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立案工作基本程序是什么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3 20:42:58
286 人看过
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一、交通事故负责方不肯赔偿怎么办
交通事故责任方不肯赔偿的,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应当提交起诉状以及交通事故认定书等材料,以便于法院依法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二、欠3000元法院会受理吗?
欠3000元法院会受理,法院一般会在7天内对符合条件的案件予以立案。法律规定,对法律规定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医疗事故起诉多少时间
医疗事故纠纷立案需要7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步骤,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85人看过
-
民事诉讼立案前需要走什么程序
144人看过
-
民事诉讼立案后什么时候受理?民事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54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程序及人民检察院的立案程序是什么
145人看过
-
民事诉讼执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民事诉讼执行的程序有什么特点?
141人看过
-
诉讼程序:刑事诉讼的基本流程
386人看过
律师服务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强制执行
词条
#强制执行
最新文章
#强制执行
相关咨询
-
刑事案件申诉立案的基本程序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09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诉有两种:一是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的决定不服、被不起诉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的决定不服的申诉。二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1、刑事申诉的立案。 刑事申诉的立案,是指司法机关接受申诉权人申诉的法定诉讼形式。人民法院收到申诉后,均应登记,认真审阅。原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刑事申诉,均应立卷。这就说明,申诉权
-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开庭是什么程序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20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1)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
-
刑事诉讼依照什么基本程序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17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是: 1.立案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 2.侦查; 3.起诉有两种,包括公诉和自诉; 4.审判; 5.执行则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
-
-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怎样的,民事诉讼中二审程序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4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2开庭(案件事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