王国民律师说,已被有关部门查封、被开发商抵押的房屋不能办理房产证,消费者如果买到这类房产,虽然打官司可以讨回购房款,但获
    2023-04-22
    59人看过
  • 警惕八大陷阱购房务必小心
    大多数人都是用毕生的积蓄来买房甚至负债置业的,在买房的过程中却容易被开发商的种种伎俩蒙蔽了眼睛,往往在买房之后懊悔不及却回天无力。针对无良开发商的各种手段,我们总结出一直以来房产买卖中的八大陷阱:第一类:虚假广告设计精美的广告经常是吹得天花乱坠,很多购房人买某一个项目的欲望首先来源于房地产商的广告或展会上的沙盘。样板房也耍花招,一些开发商利用样板房欺骗消费者,样板房质量、结构与实际所交房不符、装修中利用视觉误差、家具尺寸相对缩小等进行误导。应对:购房者要仔细阅读购房合同中的内容,必要时还要把广告宣传的内容全部载入正式的合同中,这样才有保证。第二类:配套设施开发商在销售项目时对今后的生活配套设施承诺得完美无缺,但购房者真正领取了住房钥匙准备入住时,会发现许多的承诺并不到位。应对:购房者应冷静分析各种配套设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如开发商提供免费交通车,能长期免费吗?二是调
    2023-04-26
    182人看过
  • 购买商品房要警惕五类陷阱
    在楼市异常火爆的情况下,商品房交易中也开始出现一些陷阱。宁夏工商部门提醒广大购房者,在购房时应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和销售商提供齐全的五证二书,警惕购房的五类陷阱。据了解,这五类陷阱是指合同未见到,预付款先交;玩弄文字游戏,签订不公平合同;优惠未到手,要求购房者先付定金;虚假介绍,不符事实;交易不成,照样收钱。针对以上五种陷阱,工商部门提醒购房者,在弄清楚开发商是否具备《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索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的同时,还要注意区分定金和订金的不同。
    2023-06-10
    440人看过
  • 警惕移民三大“陷阱”
    警惕移民三大陷阱无论是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还是出于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抑或纯粹为了享受轻松闲适的生活,近两年,曾经只是极少数有钱人专利的投资移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但是,在求助于移民机构、移民顾问时,一些过于优厚的待遇却让他们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包办热门国家与前些年加拿大、澳洲、新西兰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同,近些年随着美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开放投资移民大门,国人在选择移民国家的问题上日益呈现多元化,而能够包办所有热门移民国家的机构竟也随之而来。无论是美澳加,还是德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只要客户有需求,移民顾问统统大包大揽。揭秘:消费者选择移民中介机构时,首先要认准有资质的公司。移民行业属于特殊行业,必须获得公安部门颁发的特许经营执照后才能够从事移民服务。而且,按规定这个执照必须悬挂在公司门口最显著的位置。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定要亲自到准备委托的这家机构做个实地考查,无论其办公环境
    2023-06-05
    284人看过
  • 警惕有奖竞猜陷阱
    阿拉善盟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警惕有奖竞猜陷阱。该消费警示中说,目前有一种通过电话信息台和手机短信息进行有奖竞猜的活动,观众只需回答非常简单的问题,或者猜测某项比赛结果,甚至无须回答任何问题,只要发送短信息、拨打信息台,就有机会参加阿拉善盟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警惕有奖竞猜陷阱。该消费警示中说,目前有一种通过电话信息台和手机短信息进行有奖竞猜的活动,观众只需回答非常简单的问题,或者猜测某项比赛结果,甚至无须回答任何问题,只要发送短信息、拨打信息台,就有机会参加抽奖,赢取奖品。据介绍,此类有奖竞猜活动,很少有公证机构参与,完全是组织者按照自定的程序、规则抽取中奖者,真正的赢家只能是信息费的收取者,即运营商、服务商、节目制作方。参与活动的人数越多,活动组织者赚取的信息费就越多。这种有奖竞猜活动的获奖人数一般不按比例设定,而是每次竞猜固定获奖人数,一次活动大多只出
    2023-06-08
    200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选择旅游项目需警惕哪些陷阱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13
      旅游陷阱 陷阱一:导游带去的地方不要买东西。 陷阱二:旅游纪念品千万小心。绝大多数是假的,价格虚高。应该说100%是假劣货。 陷阱三:旅游套票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买卖自愿,卖卖不成情谊在,是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而当今除了门票狂升,无耻美其名什么保护文物,还搞出个套票。就是把你喜欢不喜欢的旅游点门票捆绑卖给你,价格高得惊人,而且其中混杂不少不值一顾的伪劣产品。而那些套票,只是当天有效,实际上你根本
    • 二手房产权应该警惕哪些陷阱?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11
      1.看产权交易是否有限制 如存在被抵押、涉讼、被列入拆迁范围、土地使用权性质为集体或划拨、属于安居用房以及危房等不能上市交易的问题。如军产、院(医院)产、校()产的公房,必须经原产权单位盖章后才能出让,而大多数这样的单位都不允许其职工向外人出售房屋。 2.买之前看看是否有承租人 在同等条件下,房屋的承租人具备优先购买该房屋的权利,所以必须得到该承租人不购买房屋的书面承诺,或是等租赁关系结束后再购买
    • 买房需要警惕哪些陷阱买房须知道的六大陷阱以及应注意的陷阱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27
      对于普通购房者或刚需族而言,买房就相当于几年、十几年甚至半辈子辛苦积攒的财富,因此买房的时候大家都会特别当心,但如果不注意以下6大陷阱,如果没有提防这以下买房陷阱,期待”则可能变成失望,让你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陷阱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夸大吹嘘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开发商在宣传中最爱用尊享人生”奢华园林”幼稚配套”这些词来吸引消费者。然而,可能在收房时才发现,所谓的奢华园林,还只是小树苗、小土坡,所谓的
    • 购买二手房警惕哪些陷阱,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30
      1、低价的假房源假房源最常见的就是价格虚假,故意标低价来吸引客户 2、房子的产权性质 3、房子离地铁很近 4、买房后发现房子还是出租状态 5、买房后发现原业主户口未迁走
    • 怎样避免商品房买卖合同警惕九大陷阱?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17
      一般来说,在签订《认购协议书》前,由于经营者未提供《商品房买卖(预售)合同》作参考,使消费者不能全面了解自已交付定金的担保内容。正式签约时,由于已交定金,迫于不退定金的压力,消费者往往只能委曲求全,签订不平等的格式条款。这种在不知情前提下签订“认购协议”的做法对消费者天然不利,加重了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显失公平。经营者用“消费者清楚知道等字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更是严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