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渑池县水泥厂2004年6月宣告破产还债。4年多时间过去了,该厂不仅没有按照法律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和处置,反而以年缴纳地税1181万元的经营业绩,位列河南省2007年度地方税收纳税500强的第327名。有关部门对其破产清算提出质疑,认为其破产还债是假,借机逃债是真。
公司或法人意义上的有限责任,是指股东对其公司或公司的债权人没有支付超出其股份的价值的义务。美国学者施瓦茨指出有限责任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它使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实现了分离,鼓励了投资,促进了资本积累,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武器。但是,有限责任也遭受到了现实的挑战。正是利用有限责任制度的局限性,企业才能躲在破产法的保护伞下,逃避金融债务。在有限责任的避风港中,债权人的正常请求权会被阻隔。可公司的欺诈所得,往往又是董事或股东非法所得。正是有限责任,给了有限公司以破产为名,行金蝉脱壳之实的机会。
国有企业尤其如此,在他们看来,国企的钱与国有商业银行的钱,不就是政府的左口袋和右口袋吗?在逃避债务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大开方便之门,为企业重组逃债出谋划策。就拿渑池县水泥厂来说,其性质是县属国有企业,而偷逃的债务,则大多数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谁来监督企业的破产清算行为?按道理,地方政府有着理所当然的信息优势,但是,在地方利益的驱使下,他们能行吗?
我国公司法在确立有限责任制度的同时,却没有把打击公司恶意逃债行为法定化。翻开公司法,根本没有规定来约束公司恶意逃债的规定;在新的企业破产法中,对企业逃避债务阐述得也不详尽。要保护好债权人的利益,杜绝公司恶意逃债行为,就应该要有制度创新。为弥补有限责任制度的缺陷,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将股东的有限责任相对化。这种措施,在大陆法系中称为直索责任,在英美法系中则称为揭开公司的面纱,即当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滥用有限责任时,就可以忽略有限公司的独立法律人格,而将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视为一体,要求股东承担公司的连带责任。
欠债不还,按理说,应属于民商法调整的范畴。但在现实中,民商法对债权债务的保护往往软弱无力。在我看来,公司恶意逃债也是刑法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涉案资金量大和社会危害性大,造成严重后果的,尤其以国企改制为名,将国有资产乾坤大挪移而转为私有的,应追究责任人刑事责任。
-
怎样如何防止破产逃债
292人看过
-
严把“四关”防止企业利用破产逃债
259人看过
-
假破产真逃债行为将被企业破产法禁止
65人看过
-
运用法律手段防止风险扩大
209人看过
-
防止破产申请的方法
142人看过
-
防止报警后的报复手段
177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如何更好的防止破产逃债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27破产逃债是指债务人不依法进行破产,隐匿企业财产,造成资不抵债假象进而达到免除债务的目的的逃债方式。破产逃债是许多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对策也是多方面的。现就《破产法》如何防止破产逃债提出以下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有关别除权的规定。 2、完善管理人的责任。 3、进一步完善有关无效行为的规定。
-
在破产过程中如何正确防止假破产真逃债重庆在线咨询 2022-12-14破产法防止假破产、真逃债 “假破产、真逃债”;企业破产了,企业负责人却卷款而走。这些情况在以前不乏其例,最新出台的企业破产法对此专门做出了规定。 企业破产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自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裁定送达债务人之日起至破产程序终结之日,债务人的有关人员承担下列义务: 妥善保管其占有和管理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根据人民法院、管理人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如实回答询问;列席债权人会议并如实回答债
-
购房者如何防止开发商假借破产逃避债务?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3开发商借破产逃债是指公司自动申请破产后剩余债务依法免除的陷阱。他们常常是把资产转移到另一项目中(多为房地产),或隐匿财产,抽逃资金,做假账造成破产的假象,搞假破产、真逃债。在房地产业中,借破产逃债就更容易了,这是因为开发商常常以一个项目成立项目公司,当项目有利润时,他们就分,而一旦项目有债务或诉讼,就让项目公司背。开发商如借破产逃债,购房者可通过下列途径避免损失:(1)尽量选择有信誉的开发商。要分
-
禁止债权转让的法律手段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06禁止债权转让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依据债权性质不能转让的,比如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不作为的债权、因继承发生的遗产给付请求权等; 2、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 3、法律规定债权不得转让的。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
-
诉讼中如何防止非正当手段转移财产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09当事人要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的,应立即申请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财产保全分为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即当事人在开始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发现对方可能要转移财产,都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财产保全措施。一旦当事人将财产转移到第三人名下,受损害的一方就必须另行提起诉讼,但实践中追回被转移的财产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当事人必须充分利用好财产保全这一法律制度,才能保证自己的财产不受对方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