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探望权的规定是在《民法典》中,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探望权的相关法律问题有哪些
探望权的相关法律问题具体如下:1、探望权主体范围。探望权的主体范围不应局限于父母,其他家庭成员只要履行了自已的义务也有探望的权利。2、探望权行使方式及时间。探望权行使方式及时间可首先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3、探望权的实现。加强法律宣传,提高父母素质,被探望同样是子女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
如何行使探望权,探望权的中止有哪些法律规定
194人看过
-
民法典上探望权的规定如何?
406人看过
-
探望权法律规定最新版
131人看过
-
子女探望权的探望权如何行使
213人看过
-
探望权制度改革:法律如何调整相关规定?
366人看过
-
探望权在哪个法律法规上是执行异地探望权的
468人看过
探望权是针对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的父亲或者母亲,赋予看望孩子的权利。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父母有抚养、教育、保护孩子的义务,因此对于探望权,父母可以协商,对于探望的时间、方式进行约定,探望权的行使应当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更多>
-
何为子女探望权,如何行使探望权,法律的规定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3-09-01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决。
-
中止探望权程序是怎样的法律规定探望权如何行使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06中止探望权须通过诉讼方式行使。 父母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
-
如何争取到探望权,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07(一)协商方式,协商不成请求法院判决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视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法院可以中止探视权的情形 当父或母探视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视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视权的权利”。 (三)法院可以终止探视权情形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
-
法律对探望权有什么规定,应该如何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14法律对探视权有如下相关规定:探视权的主体、方式、中止情形、探视权中止后如何恢复等,且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
民法典上探望权的规定如何?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08《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对方有义务协助。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约定;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母探望子女,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