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构成预期违约的条件是:
1、合同是依法订立的,并且约定了履行期限:
2、履行期限还未届满;
3、当事人明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构成合同违约责任的要件有哪些
第一,行为,也就是一方当事人必须有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这是构成违约责任的客观条件。违约行为只能在特定的关系中才能产生。违约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着合同关系。如果合同关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无效),则不发生违约行为。
第二,过错,即违约一方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这也是违约责任的主观要件。当事人违约可能有各种原因,如不可抗力、对方违约等。因这些原因引起违约,当事人不能承担违约责任。只有因违约当事人的原因造成违约责任。因此,违约当事人要承担违约责任,主观上必须要有过错。而在双方过错的情况下,过错的大小是其承担违约责任大小的依据。
第三,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指当事人违约给对方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从权利角度考虑,只要有违约行为,合同债权人的权利就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其损失即已发生。在违约人支付违约金的情况下,不必考虑对方当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损害及损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情况下,则必须考虑当事人所受到的实际损害。
第四,因果关系,即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违约当事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只限于因其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其他损失,违约人自然没有赔偿的义务。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对这两种损害违约人应赔偿。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构成合同违约责任的要件有哪些,合同违约责任有哪些形式
412人看过
-
网贷合同违约也没有放款构成违约吗?
393人看过
-
哪些条件下会构成违约
249人看过
-
合同的约定违约金有哪些基本条件?
476人看过
-
构成土地合同违约的责任有哪些
231人看过
-
合同违约造成损失赔偿的法律依据,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54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违约赔偿金有哪些构成违约的合同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4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赔偿范围应当包括: 1、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包括可得利益(履行利益)和信赖利益。 2、因合同解除而产生的损害赔偿。 (1)债权人订立合同所支出的必权费用; (2)债权人因相信合同能够履行而做准备所支出的必要费用; (3)债权人因失去与他人订立合同机会所造成的损失; (4)债权人已经履行合同义务时,债务人因拒不履行返还给付物的义务给债务人造成的损失; (5)债权人已经受领债务的给
-
合同违约的主要构成形式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10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根本违约的构成类型包括: 1、迟延履行场合的根本违约; 2、履行不能场合的根本违约; 3、不完全履行场合的根本违约; 4、预期违约场合的根本违约。
-
构成合同违约责任的标准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51、要有不执行或是不彻底合同履行责任的个人行为。 2、毁约被告方主观性上面有过失 3、被告方的毁约个人行为导致了危害客观事实。危害客观事实就是指被告方毁约给另一方导致了资产上的危害和别的不好的不良影响。 4、毁约个人行为和危害結果中间存有着逻辑关系。
-
合同违约罪违约后是否构成犯罪的条件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20合同违约不构成犯罪,如果签订合同时具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只是在履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拒不履行的,属于经济纠纷,不构成犯罪。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如果造成损失,还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
要约合同的成立有哪些条件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3合同成立要件有三个: 1、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的情形。 3、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