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外企白领,月入7000多元。虽然收入不错,但是我还是感到钱不够花。我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每月租金就要1200元。再加上自己平时很喜欢购物,因此每月存下的钱很少。我一直想买一套小户型的商品房,但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攒够这笔钱,怎样才能更快实现我的购房梦想?
对于大多数单身女性而言,小户型房是第一次购房的必由之路。由于手头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按揭贷款往往是第一选择。然而,从黄小姐目前的生活状态来看,过多的消费和房租消耗了她大部分的收入。因此,要想尽快攒够小户型的首付款,就必须从各个方面下功夫。
尽量减轻房租负担。黄小姐目前收入的大头主要是花在房租上,建议黄小姐考虑合租的方式。比如一套单身公寓租金是1200元/月,而两居室的租金是1500元/月左右,其功能和活动空间不会比一室一厅差,如果两人合租,每月每人房租才750元,每个月可节省450元,还可以和室友平均分摊物业管理、水电煤费用等,何乐而不为?
编制预算控制花销。黄小姐每月的消费支出主要用于购物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奢侈品消费这几大方面,因此,合理控制消费是当务之急。建议黄小姐每月领到薪水后,先为付房租、买各种必需品编制预算,其余的钱尽可能都存下来。
制定目标付诸行动。理财计划开始得越早,越有利于资金的积累和增值。黄小姐积蓄不多,因此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目标必须是详尽的、可量化的、可检验的。例如,仅仅提出"我想在2009年攒够小户型的首付"的目标是毫无意义的,应该列出更为详尽的目标,比如"必须抽出每月总收入的20%存起来";"必须将平时节省的开支存起来";"年终奖也要存起来"。这样,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大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妥善投资财产增值。考虑到黄小姐的理财目标是以购房首付为主,由于这笔资金已经有了确定的用途,所以一般来说不适合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比如股票或股票基金等。因为届时需要用钱时,若遇股市下跌,会无法从其中抽身。在这种情况下,诸如储蓄、人民币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等都是可以考虑的短期投资手段。
-
月入5500元“85后”如何实现买房结婚梦?
263人看过
-
普通人如何实现入党梦想?
404人看过
-
成都未成年户如何实现购房梦想?
62人看过
-
单身证明取消后,如何实现购房梦想?
252人看过
-
月光族如何实现住房梦
224人看过
-
单身白领月入万元存款15万咋理财实现购房梦
422人看过
股票是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可以转让,买卖。... 更多>
-
每月2000元现在要还7000怎么办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可以再次进行协商,可以请有话语权的长辈过来进行调解,自己处理不好,可以就此起诉的,抚养费是给孩子的,我想还是多出一些好点。孩子已经可怜了,要多些关爱,但不要溺爱。
-
抚养费不够月工资7000如何起诉安徽在线咨询 2023-12-16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3、交到孩子父亲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20元左右; 4、开庭审理; 5、开庭前准备好证据,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 6、如果您准备请律师,最好在一开始就去找律师咨询。 7、《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
-
月工资7000元年终双薪第13个月7000元怎样计算如何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9年终奖金应该并入个人工资薪金缴纳个税如果你的7000元工资是已经缴纳了五险一金后的余额那纳税应该如下:十二月份应该缴纳的个税额=(7000+)*20%=2025元
-
月入7000想请问是税后工资还是税前工资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26是按照税后收入计算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1)父母有固定收入的,一般以实际收入的20%-30%为限。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以上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比例。可以要求一次性支付。 (2)抚养费的办
-
抚养费问题月入7000元不给怎么办山西在线咨询 2023-11-30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如果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