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是否要公开?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5 10:55:12 490 人看过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要公开。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8: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公开开庭审理,择期宣判需要多久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送判决书。”对于当庭宣判的案件,因民事诉讼法已有明确规定,法院在实践操作中较为规范。但定期宣判的案件,遍查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对宣判时间作任何限制。实践中尤其是基层法院,往往在庭审笔录中以“本案将择日作出宣判”这样的模糊字眼一带而过,在庭审后的十多天乃至几十天才宣判。公开审判制度的依据在中国,各级人民法院实行公开审判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2)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3)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
    2023-03-30
    121人看过
  • 审判公开什么意思,哪些案件不公开审理
    审判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即把法庭审判的全部过程,除休庭评议案件外,都公之于众。审判公开原则的意义:审判公开是诉讼公正的重要保证。审判公开原则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审判公开将审判活动置于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之下,有利于保障审判的公正性。当事人和社会的公开监督,可以促使法院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认真贯彻各项审判制度,尊重和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准确严格地适用法律,作出公正的裁判。其次,有利于增强刑事司法的公信力和司法的权威性。哪些案件不公开审理1、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2、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3、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4、对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
    2024-04-14
    488人看过
  • 审理扫黑公开开庭宣判吗?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2)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3)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会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一、公开审判原则是什么意思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了法庭评议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它是
    2023-04-04
    80人看过
  • 不公开宣判庭庭审程序公开吗
    一、不公开宣判庭庭审程序公开吗不公开宣判庭庭审程序会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开庭审理的程序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庭审准备庭审准备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庭审准备的内容包括:1.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出庭通知书送达其他诉讼参与人,传票和通知书应当写明案由、开庭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参加庭审做好准备。2.对
    2023-04-16
    216人看过
  • 在深圳公开宣判就必须要公开审理吗
    不一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1款: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对社会公开,允许群众旁听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审理。公开审判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原则上都应当公开进行。无论是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以及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还是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全省性的重大刑事案件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全国性重大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都应当公开进行。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六条审判案件应当公开进行。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人不得旁听,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3-02-25
    65人看过
  • 公开宣判和公开审理的区别有哪些?
    一、公开宣判和公开审理的区别有哪些?1、本质不同:公开审判:是法院在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时公开进行的一种审判制度。在中国,审判公开是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和重要原则,除有特别规定外,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进行。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于确定的日期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开庭审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阶段,是当事人行使诉权进行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进行审判活动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2、意义不同:公开审判的意义:可以带动合议、辩护、回避等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有助于人民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情和正确地处理案件,提高办案质量;可以密切法院同群众的关系,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感,防止发生违法乱纪现象;可以充分发挥审判的教育作用。开庭审理的意义:首先开庭审理能够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正确行使。其次,有利于对审判活动的有效监督,增加
    2023-04-13
    95人看过
  • 一审宣判是否可公开报道
    一审宣判是否可公开报道,但是这也仅限于部分案件,有的案件出于某种利益的考量,人民法院可能会不公开审理。除了双方当事人以外,其他人是不会允许旁听的。人民法院对于案件,是需要在法定的期限内依法作出相应的裁判的。一、哪些案件可以不公开审判1.审判公开的例外:(1)涉及国家秘密;(2)涉及个人隐私;(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开庭时的年龄);(4)涉及商业秘密。(司法解释规定必须由当事人提出申请。)2.在公开审理案件时,对于公诉人、诉讼参与人提出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时,审判长应当制止。如确与本案有关的,应当决定案件转为不公开审理。3.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审理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适用相关规定
    2023-03-24
    294人看过
  • 哪些案件不公开审理哪些案件应该公开审理
    一、哪些案件应该公开审理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对社会公开,允许群众旁听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审理。公开审判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原则上都应当公开进行。无论是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以及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还是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全省性的重大刑事案件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全国性重大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都应当公开进行。二、哪些案件不公开审理在这些案件中,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律的程序确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秘密主要包括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2023-03-20
    128人看过
  • 诈骗罪案件审判是否公开?
    诈骗罪法院一般会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公开举报人信息违法吗公开举报人信息是违法的。举报人信息被泄露可向法院起诉,追究泄露者的法律责任。我国宪法赋予公民享有举报、检举、控诉的权利,公民享有举报权,可以向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政府相关部门等举报违法犯罪事件或者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2023-07-04
    323人看过
  • 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一、18周岁一律不公开审判吗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是不公开审判的,年满十八周岁的,依据案情决定是否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二、公开审判制度的意义1、公开审判是社会主义民主在诉讼中的体现。公开审判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机会了解案件的审理活动,并且对案件的审理活动进行监督,使案件的审理活动依法有序进行,体现社会主义民主。2、公开审判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使法院的审判活动被置于当事人和社会监督的“阳光”之下,增强了审判活动的透明度,从而有助于审判人员增强责任感,正确行使审判权,提高办案质量,防止司法专横,杜绝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3、公开审判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诉讼效率是现代民事诉讼所
    2023-03-15
    347人看过
  • 案件宣判必须公开吗?
    审判可以不公开,但是判决一定要公开宣判的!!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为了保护机密或尊重个人隐私,可以不公开审理,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这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能不公开宣判检察机关提起诉讼,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刑事案件公开宣判什么意思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了法庭评议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它是刑事审判的一项基本原则。公开审判,法院应当做到:(1)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2)允许公民到场旁听;(3)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
    2023-08-05
    215人看过
  • 此案的公开审理是否公平
    本案的公开审理是否公平?公平什么是公开审判公开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活动时,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对案件进行公开审判的司法审判制度公开审判的依据在中国,各级人民法院实行公开审判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审理案件。(2)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合议庭、回避、回避制度,(三)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实行会议、回避、回避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确保被告获得辩护
    2023-05-07
    400人看过
  • 未成年人案件公开宣判是否合法
    未成年人案件公开宣判是不合法的,制定未成年案件宣判不公开原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了法庭评议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它是刑事审判的一项基本原则。公开宣判时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一、哪些案件可以不公开审判1、审判公开的例外:(1)涉及国家秘密;(2)涉及个人隐私;(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开庭时的年龄);(4)涉及商业秘密。(司法解释规定必须由当事人提出申请。)2、在公开审理案件时,对于公诉人、诉讼参与人提出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时,审判长应当制止。如确与本案有关的,应当决定案件转为不公开审理。3、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
    2023-02-24
    311人看过
  • 公开宣判是否有宣判笔录
    一、公开宣判是否有宣判笔录公开宣判时有宣判笔录。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并且该笔录应当当庭宣读,或者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在五日内进行阅读。二、公开宣判的法理依据具体有哪些人民法院对于案件进行公开宣判的法理依据为: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三、法院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旁听吗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2023-05-01
    44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会公开进行宣判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11
      1、会公开宣判。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或者案件的宣告,不能公开审理的案件,是什么意思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般来说,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和判决的宣告,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旁听,允许新闻界依法公开采访、公开报道。但是也存在不公开审理的情况。这是指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不向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外的公民公开,不向社会公开,不允许新闻界采访、报道。根据刑诉法,下列三类案件不公开审理: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2、有关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的处理在实践中是以审
    • 公开审理案件能不能当庭宣判
      天津在线咨询 2023-11-04
      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当庭宣判。我国法律规定,宣判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 依照的规定,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公开宣判还是当庭宣判?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1
      件无论是否公开审理,一定会公开宣判。至于是当庭宣判还是定期宣判,法律上无明确规定,要看具体情况
    • 法院不公开审理案件宣判公告可以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1-09-30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判决一律公开宣判,所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会进行宣判公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2、《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