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为满一周岁抚养权柜归属情况具体如下:
1、婴儿未满一周岁离婚抚养权一般归女方。法律规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2、但是女方有特殊情况的除外,包括患有严重疾病无法抚养孩子、有虐待子女的行为、不尽抚养义务的等对孩子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的。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变更需要的条件具体如下: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3、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离婚子女抚养权归谁
1、离婚时子女抚养权的确定:哺乳期内的子女由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抚养首先应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情况判决。如果子女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父母双方对于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时,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2、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婴幼儿的抚养权归属问题:离婚案件中的考量
490人看过
-
抚养权归属:孩子的归属权问题谁来解决?
272人看过
-
离婚后谁来抚养婴儿的问题
358人看过
-
抚养权归属问题与协议离婚的解决方案探讨
256人看过
-
离婚后女方女儿的户口归属权问题解决
286人看过
-
婴儿三个月离婚,如何判断归属问题?
210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离婚后,婴儿归谁的问题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22"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这是因为用母乳哺养,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从婴儿的生长发育的利益考虑,夫妻离婚后,凡是正处于用母乳喂养的子女,应依法由哺乳的母亲抚养。 但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孩子出生后,是不用母乳喂养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当夫妻离婚时,如何判定孩子的抚养归属?司法解释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亲生活:一是母亲患有
-
离婚婴儿归谁抚养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29父母双方都有抚养子女的义务,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决定。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会判给女方。除非母方有下列情形: 1.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如癌症),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2.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指对子女有遗弃、虐待行为),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等等。 二、两周岁以上的子女,会优先考虑条件较好
-
离婚时子女的抚养问题怎么解决?离婚时,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如何确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07离婚时子女的抚养问题主要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解决。 一、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
-
试管婴儿离婚抚养权问题怎么解决,法律有哪些规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3-12-05试管婴儿离婚抚养权问题如果是双方父母的孩子,根据平常的子女的抚养权确定方式进行确定,如果不是父母双方的孩子,而是第三人的孩子,并且双方同意的情况,也是与正常的抚养权确定方式一样。
-
如何解决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属的问题?天津在线咨询 2021-06-07在生活中,男女双方未取得合法的婚姻关系认定,所生育的子女被称之为非婚生子女。当非婚生子女的父母双方发生纠纷分手,就会产生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上的纠纷,其中,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既然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