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后果为,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转移共同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如果是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一、离婚前她提出要转移我的财产我该怎么办
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二、发现一方取走存款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发现一方取走存款的解决办法有:
1、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现对方擅自转移财产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分割共同财产;
2、离婚财产分割前,发现对方转移财产,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少分或不分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
3、离婚后,发现对方在离婚前有财产转移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三、民法典规定隐藏转移共同财产可以少分吗
可以。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一方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后果】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如果夫妻间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哪里面有罪啊
260人看过
-
夫妻共同财产什么情况属于转移
298人看过
-
夫妻离婚后共同财产能被转移吗
93人看过
-
离婚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会产生哪些后果的呢
300人看过
-
离婚夫妻转移共有财产吗?
433人看过
-
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可否离婚
82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转移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24转移婚内财产虽然不是违法行为,但是是过错行为,在离婚的时候过错方应该少分财产。如何预防对方转移夫妻共同财产随着离婚率的攀高,人们对婚姻的安全感也在逐渐减少。那么,为了防范相应风险,保全自身经济利益,应该如何防范对方转移共同财产呢以下是具体做法: (一)对婚前、婚后财产进行公证,财产公证是对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属的确定,公证了的财产,对方是很难在离婚前转移的 (二)双方对财产进行约定时,不仅要
-
夫妻财产共有转移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21夫妻财产转移无罪。 夫妻财产转移不是刑法规定的罪名,不承担刑事责任。 但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照法律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 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对方财产的,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离婚后,对方发现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夫妻共有财产怎么转移?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30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转移夫妻共有财产是违法的。 一方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另一方可以请求法院分割共同财产。并且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婚后多久可以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为夫妻共同财产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31婚后个人财产不会转换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夫妻双方同意婚前财产归双方共同所有的除外。夫妻共同财产的转换以双方办理婚姻登记手续为前提。只要双方办理婚姻登记手续,一方的工资、奖金等收入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
-
夫妻共同财产一方转移怎么办理财产转移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161.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转移共同财产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2.我国法律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