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的宪法是在哪一年修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2 02:00:52 432 人看过

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宪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几次修改

第五次。宪法历经五次修订,现行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07: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文章
  • 不属于2018年宪法修改的内容是
    不属于2018年宪法修改的内容:1、在爱国统一战线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写入宪法。2018年宪法修改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2、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3、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4、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5、充实完善爱国统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2023-08-12
    68人看过
  • 2018年我国宪法再次修改
    2018年宪法修改是对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需要,前四次修改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进行。宪法修改分为两个阶段。党中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议。18年宪法修改开始之前是宪法的哪一次修改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其余四次的修改时间分别是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2023-07-04
    405人看过
  • 2021年宪法修正案修改由谁发布?
    我国宪法修正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形式公布的。我国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修改。修改内容涉及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机构、国歌等内容。最近的一次宪法修正案时间最近的一次宪法修正案时间是2018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具体修订时间:1、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3、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4、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4、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
    2023-07-12
    72人看过
  • 宪法修改的次数:截至2023年,我国现行宪法已经修改了多少次?
    我国宪法总共进行了五次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我国现行宪法第一次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修改的时间是()。我国从1988年开始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颁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起草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经四部,均以相应的年号作为区别。一般默认的宪法为最新版本,即八二宪法的2018年修正版。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023-07-07
    422人看过
  •  截止2020年八二宪法的修改历程
    八二宪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已经进行了五次修改。这些修改包括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进行的。这些修改对宪法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截止2020年,八二宪法已经进行了五次修改,具体如下:1.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3.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4.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5.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我 国 八 二 宪 法 修 改 历 程 : 2 0
    2023-09-03
    416人看过
  • 宪法宣誓在我国哪一年写入宪法?
    宪法宣誓在我国是2018年写入宪法的。具体是在2018年2月24日,第10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把宪法第27条增加了一款,这个条款就是宪法宣誓。宪法宣誓在我国哪一年写入宪法?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022-06-30
    449人看过
  • 现行宪法在哪一年进行了第三次修订
    现行宪法在1999年进行了第三次修订,分析如下:1、1988年修改宪法意味着承认私营经济,主要就是为了配合改革开放的需要;2、1993年修改宪法意味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被明确写入宪法,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也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3、1999年修改宪法意味着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了宪法。而这也为后来“人权”入宪打下了基础;4、2004年修改宪法意味着“人权”入宪,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再加上同时修改的征地补偿入宪、私有财产入宪,更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5、2018年修改宪法意味着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十三条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
    2023-08-12
    176人看过
  • 论宪法修改权及宪法修改程序的完善
    修宪权和修宪程序的价值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指导修宪权的合理分配,修宪程序的科学设计,既体现民主、效率的程序正义价值,又促进保护人权、限制权力的实体正义价值,使宪法修改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能够解决宪法与社会现实的剧烈冲突,同时使宪法修改具有一定难度,给宪法解释留下作用空间,总体上实现宪法适应性与稳定性的和谐。修宪权和修宪程序的价值研究在我国还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能够加深人们对宪法程序性规定重要性的认识,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使我国的宪法学理论和实践比较全面的发展。四宪法修改权和宪法修改程序(一)宪法修改权概述宪法修改权(amendingpower)是修改宪法的一种力,是依制宪权产生的权力形态,一般称之为制度化的制宪权,21通常简称为修宪权。修宪权就其本身的性质来看,具有不宜轻易动用的特点。这是由宪法与宪法修改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权力位阶构造看,修宪权的地位低于制宪权,所以行使修宪权时应
    2023-04-24
    96人看过
  • 修改宪法任期两年的规定具体是什么?
    宪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宪法序言第十一自然段中“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修改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后增加“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自然段相应修改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
    2023-06-03
    53人看过
  • 修改宪法的原则有哪些
    我国修改宪法原则是:1、慎重原则;2、程序正当原则。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现状分析: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问题和原因纵观我国制宪及修宪的历史,应该说我国修宪的实践是比较丰富的,宪法修改程序也随着我国修宪实践的发展在逐步完善。1954年《宪法》第29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仅规定全国人大有修改宪法的职权,而没有规定宪法修改的程序。1982年《宪法》则恢复了1954年《宪法》的规定,并增加了修宪提案的程序内容。如第62条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行使宪法修改职权的主体,第64条规定了宪法修改的具体程序,即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3-07-21
    334人看过
  • 宪法修改过程
    宪法修改
    宪法修改的过程:1、提案,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不得提出修宪动议,进行宪法修改;2、审定,审定属于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对是否修改作出决定。如果否决修宪提案,则宪法修改程序不能继续进行;3、起草,宪法修改提案通过后,由指定或法定的国家机关对修宪提案所涉内容进行具体的拟定。这一过程明确宪法条文如何修改;4、议决,对于起草完毕的修改草案提交立法机关或全民进行表决,由其决定是否通过该草案,使其成为宪法修正案。各国宪法对议决都规定了比一般法律议决较严格的程序,我国宪法规定宪法修改草案的通过必须经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5、公布,公布属于修改宪法的最后程序,也是必经程序。未经公布的宪法修正案不具
    2023-08-09
    453人看过
  • 修改宪法程序
    宪法修改
    一、修改宪法程序宪法修改的程序即是指进行宪法修改时的步骤与方式,从各国宪法规定看,一般将宪法修改分为五个步骤:(一)提案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不得提出修宪动议,进行宪法修改。提案并不一定提出具体的修宪计划,只是表明宪法内容应该修改以及修改的方向。(二)审定审定是指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对是否修改作出决定。如果否决修宪提案,则宪法修改程序不能继续进行。理论上看,这一程序并非必要程序,而我国的宪法修改程序也没有规定此程序。(三)起草宪法修改提案通过后,由指定或法定的国家机关对修宪提案所涉内容进行具体的拟定。这一过程明确宪法条文如何修改。在实践中要注意贯彻公开、民主的原则,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使草案获得广泛的民
    2023-04-24
    490人看过
  • 宪法的修改不同于宪法的制定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通过的决议和决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以及所有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享有宪法的制定权呢?不是的。因为根据现代宪法原理,也如前面所说,宪法的制定者只能是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无权作为宪法的制定者,也无权享有宪法制定权。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国家机关,当然也不能享有宪法制定权。况且我国宪法也从未规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宪法制定权,只规定了它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宪法的修改不同于宪法的制定。建国以来,中国先后共颁布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这四部宪法分别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2023-04-24
    228人看过
  • 宪法制度修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宪法修改方式1.全面修改即以新法取代旧法,对宪法整体进行变动。2.部分修改即在保持原宪法基本内容与结构不变的同时,对宪法有关条款加以变动。二、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一)我国宪法的修改制度1.历史演变(1)1954年宪法:①规定宪法的修改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规定了宪法的修改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2)1975年宪法与1978年宪法:只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修改宪法的职权,没有对相关程序进行规定。2.现行修改制度(1)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提案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3)通过要求: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4)公布: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公布而非国家主席;(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宪法修改建议对我国宪法修改制度和宪法修改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二)我国宪法修改的实践:我国宪法共经过了三次全面修改,六次部分修改。现行宪
    2023-04-24
    167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更多>

    • 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宪行宪法的第几次修改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16
      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宪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 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 将宪法宣誓制度纳入宪法的哪一个宪法修正案是哪一年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11
      将宪法宣誓制度纳入宪法是在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确立起来的。 2018年宪法修正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于2015年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将宪法宣誓制度在宪法中确认下来,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也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
    • 宪法是哪年制定的? 在哪年?
      广西在线咨询 2023-11-06
      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制定并实施的。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至今已经经过了五次修订,修订时间分别是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2004年3月14日;2018年3月11日。
    • 修改宪法和宪法修正案一般是为了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29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和社会的最高行为准则及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宪法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宪法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协调,为了保持这种协调。使宪法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要求,在必要的时候要对宪法进行一定修改。适时地修改宪法会进一步增强宪法的活力,维护宪法的稳定和实现宪法的价值。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特征,是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宪政实践证明,宪法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进行修改,才能与社会实际相
    • 宪法是如何修改的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7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