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滥用民事权利的行为如何界定
1.滥用权利的行为人必须实施了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如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损害他人利益等。
2.滥用权利的行为必须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即行为人必须具有主观恶意,即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了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3.滥用权利的行为必须导致了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
因此,滥用民事权利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以减少滥用民事权利的行为的发生。
二、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是多久
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是3年。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申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民事权利的内容
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债权、人身权、知识产权、财产继承权。
1.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债权。债权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能权利和义务关系。
3.人身权。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与其生命和身份延续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4.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人和工商业生产经营标记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其内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如何界定出资人权利滥用
431人看过
-
如何判断滥用民事权利的情况
335人看过
-
如何界定贪污罪中的利用职权行为
76人看过
-
侵权行为如何认定,侵权行为如何界定
386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在事业单位中如何界定?
276人看过
-
如何界定民事裁判中的违法行为?
352人看过
-
如何判断股东“滥用权利”的行为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12认定“股东滥用行为”的客观标准是司法实践中必须慎之又慎的问题,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进行判断:股权资本显著不足、涉及公司未履行必要的正式的手续、股东与公司之间人格高度混同等。 1、股权资本显著不足,是指股东投入公司的股权资本与公司从债权人筹措的债权资本之间明显不成正比例的公司资本现象。既包括股东出资低于最低注册资本的情况,也包括股东出资虽然高于最低注册资本,但显著低于该公司从事的行业性质、经营规模、
-
诽谤罪与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如何界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09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一)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
-
如何认定执行裁定滥用职权罪的行为行为海南在线咨询 2021-06-26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概述是指滥用执行判决、裁定职权罪是指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滥用职权,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第397条)(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
-
如何制止专利侵权申请人滥用专利行为宁夏在线咨询 2022-09-03(一)下列人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在专利侵权纠纷中,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提出诉前责令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申请。利害关系人包括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专利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中,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专利权人不申请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二)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责令停止侵犯专利行为时,应当
-
权利的滥用与侵权行为的区别?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011、构成权力滥用,必须有正当权利的存在,且属于权力行使或与权力行使有关的行为;而侵权行为事先并无正当权利的存在,不属于权力行使或与权利形式无关。 2、禁止权力滥用的目的在于对民事权利的行使予以一定限制,通过对权利滥用的禁止或制裁来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而侵权行为制度并没有限制民事权利的目的。 3、权利滥用以当事人故意有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想法为要件,在行使权利时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