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签合同可以仲裁多少次
若您已在某个公司工作满一年且尚未签署劳动合同,那么您有权向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诉讼。
然而,为了成功地进行维权,您需要能够提供有效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确在该单位工作过。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关系并非仅由书面劳动合同所能确立和维系,而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形式罢了。如果您无法提供书面劳动合同,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您仍然有权利通过其他方式来证明自己与该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如工资单、工服等相关凭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那些未能与雇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他们有权要求雇主支付从其开始工作之日起直至不满一年这段时间内的双倍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没签合同可以告劳动局吗
若遇到未签署劳动合同的此种情形,您有权向当地劳动监管机构提出申诉或以人力资源部门为最终诉讼对象。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接下来的程序应是与用人单位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友好商谈,如果无法达成共识,则可以向劳动监管机构进行投诉,或者直接向当地法院提起劳动仲裁申请。
然而,无论是投诉还是仲裁,都需要劳动者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曾在这家公司任职以及与该公司存在着事实性的劳务合作关系。
如果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表明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员工薪酬,并且拒不按期支付,那么用人单位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公司因未依法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员工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没签合同可以仲裁多少次”,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离职后可以以没签合同为由仲裁吗
134人看过
-
没签合同主动离职仲裁赔偿多少钱?
266人看过
-
没签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离职吗
63人看过
-
主播没有签合同和交社保可以仲裁吗
58人看过
-
入职八个月没有签合同劳动仲裁可以拿到多少钱的赔偿
263人看过
-
没签劳动合同申请仲裁可以马上离职吗?
318人看过
-
没签合同可以仲裁吗,如果仲裁不了怎么办?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9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因此,劳动者或劳动保障部门可以从以上方面去证明或认定。司法实践中
-
离职后可以以没签合同为由仲裁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4-10-06的确如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之相关条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以保护各自的合法权益。倘若用人单位未依照此项法规签署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程序启动:仲裁委员会应在接到仲裁申请书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就该案件是否受理做出明确的决定。如果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则应在作出决定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至被申请人手中。通常情况下
-
两年没有签合同了能再次仲裁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2一年半未签订合同可以仲裁,未签劳动合同仲裁时效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满一年时开始计算仲裁时效,是主流的观点。所以工作一年半未签订合同是可以仲裁的。
-
劳动合同签订多少年可以请求仲裁解除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5-30当事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年内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导致仲裁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仲裁时效的期间。
-
劳动仲裁可以仲裁几次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13不能申请第二次仲裁,可以提起诉讼。但有些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