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协议不属于民事纠纷。拆迁补偿协议纠纷属于行政纠纷。财产补偿协议是行政性质合同。拆迁补偿协议,由负责的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签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拆迁补偿协议的主体,并不属于平等主体。征收是可以强制进行的,但是强制征收,也需要对征收的土地及附着物进行补偿。
信访局受理民事纠纷吗
信访局只处理针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投诉或者申诉。民事纠纷不属于信访局的主管范围,不能到信访局处理。对于民事纠纷,首先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如无法协商一致,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以下称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
-
评估房屋拆迁补偿价中的矛盾
65人看过
-
面对拆迁补偿协议,应当这样判断它是否属于合格的拆迁补偿协议?
381人看过
-
如何化解征地拆迁矛盾合理补偿
187人看过
-
最高法:拆迁补偿已成房屋征收拆迁最主要矛盾
165人看过
-
解决拆迁矛盾的方法
192人看过
-
民事赔偿协议与拆迁补偿协议的差异
447人看过
保障房是指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弱势群体等住房困难问题而提供的住房,包括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 保障房的申请和管理需要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并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家庭收入证明、住房情况证明等。 保障房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住房权益,缓解... 更多>
-
工伤和交通事故是否属于矛盾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03工伤和交通事故并不冲突,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
-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纠纷属于民事还是行政案件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261、过去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时代,由于拆迁补偿安置协议通常都是由拆迁公司与被征收人签订的,而拆迁公司是民事主体,不是政府及其部门,签订的协议不具有行政协议的属性,而是民事主体之间签订的协议,因而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2、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了只有市县人民政府有权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具体由房屋征收部门负责实施,通常都是由其与被征收人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但是关于该协
-
合同条款相互矛盾是否属于无效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061、合同条款相互矛盾并不代表合同无效。 2、当出现合同条款相互矛盾的情形时,合同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后对相矛盾的合同条款进行更改,更改后合同依然具备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
征地拆迁引发矛盾是否由谁管辖?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一款之规定,征地拆迁引发矛盾其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第一审行政案件,除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案件外,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而中级人民法院将本案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
-
征地拆迁的主要矛盾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61、补偿标准不够统一。存在同一个地段、同一区块因户籍不同,补偿标准不一样。其次是因个别工作人员存在执法不公,打“人情牌”的现象,相同条件的拆迁户补偿标准不一致,面积测算标准不一样,造成群众互相攀比,同时,由于拆迁标准是由政府统一制定,群众普遍反映补偿标准过低,对补偿标准不太认可。 2、行政行为不规范。一是存在政府拆迁部门过于追求征地拆迁效率而忽视程序的正当性和透明性,当拆迁方和被拆迁人在不能及时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