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情况,用人单位的作法是违法的,可以匿名向劳动部门投诉。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空白劳动合同签字可以吗
空白的劳动合同不能签。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也就是说,劳动合同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一旦双方签字,劳动合同即生效,双方当事人就需要履行约定的义务,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若劳动者签订的是空白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可能会在空白处填上对劳动者不利而对单位本身有利的内容,包括较少的工资、更长的工作时间、与协商结果不一致的工作期限等。由于劳动合同经签字盖章后生效,员工即使发现内容与协商的不一致或者有错误,却又难以举证证明用人单位的行为是违法的,一出现纠纷,劳动者就容易处于不利的地位。
所以,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在劳动合同填写清楚完整,并且确认是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内容后,方可签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
空白页在合同中出现,该如何处理?
426人看过
-
处理签订空白借款合同的方法
467人看过
-
空白合同的法律后果,空白合同违法吗
372人看过
-
车贷空白合同的解决方法
389人看过
-
合同空白处应该如何处理
464人看过
-
如何处理空白劳动合同
125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劳动合同出现空白处怎么赔偿?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24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等约定条款一般填写在劳动合同的空白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内容和地点;社会保险;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保护;其他。
-
车贷是不是出现空白合同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4-28有效,但具有很大的风险。 1、银行办贷款的并不都是让人签空白合同,按规定是不能签空白合同的,空白合同还是需要谨慎签订; 2、“空白合同书”及“空白介绍信”属于开出此“空白文书”的单位对持有人的委托行为。“空白合同书”及“空白介绍信”如果填写了内容就是有效力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
-
空白合同处理方法中有哪些风险贵州在线咨询 2023-12-19签订空白合同的风险包括: 1、被合同对方添加有利于对方的条款; 2、业务人员利用空白合同欺诈或者与对方串通,损害当事人的利益等。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
空白合同遗失的如何处理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25一、空白合同遗失的,由于空白合同是没有具体内容的,所以遗失后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免别人利用空白合同侵害当事人的利益。 二、《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情形的规定: 1.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
-
劳动合同出现空白劳动合同是否有效?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28签订空白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劳动合同之中必须要包含的内容包括薪资、工作的时间以及会解除劳动关系的日期等,签空白劳动合同属于《劳动法》第十八条第二项,即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这种情形。 《劳动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