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侵犯少数民俗风俗习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6 08:22:04 364 人看过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所谓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做法。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干涉、破坏的形式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利用权势、运用行政措施等。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强迫少数民族公民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干涉或破坏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正当行动。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作为国家方针政策执行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上述行为,才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触犯刑法的,应根据行为的性质、情节与危害程度,以其他犯罪论处。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少数民族保持与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的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根据刑法第251条的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犯、手段恶劣、引起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造成骚乱、示威游行或社会秩序严重混乱,产生恶劣的政治影响的,应立案追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31日 03: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少数民族相关文章
  • 确定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侵害罪立案标准
    我国的刑法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立案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进行立案追诉:第一、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犯、手段恶劣、引起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第二、造成骚乱、示威游行或者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并且产生了恶劣的政治影响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为人触犯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情节严重的,处罚标准如下:行为人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又或者是拘役。其中,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指的是少数民族的民俗、节庆、礼节等独特传统习惯。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1条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犯、手段恶劣、引起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造成骚乱、示威游行或社会秩序严
    2023-07-01
    361人看过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国际比较和对策
    在侵犯少数民族风俗罪中,被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侵犯的对象是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其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服饰、饮食、丧葬、礼仪等方面的风俗习惯,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强制、不当的手段,破坏少数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的严重行为。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没有侵犯的权利。什么是侵犯财产罪的量刑标准侵犯财产罪涉及很多罪名,需要根据具体的犯罪事实进行分析。侵犯财产的数额是认定侵犯财产犯罪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除根据侵犯财产数额外,还应当根据犯罪的其他具体情节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等,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定罪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2023-07-01
    109人看过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司法认定内容有哪些?
    一、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概念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二、法律问题1979年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1997年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规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1997年刑法主要对本罪主体进行了调整,将犯罪主体由“国家工作人员”缩小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界定和制定本罪的法律意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是逐渐形成的难以改变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服饰、饮食、节庆、居住、婚姻、礼仪、丧葬以及生产活动等各个领域,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它是少数民族历史
    2023-04-28
    490人看过
  • 犯罪后如何争取缓刑,以免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犯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如果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缓刑。可以从来争取缓刑:首先是认罪悔罪,因为认罪认罚是参考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其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要积极退赔和赔偿医疗费,争取被害人的谅解书,让法院看到犯罪嫌疑人真诚悔过。最后,以自首和立功表现来争取缓刑。犯了破坏生产经营罪如何争取缓刑?犯了破坏生产经营罪,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判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刑法》: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
    2023-06-30
    314人看过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通常情况下的判刑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犯的客体一般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其犯罪的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一、我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原则是什么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中,衣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我国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看作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二、我国法律规定男性几岁可以结婚我国法律规定汉族的男性二十二周岁可以结婚。中国男女法定结婚年龄为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
    2023-04-05
    488人看过
  •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侵犯罪的法律适用和判决程序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立案标准:本罪为行为犯。只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和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原则上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自由权怎么判刑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这为我国宪法所确认,以往民事法律中并没有对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进行明确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伍佰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伍佰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收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6)偷窥、偷拍、窃听、
    2023-07-02
    94人看过
  • 如何区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与煽动民族仇恨罪?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是指以各种蛊惑人心的方法,公开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两罪都是破坏我国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犯罪,其主观特征都为故意犯罪,但也有着很大的区别。1、主体要件不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主体要件为特殊主体,即只有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自然人才能构成此罪,非国家工作人员或者虽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其侵犯少数比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不构成此罪。当然,倘其行为符合其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构成要件的,应以他罪定罪处罚,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所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本罪。2、客体要件不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有
    2023-06-11
    324人看过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一、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客体要伴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所谓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做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则侵犯了少数民族公民所享有的上述权利,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与民族自尊心,破坏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理当予以禁止。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干涉、破坏的形式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利用权势、运用行政措施等。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强迫少数民族公民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干涉或破坏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正当行动。例如,强制回族群众食用猪
    2023-06-17
    439人看过
  • 法院对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最新量刑标准
    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保持自己风俗习惯和改变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权。(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等手段,迫使少数民族改变其风俗习惯或者干涉、破坏其自愿改革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法院对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最新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的规定,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
    2023-07-22
    309人看过
  • 现行刑法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刑法》第251条的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一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权,手段恶劣,造成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造成骚乱,示威游行或社会秩序严重混乱,造成不良政治影响的,应立案追究。现行刑法对侵犯商业信誉既遂量刑是怎么规定的?现行刑法对侵犯商业信誉既遂量刑规定如下:1、犯此罪的,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此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刑法》第251条
    2023-08-06
    286人看过
  •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区别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两罪都是破坏我国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犯罪,其主观特征都为故意犯罪,但两罪有区别表现。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两罪都是破坏我国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犯罪,其主观特征都为故意犯罪,但两罪的区别表现在:1、主体要件不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主体要件为特殊主体,即只有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自然人才能构成此罪,非国家工作人员或者虽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其侵犯少数比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不构成此罪。当然,倘其行为符合其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构成要件的,应以他罪定罪处罚,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所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本罪。2、客体要件不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有时,本罪的客体还可能是复杂
    2023-06-11
    382人看过
  • 中国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有哪些?
    中国刑法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立案标准:本罪是行为犯,只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一、出版歧视少数民族作品罪有哪些构成要件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几点: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煽动民族歧视、民族仇恨罪一样,是民族平等。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1、必须有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的行为。2、刊载的必须是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是对出版物的出版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二、犯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能否取保候审犯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能取
    2023-03-10
    256人看过
  • 司法实践中认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应注意哪些问题?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应注意以下问题:1.本罪是特殊主体,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且这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既包括汉族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包括少数民族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行为人客观上须具有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婚姻、服饰、饮食、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俗,而且这种风俗习惯是整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不是少数民族中个别人的行为习惯。侵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具体表现为:(1)强迫少数民族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如强迫回民实行火葬,改变饮食禁忌等;(2)破坏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如扰乱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阻挠少数民族的婚丧嫁娶仪式等;(3)禁止少数民族改革本民族的陈规陋习;(4)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诋毁、攻击、贬损等。侵犯少数民
    2023-06-11
    203人看过
  • 分析构成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既遂时的法律追究机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千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将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失火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引起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导致死亡3人以上;2、重伤10人或者死亡、重伤10人以上;3、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4、烧毁30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计50万元以上;5、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防护林、特种用途林10公顷以上;6、人员伤亡、烧毁户、直接财产损失虽不足规定数额,但情节严重,使生产、教学、生活受到
    2023-07-07
    14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全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多少不一,分布地区很广,又有聚居、散居等等区别。 所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代表的选举,都需要按照所辖地区的少数民族情况,采取统一计算人口和统一分配应选代表名额的办法。... 更多>

    #少数民族
    相关咨询
    • 什么叫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10
      根据《刑法》第251条的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一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权,手段恶劣,造成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造成骚乱,示威游行或社会秩序严重混乱,造成不良政治影响的,应立案追究。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9-30
      犯本条所定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中国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数额较大的判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6
      我国刑法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处罚规定如下: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侵犯主体是特殊主体,及国家工作人员。对触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法院会对行为人处以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是构成此罪的前提,必须是手段恶劣,并且造成严重影响的。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刑期的细节是哪些呢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1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8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或者侵权行为的有效期限。犯罪行为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法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