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老保险改革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1、补充个人账户缺口,确保实账运行。补足个人账户资金缺口,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通过市场化投资运作,实现自我积累,提高待遇水平的前提条件。可以考虑通过划拨国有股、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等方式予以补充。
2、调整制度结构,区分公共养老与私人养老责任。建议将社会统筹部分明确为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计划,降低其待遇水平(即参保者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额与缴费工资的比例);在个人账户做实的基础上,和企业年金共同构成实质性第二支柱,并通过投资实现自我积累,保障总体待遇水平不降低。中长期可考虑在第二支柱发展壮大基础上,降低公共养老金的缴费比例和待遇水平,减轻企业负担。
3、科学运营养老金,实现保值增值。公共养老金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个人账户养老金则兼顾安全性与成长性,两者属性不同。应该据此设计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运作,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二、养老保险改革有哪些政策?
根据政策,改革后,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从各地情况看,均按照此规定执行。
政策还提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从制度设计上看,政策也明确提出“实现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就基本养老保险金而言,改革后的待遇水平必定要低于现有的退休金水平,但如果同步发展职业年金,总体养老金水平应当不会下降。
-
社保改革:是否需要取消农村养老保险?
305人看过
-
社会养老保险:十年变革路
278人看过
-
养老保险改革的影响(附图)
359人看过
-
养老金改革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169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的改革对社会的意义
160人看过
-
养老保险缴纳方式改革
124人看过
-
-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怎样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05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16日)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要求,制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促进了养老保险新机制的形成,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这项改革仍处在试点阶段,目前
-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是走向公平的第一步,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做到真正公平,关键在于顶层设计。如果顶层设计的速度快一点,要做到真正公平,也许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如果顶层设计的速度慢一些,那就难说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至于怎样推动,花多少年的时间推动,哪一年才能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则没有给出时间表。阅读!
-
2020年养老保险改革新政策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25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如下:1、范围和对象1、区内取得城镇户籍满16岁,未参加城镇企业员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实名制注册人的情况比较,不符合保险条件的,不得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注册信息错误的,重新检查后,符合保险条件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3、实名制登记漏报人员,按规定程序申请登记,符合保险条件的,可办理相关保险手续。二.申请和批准程序4、申请保险人凭本人身份证.户籍簿原件和复
-
养老保险改革工作进行的如何?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5养老保险改革工作进行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既体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又体现工作人员之间贡献大小差别,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二)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三)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 (五)解决突出矛盾与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