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规定赌资多少算是犯罪?
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涉嫌犯罪,我国对于赌博罪的立案标准为:
1、以营利为目的,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
2、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
3、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
4、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赌博,从中收取回扣、介绍费的。
二、赌博涉嫌犯罪有悔改表现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认罪悔罪;
(二)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三)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
(四)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三、赌博涉嫌犯罪可办理取保候审的情形有哪些?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四、赌博涉嫌犯罪办理取保候审的流程有哪些?
1、申请。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决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3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对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3、执行。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五、赌博涉嫌犯罪酌情不起诉的情形有哪些?
1、犯罪嫌疑人在领域外犯罪,按照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3、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
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终止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7、被胁迫诱骗参加犯罪的;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自首后立功的;
9、犯罪轻微又自首的或犯罪较重而有立功表现的。
-
根据规定犯罪有效追诉期是多少
174人看过
-
根据规定在赌场工作犯罪吗
273人看过
-
根据规定未成年犯罪减轻多少
435人看过
-
根据规定常年容留赌博犯罪吗?
496人看过
-
根据规定被人骗去赌博犯罪吗
348人看过
-
根据规定自己网赌算帮信罪吗?
198人看过
-
根据刑法规定赌博罪追诉期怎么计算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91、我国《刑法》中对于赌博罪的追诉期限一般为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3、因赌博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其追诉期限为五年。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
-
根据法律规定卖赌具什么罪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07卖赌具的这种行为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赌博在我国是违法行为,所以,销售赌博工具也是禁止的。根据规定,在没有经过行政许可的情况下销售专卖物品,或者销售国家禁止销售的物品,若情节严重,均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
-
工资是根据依据什么规定计算的工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10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但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一)社会保险费;(二)劳动保护费;(三)福利费;(四)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五)计划生育费;(六)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
根据法律规定经济犯罪需要赔偿多少?宁夏在线咨询 2023-10-14违反国家规定,采取租用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经营去话业务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经营来话业务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
过失犯罪的根据规定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1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 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 第二百三十三亲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处罚上,因为过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