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被打架构成轻微伤,会对当事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1、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2、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3、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两人打架对方被打怎么处理
两人打架对方被打的处理方式如下:
1.受伤达到轻伤的程度,对方是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2.受伤达到轻微伤,对方是有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3.责任划分也有区别谁先动手,以及是否是正当防卫。如果是出于正当防卫,没有伤害他人的故意,那是可能被认定无责,不会受到处罚;
4.对方受伤程度到达轻伤或者轻伤以上,而又没有正当防卫的存在,那很容易被认定为故意伤害。另外,除了故意伤害之外,还可能被认定的罪名为寻衅滋事罪。因为寻衅滋事罪的通俗理解就是没事找茬、挑事。酒后无辜打人,是符合寻衅滋事的构成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
遭受对方造假轻微伤害
201人看过
-
遭受轻微伤害,如何获得赔偿?
212人看过
-
减轻员工轻微伤事故的措施
322人看过
-
派出所对验伤报告的轻微伤事件处理措施
245人看过
-
违法用地会遭受怎样的处理措施
451人看过
-
遭受殴打,但伤势不构成轻微伤,该如何处理?
94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故意伤害只导致轻微伤的受害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14由于故意伤害只导致轻微伤,尚未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受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
-
遭到轻微伤害后应该如何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9建议及时报警,公安机关会安排伤情鉴定。若伤情鉴定为轻伤或轻伤以上,侵权者就涉嫌故意伤害罪,会被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受害者只能要求民事赔偿。受害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若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公安机关立案后,受害者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后期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
-
一、女子遭受男性暴力事件处理办法 二、女性遭受男性侵害时的应对措施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09如果债务人逾期不归还债务,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债务人归还欠款。该程序称为督促程序,适用于金钱债务和有价证券债务。在申请支付令时,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必须明确,债权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债务人的欠款,如欠条、借据等。此外,欠债人应在国内居住,住所明确,以便支付令能够直接送达。若符合这些条件,债权人可以撰写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向法院申请发出支付令,无需进行起诉。 一旦支付令发出,若债
-
军嫂遭受欺负时的应对措施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41、孩子当兵军嫂受到欺负算是侵犯军人家属合法权益案件,但我国现行法律尚未明确规定此类案件,因此应参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以故意伤害罪处理。部队相关部门可借助相关组织协助军人维护自身权益。 2、《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
女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处理措施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0女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向工会及工会女职工组织寻求帮助。 工会及工会女职工组织是代表女职工利益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女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代表和维护广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是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基本职能,因此女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所在企业或地方的工会女职工组织寻求帮助。 (2)向所在单位和地方的劳动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和仲裁。 女职工因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