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公告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如果当事人对房屋征收拆迁不服的,可以对房屋征收拆迁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十三条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时公告。公告应当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做好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宣传、解释工作。
房屋被依法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收回。
第十四条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一、房屋拆迁合同和谁签
实践中,房屋拆迁合同一般与房屋征收部门签订,房屋征收部门,通常是当地的建委或专门的拆迁办等。
如果选择金钱赔偿的话,就是和政府的房屋征收部门签合同。如果选择安置房的赔偿,一般就与开发商签合同,但也可以要求签三方合同的。
另外,在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中,必须有拆迁当事人的单位、姓名、经办人姓名,协议必须经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拆迁非出租房屋,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签订协议;拆迁出租房屋,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签订协议。
在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中,一般包括下面的主要内容:
1、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金额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积、标准和地点;
3、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5、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发放标准和支付方式;
6、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式;
7、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此外,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合同时,需要明确安置房的位置,安置房是期房还是现房,补偿标准等重要信息。如果安置房是期房,就必须在合同上写明多久入住,超过这个期限按照国家法规该怎样补偿等。
-
行政诉讼是否可以针对民事诉讼中的行政机关提起诉讼?
302人看过
-
针对房屋拆迁纠纷如何提起诉讼
433人看过
-
是否可以针对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65人看过
-
怎样提起拆迁行政诉讼
159人看过
-
拆迁补偿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如何提起拆迁补偿诉讼
78人看过
-
能否就拆迁通知提请行政诉讼,实施房屋拆迁有哪些
440人看过
期房是指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止,在这一期间的商品房称为期房,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预售合同。 期房具有产权年限为70年的性质,同时价格相对较低,但存在无法按期交付的风险。... 更多>
-
能否通过行政诉讼来应对拆迁公告?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24房屋拆迁公告对拆迁范围内居民的影响 房屋拆迁可能会对大量居民、单位和经营租赁户的利益产生影响。拆迁公告发布后,拆迁范围内居民房屋的所有权、使用权将受到限制,不能再行转让、出租,更不能扩建、翻建。因此,拆迁公告公布后对居民正常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发布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内容、发布拆迁公告必须遵守法定程序,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在实施拆迁之前,拆迁管理部门和拆迁人应当及时向被拆迁人做好宣传和解释
-
是否可以将拆迁公告视为行政诉讼的对象?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24房屋拆迁公告对拆迁范围内居民的影响 房屋拆迁可能会对大量居民、单位和经营租赁户的利益产生影响。拆迁公告发布后,拆迁范围内居民房屋的所有权、使用权将受到限制,不能再行转让、出租,更不能扩建、翻建。因此,拆迁公告公布后对居民正常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发布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内容、发布拆迁公告必须遵守法定程序,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在实施拆迁之前,拆迁管理部门和拆迁人应当及时向被拆迁人做好宣传和解释
-
针对拆迁补偿不公平的申请行政诉讼步骤福建在线咨询 2024-12-05针对拆迁补偿不公平的申请行政诉讼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的6个月内提起诉讼。 2. 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7日内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 3.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4. 开庭审理,包括宣读开庭秩序、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 5. 作出判
-
能否对行政机关的强拆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08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此外,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针对拆迁提起诉讼的调解方法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7如果您想要通过调解解决纠纷,您可以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旦获得该组织的正式受理,他们将指派一位或多位具有相关资质经验的调解员进行调解和协商工作。在司法程序中,通常需要前往特定法院递交诉讼立案申请,然后在主审法官的指导下进行调解工作。请注意,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未能达成调解协议,最终纠纷只能通过宣判裁决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