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采信认定规则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6 11:21:15 244 人看过

1、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刑事诉讼中,有关提供证据,收集、调取证据,审查认定证据,以及其他涉及证据的各项规定,都体现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2、唯一性的原则;全案的证据经过排列、组合之后,必须是排除了一切矛盾,而达到每一个证据的前后一致,证据与证据之间一致,全案证据同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全案证据所得出的结论是本案惟一的结论。

3、疑案从无的原则;疑案从无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出规则,也是证据采信规则的重要法则。对任何一个案件的认定必须依靠确实、充分的证据,

4、其他规则。

(1)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2)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一、犯罪嫌疑人没有认罪可否定罪?

对证据的真实性,应当综合全案证据进行审查。对证据的证明力,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从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程度、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审查判断。证据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共同指向同一待证事实,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的,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没有直接证据,但间接证据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1、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2、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

3、全案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4、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

5、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

二、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

在单个证据方面,应从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等发面进行审查。要着重审查证据形成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等因素,排除虚假的材料;应审查证据是否有关联性;还应从证据的来源、表现形式、收集程序等发面进行合法性审查。对于不同种类和分类的证据,应当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来进行审查判断,区别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等。对全案证据是否能够相互印证,加以审查判断。孤证不能定罪。运用间接证据定案需要特别谨慎,任何一个间接证据都不能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对主要事实的证明要达到唯一性才能做有罪判决。最后应当贯彻疑罪从无的原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05: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言词证据相关文章
  • 刑事笔录在民事诉讼中有什么采信规则
    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被公安机关依法传唤,所形成的询问笔录在民事诉讼中就其证据属性而言,仍为证人证言,其在民事诉讼中的采信应当适用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案情】2013年7月3日至3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某团小学学生苏某,先后5次从破掉一块玻璃的窗户中爬入邻居王-丹的房屋内盗取现金。多次被盗后,王-丹便在自己房屋内安装了摄像装置。该装置录下了苏某第5次盗窃的过程。7月31日案发当天,王-丹拿着摄录影像找到苏某。苏某先是在自己母亲的询问下,承认偷了王-丹1.6万元。苏某在外地打工的父亲打电话询问苏某,苏某再次承认偷了王-丹1.6万元,王-丹当时将对话作了录音。由于苏某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公安机关最终未对其进行刑事立案侦查,只是于8月3日对其进行了询问调查。苏某向公安机关所作的陈述是:偷钱5次,数额4010元,偷得的钱用于与同学一起在网吧玩游戏和买零食了。之后,王-丹向苏某的监护人索赔财产损失
    2023-04-27
    494人看过
  • 依据民诉证据规则对“借条”审慎认定
    2012年6月18日,原告蒋某向湖南省新田县人民法院起诉被告永州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要求被告偿还借款人民币6万元及利息4万元。原告向法院提供《借条》:今借到蒋某现金陆万元整。利息按银行贷款利息计算。在落款日期2006.4.6处盖有永州XX工贸实业有限公司印章。原告在庭审时陈述:《借条》是先书写内容后盖章。被告提交证据抗辩:2005年11月至2007年9月,XX公司已将公司场地房屋、营业执照、印章整体租赁给了原告等人经营,公司自身没有开展业务,不存在向原告借钱的事实。租赁期间,原告任公司总经理负责生产销售,财会人员李某负责后勤。原告可以单独拿XX公司公章外出签合同。XX公司在2005年12月1日向中国农行新田支行通知启用了永州XX工贸实业有限公司财务专用章。证人李某出庭对上述事实,予以了证实。受法院委托,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鉴定所作出湘司警院司鉴所【2013】文鉴第44号文
    2023-06-06
    461人看过
  • 刑事证据的采纳标准,刑事证据的采信标准是什么
    刑事证据的采纳标准是怎样的刑事证据的采信标准,可以细分为三方面标准:真实性标准、充分性标准及证明标准。真实性标准是指:只有经审查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在这个标准上就充分的显示出刑事证据采纳和采信标准的不同,证据具有客观性时并不能就判断该证据是真实的,所以当证据被采纳后还应该通过技术手段来判断其真实性,只有具有真实性的证据才能被审判人员采信。《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充分性标准是指:证明力的充分性,证据的证明力有大有小,只有具有充分的证明力的证据才应该被采信,成为案件的核心证据。证明标准是指: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都不应该采信,只有单个证据以及单个证据组成的证据链条都能够排除合理怀疑时,该证据才能够被采信。
    2023-04-21
    500人看过
  • 民事证据规则证人证言有什么特征
    一、什么是证人证言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二、证人证言的特征1、证人证言是了解案件事实的人提供证明。也就是说,证人必须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只有知道案情的人才能作证,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并不一定都是亲眼所见,如盲人可以就其听到的事实进行作证。作证的人也并非一定要用言词形式作证才有效力,如聋哑人可以就自己亲眼所见,用哑语表达加以作证。2、证人证言只包括能够正确表达意志的人就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例如,精神病人或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所作的证人证言是无效的。3、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可靠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证人作为自然人,对于案件的事实的感知要受到主观和客观各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因此,证人证言可能有真有
    2023-03-26
    454人看过
  • 取证规则、采证规则、认证规则包括哪些内容
    一、取证规则包括哪些内容取证规则,即在刑事诉讼中谁有责任收集证据,各种证据如何提取和固定,如何收集、调取才是合法的。取证规则包括:有罪证据由控-方收集;辩护方有权调查取证;不被强迫自证其罪;证人必须履行作证义务、证人资格、证人拒绝作证权;令状主义规则,即警察强制取证的行为,如果可能侵犯公民的人身、住所或者隐私,有没有紧急情况,应当向法院申请令状后方可进行。二、采证规则包括哪些内容采证规则,即是指确定证据是否具有可采性的证据规则,也就是证据能否被作为证据在法庭上提出。这类规则主要包括:传闻证据规则,确定不到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具有可采性,要采纳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意见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包括非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非法获得的其他言词证据的排除问题;相关性规则,即无相关性的证据,不具有可采性等。查证规则,是指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如何提出、如何检验其真实性、如何经过控辩双方
    2023-06-01
    357人看过
  • 从证据新规看民事证据的审核认定的内容是什么?
    民事证据的审核和认定指的是在民事案件当中,对于证据进行审核和认定,一般是对证据的效力以及真假进行辨别和区分。同时审核认定证据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出示单个证据,并且经过质证程序,之后法院对该证据进行认定,并且判断是否进行采证。1、审核认定证据是由法官对证据材料的来源、真伪、效力等题目加以确定,是形成对案件真实情况的熟悉。在开庭审理前,主审法官一般需要组织当事人双方交换证据材料。对于一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以及双方不争执的事实,法官应予以认定,使法庭审理更有针对性,加速案件的审理,对于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及有关证据材料,必须经法庭审理后合议庭合议方能认定。一般而言,在法庭调查阶段,除确已经过质证可以充分确信的证据材料外,不宜过多的.认定证据。假如在法庭调查阶段,法庭即对证据材料的效力予以确认,法庭辩论将形同虚设,违反了辩论原则的立法精神。对重大复杂案件中关键证据的认定,还需由审判委员会讨论认定。
    2023-08-20
    279人看过
  • 民事责任认定规则
    民事责任的认定规则有三个,分别为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过错归责原则是指以行为人的过错为确定责任的依据,以此来判断行为人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是否应当承担过错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就是不考虑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下,都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公平责任原则基于公平考虑的基础,双方公平的分担损失。一、民事责任指的是什么民事责任,即民事法律责任,是民事主体对于自己因违反合同,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或者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人身权利所造成法律后果,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二、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十种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这种责任方式主要适用于正在进行中的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2、排除妨碍排除妨碍这种责任方式适用于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的场合,不需要权利人的权利受到实际的侵害。3、消除危险行为人的侵害行为虽未造成他人财产、人身的实际损害,但
    2023-04-02
    145人看过
  • 民事诉讼二审采信新证据的识别与认定是怎样的?
    一、新证据的识别根据新证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将新证据分为因时间原因产生的新证据、因客观原因产生的新证据、因主观原因产生的新证据。1、因时间原因产生的新证据,主要是指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或一审庭审程序结束后发现的证据,此类证据的特点在于其不断发展变化的延续过程中直接影响到对待证事实及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的最终及实质性认定,如医疗事故、人身侵权案件中,受害人人身损害的后遗症状在不断发生变化等情形。此类证据主要是人身权纠纷案件中,如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健康权纠纷等,2014年因新证据而改判的659件案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健康权纠纷有116件,占比为17.60%,其中有42件是因为当事人(主要是原告)在二审期间又发生了新的医疗费用、交通费等费用。2、因客观原因产生的新证据,主要是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或者庭审程序中已经存在,但因独立于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在上述期限内提出,而是在事后才发现的证
    2023-03-31
    401人看过
  • 自认证据规则
    行政赔偿
    自认仅指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案件事实承认其真实的意思表示,不包括对对方诉讼请求的认诺。对自认,我国学者的观点不尽一致。分歧的焦点主要在于自认的客体是否包含对对方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认诺。分歧产生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证据理论研究拘泥于证据立法实践,一直未引入英美及大陆法系国家关于自认的概念和学说。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对自认习惯于以当事人承认这个概念来表述。然而当事人承认这个概念的内涵,在不同的专著中并不是一致的,有的仅指自认,有的还包括认诺。本司法解释仍沿用了这一概念,并且赋予了其特定的涵义,即:(1)在庭审中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认可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该事实予以认定。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65条);(2)在行政赔偿诉讼中,人民法院主持调解时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而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
    2023-06-06
    182人看过
  • 视听证据的认定规则
    1、视听资料的合法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判断:(1)从采证行为本身判断是否合法,要求采集的视听资料不能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2)从采集行为的目的是否合法进行判断,出于合法目的设置的录音录像形成的视听资料,具有合法性。(3)从采集行为是否危害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进行判断,不具有危害性获取的视听资料,具有合法性。2、视听资料的真实性审判实践中,一些当事人对于对方提供的视听资料并不完全认可。因此对视听资料需要查明采集证据当时的时间、地点、在场人、背景,并联系录音录像的前前后后和其他证据综合考虑,运用逻辑方法,确定有优势的证据,最终认定事实。当事人对于视听资料真实性存有异议,需要提醒当事人申请司法鉴定方法甄别真假,并且告知当事人不申请可能会承担不利的后果。3、视听资料的证明力证据存在某些瑕疵和弱点,不能作为单独定案事实的依据,必须依靠其他证据的佐证,补强证据价值,才可作为定案依据。
    2023-03-29
    493人看过
  • 刑事证据认定原则是怎样
    1、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个别审查,对证据逐一地进行单个审查和鉴别。综合审查,对不同种类的证据及与案件事实的联系全面审查。辨认,是在不能确定时组织相关人员加以指认和确定。对质,对涉案的重要问题在说法矛盾时组织相关人员质辩。另外还有技术鉴定、侦查实验、逻辑思维方法等。2、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个别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是,定案证据必须客观真实,与本案有关联,并具有合法性,且需经当事人质辩。全案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是,在采取紧急或临时性措施时可适用优势证据标准,在对部分案件事实作出临时性认定结论时可适用合理可能性标准。3、各种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内容物证是否合法取得,是否为原物,是否与案件有联系。书证是否合法取得,是否与本案有联系,是否伪造、变造,是否是真实意思表示,是否确系某人制作并有制作资格,手续是否完备。证言的取得是否合法,来源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证人是
    2023-03-19
    355人看过
  • 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规则?
    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规则如下:1、间接证据之间,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2、每个间接证据都是依法取得且已查证属实;3、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的内在联系;4、间接证据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使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证明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2024-05-14
    385人看过
  • 民事证据自认怎么认定
    民事证据自认
    证据交换在民事案件审理中至关重要。当事人应围绕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质证。质证顺序为原告、被告及代理人、第三方。真实性指证据客观真实,非伪造,并能反映待证事实。合法性指证据符合法律规定,来源可靠。关联性指证据与待证事实有联系。当事人应充分发表意见,并对对方证据提出质疑和辩驳。 证据交换是民事案件审理中重要的一环。在交换证据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质证。质证应按照原告出示证据、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第三人进行质证的顺序进行。证据的真实性指一份证据本身形成过程客观真实,不是有意伪造的,同时其中的内容能客观反映待证事实。证据的合法性指证据应符合法律规定,来源可靠。证据的关联性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联系。在交换证据时,当事人应当充分发表意见,并对对方的证据提出质疑和说明与辩驳。 民事证据自认的适用范围与法律要求 民事证据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所提供的证据的
    2024-01-05
    259人看过
  • 刑事案件的言词证据怎么进行认定,最新言词证据规则是什么
    一、刑事案件的言词证据怎么进行认定,最新言词证据规则是什么(一)对证人证言的认证1、要注意证人证言的来源是否合法,也就是对证据能力的审查,看它是否有准入资格。要强调自愿性原则,看证人是否自愿作证,还是公安人员采取逼供、诱供、欺骗的方法取得证据。用非自愿方法取得的证言,属于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应一律排除。这是由言词证据易变化、易受取证方式影响的特点决定的。2、要注意审查证人与被告人或案件结果有无利害关系。与被告人或案件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作出的关系到被告人有罪、无罪、罪轻或罪重的证言,它的证明力有限,不能单独作为证据使用,必须有其他的证据进行补强。3、要考虑证人作证时是否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如威胁、引诱),证人的品格是否良好,有无劣迹等等。这些因素要综合考虑,以判断证言真伪。4、要注意言词证据之间合理矛盾的存在。如果多个证人之间,证人与被告人或被害人之间,就同一事件的任何细节的回忆和描述都相当
    2023-06-11
    153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又称之为人证,它包括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鉴定结论,辨认笔录、电话录音等。 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言词证据,它是鉴定人根据司法人员提供的材料,对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性... 更多>

    #言词证据
    相关咨询
    • 证人证言的采信规则什么?(刑事诉讼怎么采纳证据?)
      陕西在线咨询 2024-10-06
      在各种类型的案件中,有人证、物证的能够为辩护带来很大的优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证据都会被采纳,有些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下文为大家分析一下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如何被采纳!怎么采纳证据? (一)证据采信的标准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定罪量刑事实有证据证明的; 2、根据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的最终证据; 3.基于全案证据,对认定的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二)证据可采性的规
    • 民事证人证言采信规则到底是哪些啊?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6
      证据能力规则,主要是证人在作证的时候,他的年龄、认知水平、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状态是否影响作证。这个要点是作证时。 处于明显醉酒、麻醉品中毒或者精神药物麻醉状态,以致不能正确表达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都是两个方面的判断。第一个方面要判断的是作证的时候;第二个判断在现场的时候是不是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是现场出现这种情况,提的可能是不能正确的感知当时的事实,要重点审
    • 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全文内容是什么,证据的采集原则又是什么原则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30
      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全文内容如下: 1、审判机关取证原则。刑诉法第43条、45条以及《解释》第54、55、56条分别规定了审判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权利义务和一些具体的操作程序。 2、最佳证据规则。按照法学理论界的通说,最佳证据规则适用于书证,是指原始文字材料的效力优于复制件,因而是“最佳证据” 3、非法言词证据排除原则。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语言表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在法定的证据种类中,证人证言
    • 法院对证据的认定是怎么认定采信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7
      (1)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这是司法解释第31条第1款的规定,是法院采信证据的最基本规则。任何证据只有经过质证,才有可能作为裁判依据。这不仅是因为没有经过质证的证据,就等于是没有经过考验,其证明力和可信度是很值得怀疑的,而且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和尊重当事人的举证、质证权利。 (2)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这是司法解释第3
    • 采纳证据有什么原则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7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法律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