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用人单位都必须发放。
根据规定: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用人单位需停止安排劳动者从事当日的室外露天作业;而当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或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的温度降到33以下的,就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劳动合同年终奖过节费是必须写的条款吗
劳动合同年终奖过节费不是必须写的条款,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一般具有以下条款:
(一)是劳动合同的期限。即劳动合同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我国的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以及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二)是工作内容。即所从事的工作和工作岗位。
(三)是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这是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涵盖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福利等。
(四)是劳动报酬。应写明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和支付项目、计算方法及支付日期。
(五)是社会保险。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参加的社会保险项目。
(六)是劳动纪律。
(七)是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订立,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不发生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
(八)是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违约金的约定只能包含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和违反保守商业秘密约定的,其他约定均属无效约定。
(九)劳动合同解除后双方的附加义务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三条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工作场所高温作业WBGT指数测量依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执行;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依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执行;高温作业分级依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执行。
-
高温补贴是国家规定必须发的吗
423人看过
-
国家规定高温费发放标准是什么
196人看过
-
高温费国家规定发放标准是什么?
470人看过
-
每月25号是否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发放工资日?
175人看过
-
职工高温补贴是否必须发放?
315人看过
-
高温补贴企业是否必须发放
291人看过
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当事人消除继续合同的未来效力。合同终止有以下几点: 1、债务已按约定履行; 2、解除合同;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提取标的物; 5、债权人免除债务; 6、债权债务属于一人;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 更多>
-
国家规定降温费怎么发放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311、有关福利费用的发放,得按企业相关规定执行。 2、北方地区涉及“取暖费”的,属于国家强制性要求的,执行标准按政府公布的2012年度标准为准,有差额的则按企业制度而确定。 3、“降温费”若属于室外或不具备降温条件的室内之发放范围的,单位才需支付,支付标准由企业确定。 4、“年终奖”的发放,一般企业规定必须服务满一年,并且视企业效益而决定是否发放或数额的。 企业与劳动者没有约定的,单位可以不支付。
-
高温补贴是否必须发放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42012年,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已于7月4日发布,高温补贴是否必须发放就要根据这个管理办法。 新办法对高温天气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限及劳动者高温津贴等均做出明确规定,规定高温补贴强制执行。 新办法还明确指出,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
-
高温补贴是国家规定必须发的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04高温补贴一般指高温津贴,为保证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不是每个用人单位都必须发放。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规定:高温津贴即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依法享受的岗位津贴。高温津贴是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而不是企业的道德施舍。而需要注意的是,高温津贴由用人单位承担。
-
-
高温费几月发放国家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2国家规定发放高温费的时间是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共四个月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