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师住房补贴,按照教师的工资和工龄来确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关于印发的通知》(京发[1999]21号)、《关于印发的通知》(京国土房管方字[2001]1027号)、《关于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计发及有关纪律规定等问题的通知》(京房改办字[2003]第078号)等文件的规定,经市**同意,现就北京市住房补贴资金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范围内的市属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或经济组织职工住房补贴资金的管理。
二、本通知所称住房补贴资金是指单位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采取货币分配方式,向职工发放的用于住房消费的专项资金。
三、单位发给职工的住房补贴资金,归职工个人所有,比照住房公积金进行管理。
四、单位发给职工的住房补贴,委托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进行管理,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为职工建立住房补贴个人帐户。
五、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应凭房改部门核准的货币化方案等相关文件为职工开立住房补贴资金帐户,北京市住房补贴资金归集使用具体操作流程由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负责制定。
六、职工住房补贴可用于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偿还住房贷款本息,支付按市场租金租房的房租和所购住房的物业管理费、供暖费等住房消费支出,个人凭消费凭据支取个人帐户内的住房补贴资金时,住房补贴帐户内应至少保留十元的余额。
七、缴存住房补贴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申请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具体办法由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制定。
八、职工住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办法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1997)14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企业发给职工的住房分配货币化资金财务处理方式按北京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京财经二[2001]22号)、《转发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京财经二[2001]161号)及《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金融企业住房制度改革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京财金融[2001]290号)等文件的规定执行。
-
北京市发布住房补贴条例,规定补贴标准为多少?
129人看过
-
北京市北京汽车置换补贴是多少
220人看过
-
退休教师的住房补贴规定
54人看过
-
北京市住房补贴政策内容有哪些
81人看过
-
2020年北京住房补贴政策解析
290人看过
-
北京市教师工龄工资是多少
499人看过
住房补贴是国家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而给予的补贴。是指将单位原用于建房、购房的资金转化为住房补贴,分不同时间或一次性发放给职工,再由职工到住房市场通过购买,或租赁等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更多>
-
《北京市住房补贴条例》规定公布后,补贴标准是多少澳门在线咨询 2021-10-251、没有房间。没有住宅符合标准的员工的定义(1)没有住宅的员工是指夫妻双方没有包括国家和公司补助金的租金。以销售价格租赁或购买住宅,以及没有通过各种补偿购买住宅(个人全额出资购买的经济适用住宅除外)的员工。(二)住房不符合标准的员工是指夫妻双方以包括国家或公司补助金的租金和销售价格租赁或购买的住房和各种补偿购买的住房(个人全额出资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除外)被认定的面积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员工。本通知所称
-
2018年北京市住房补贴新政策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281、无房职工是指夫妇双方均未以含有国家或单位补贴的租金。 2、住房未达标职工是指夫妇双方以含有国家或单位补贴的租金和售价承租或购建的住房及通过各种补偿购买的住房(个人全额出资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除外)经核定后的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 3、行政机关公务员住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为:科级以下60平方米。
-
北京市住房公积金补贴政策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201、无房职工是指夫妇双方均未以含有国家或单位补贴的租金。 2、住房未达标职工是指夫妇双方以含有国家或单位补贴的租金和售价承租或购建的住房及通过各种补偿购买的住房(个人全额出资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除外)经核定后的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 3、行政机关公务员住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为:科级以下60平方米。
-
高温补贴是多少北京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3从北京市人社局获悉,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等相关部门要求,今年6月至8月北京将给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其中,室外露天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同时,高温作业将同时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不得以津贴发放替代这些物品的发放。
-
北京80老人补贴多少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8市级财政给予每个试点区一次性项目补助支持,合计6000万元。享受补贴的困难老人主要有三类人群: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人员中的失能老人和高龄老年人;低保或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高龄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70岁以上老年人。这五个试点区三类困难老人共有1.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