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罪对法益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4 11:54:31 334 人看过

虐待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虐待罪的司法认定

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1)从情节是否恶劣来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主要标志。根据本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只有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虐待行为一般,情节较轻的,如一、两次的打骂,偶尔的不给饭吃、禁闭等,不应作为虐待罪论处。

(2)虐待行为持续的时间。虐待时间的长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对被害人身心损害的大小。虐待持续的时间长,比如几个月、几年,往往会造成被害人的身心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相反,因家庭琐事出于一时气愤而对家庭成员实施了短时间的虐待行为,一般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3)虐待行为的次数。虐待时间虽然不长,但行为次数频繁的,也容易使被害人的身心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极易出现严重后果。例如,有的丈夫在妻子生女婴后的一个月内,先后毒打妻子10余次;有的儿女对因卧床不起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地不给饭吃,一个月内就达20余次,等等。

(4)虐待的手段。实践中,有的虐待手段十分残忍,例如,丈夫在冬天把妻子的衣服扒光推出门外受冻;儿女惨无人道地毒打年迈的父母等。使用这些残忍手段,极易造成被害人伤残和死亡,应以情节恶劣论处。至于打耳光、拧耳朵等虐待行为,便不能认为是手段残忍,一般不能认定为情节恶劣。

(5)虐待的后果是否严重。虐待行为一般都会程度不同地给被害人造成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和损害,其中有的后果严重,例如,由于虐待行为人使被害人患了、妇科病或者其他病症;虐待行为致使被害人身体瘫痪、肢体伤残;将被害人虐待致死;被害人因不堪虐待而自杀等等。凡发生了上述严重后果的,都应以情节恶劣论处,

(6)当然,判断是否“情节恶劣”,可以根据上述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根据其中的一个方面加以分析认定,

2、本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虐待行为的手段,有时与故意杀人的手段十分相似,并且,虐待行为有时在客观上也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所以,虐待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较容易混淆。我们认为,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某一行为是构成虐待罪还是故意杀人罪时,应当从主观故意上区分二者的界限,虐待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

3、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虐待行为往往会造成被害人身体伤害的后果。所以,虐待罪容易与故意伤害罪混淆。在司法实践中,也应当主要从主观故意上区别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出于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摧残和折磨的故意,在实施虐待行为过程中,造成被害人轻伤或者重伤的,其行为构成虐待罪,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并且在客观上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则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不构成虐待罪。

4、犯本罪的,告诉的才处理

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被害人要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人民法院才处理,不告诉不处理。本条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到虐待案件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被虐待者不希望亲属关系破裂,更不希望诉诸司法机关对虐待者定罪量刑。因此要充分考虑被虐待者的意思。如果被虐待者不控告,司法机关就不要主动干预,这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但根据本法第98条之规定,如果被虐待者受强制、威吓等而无法向人民民院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告诉。被虐待者的其他近亲属也可以控告,有关单位和组织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检举揭发干涉,由人民检察院查实后提起告诉。犯本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不适用“告诉的才处理”的规定。

5、本罪与遗弃罪的界限

(1)主观方面的区别:

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绝扶养。

(2)客观方面的区别:虐待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或连续折磨、摧残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行为;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

(3)主体要件的区别: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的成员;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

(4)客体要件的区别:虐待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9日 12: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扶养相关文章
  • 行政处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行政处罚有可能会留下案底。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的意义第一,在该违法行为发生后的两年内,对该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未发现这一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事实,在两年后,无论在何时发现了这一违法事实,对当时的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行政处罚。第二,时效的规定期限是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就开始计算的。“违法行为发生之日”是指违法行为完成或者停止之日。如,运输违禁品,在路途上用了五天时间,应当以最后一天将违禁品转交他人起开始计算追诉期限。第三,对于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里的“连续”状态是指违法行为人连续实施同一种违法行为,基于同一个违法故意,连续实施了数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这些违法
    2023-07-02
    173人看过
  • 债务转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般情况下,债权转让分为债权的全部转让和债权的部分转让。债权转让是指,合同债权人将其全部债权或部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权转让的手续首先是,债权人和受让人在转让债务权利时,应该事先通知债务人,否则债务不发生效力。在协商一致后,债权人和受让人再签订债权转让协议。接着到相关部门办理债权的转让手续。如果不经过登记手续,债券的转让就会被视为无效。债权转让债务人不同意能转让吗债权转让债务人不同意能转让债权。债权人可以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由第三人取代债权人地位,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债权转让需要通知债务人。而债权转让不需要经过债务人同意的,应发通知,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债务人不同意处理方式如下:通知既对债务人发生效力,不同意不影响债权转让的效力。除根据合同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得转让或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情形外,债权人可以将债权转让给他人,且无须经债务人同意。但是债权转让必须要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对债务
    2023-07-01
    419人看过
  • 敲诈行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算敲诈勒索。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强迫、威胁或者要挟的方式强行索要财物的,数额达三千元至五千元以上的,或者是多次实施敲诈行为的,构成敲诈勒索罪。无论被害人是否自愿,只要被害人是出于恐惧的心理从而交付财物的,均可以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对方自愿给钱算敲诈吗1、对方自愿给钱不算敲诈,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
    2023-07-02
    75人看过
  • 拆迁对企业赔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如果公司要拆迁,征收人不仅要赔偿公司,还要赔偿员工。公司因拆迁需要辞退职工的,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职工或者多支付职工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给予劳动者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永久租赁房屋遇上拆迁怎么办永久租赁房屋遇上拆迁怎么处理1、租赁合同最长只能20年。无限期租用指不确定时间,一般偏指时间长。永久租用比无限期租用明确,即可一直租用直到房屋不存在。所以即使是永久租赁房屋在遇到拆迁之后也只能中止合同当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赔偿。2、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后,承租人就是拆迁关系中合法的承租人,是可以得到直管、自管产住宅房屋拆迁应有的补偿,但不包括非住宅房屋拆迁、市场租赁。第一、房屋拆迁只有合法的承租人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首先承租人与出租人即被拆迁人之间的租赁合同应
    2023-07-01
    117人看过
  • 企业法人更替对债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工商登记事项发生变更(含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原公司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担,不再另行说明。确需出具相关说明的,只需说明变更前公司债权债务由变更后单位承担。如果公司以名义贷款,更换法人不影响还款,由公司负责还款。债务不是由法人承担,而是由公司承担。法人只处理债务问题。如果法人不是股东,就不存在直接利益损失。如果新的法人是股东,即公司转让,但股权转让是协议,是有规则的。如果原股东的债务没有告知新股东,可按规定追究原股东的责任。公司法人转让前,应当明确债务清偿事项,并约定分割原股东债务清偿。企业变更法人网上流程1.你要准备好新的法人信息,也就是身份证。2.准备经办人,法人,股东,监事个人银行U盾,U盾一定要在深圳当地的银行办理。除了U盾办理还可以办理深圳CA。CA与银行U盾效果一样。(U盾需要本人亲自携带身份证到银行办理:CA则可以手机扫码缴费办理,一般199元左右,当天可以
    2023-07-01
    492人看过
  • 婚前债务对离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婚前的债务离婚后由举债的人承担偿还责任。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因此婚前债务原则上属于个人债务,由债务人个人承担,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应当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离婚协议中婚前债务应该如何写1.离婚协议中关于婚前债务应写明以下内容:男女双方的基本身份信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婚前债务的具体范围和数额,婚前债务由谁承担;违约责任;双方签字并注明日期。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一千零七十八条,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
    2023-07-03
    460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扶养
    词条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扶养
    相关咨询
    • 虐待罪的处罚措施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10
      犯虐待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 全面反担保存续措施及其适用应对对策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28
      创新增长方式当前世界形势进入新常态,各国面临的传统问题,如资源能源安全、国际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远未解决,又涌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旧问题交织使得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化。2015年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使我们意识到,解决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仍然任重道远,传统的量化宽松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问题。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兴起,传统的发达国家加紧实施“再工业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
    • 什么是虐待罪对虐待罪应如何处罚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4-11
      1、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有虐待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4、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是指由于被害人长期受虐待逐渐造成身体的严重损伤或导致死亡,或者由于被害人不堪忍
    • 什么是虐待罪对虐待罪应如何处罚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1-16
      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虐待罪的处罚措施有哪些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26
      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本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是指由于被害人长期受虐待逐渐造成身体的严重损伤或导致死亡,或者由于被害人不堪忍受长期虐待而自杀造成死亡或重伤,行为人是故意的实施虐待行为,而过失地引起他人重伤、死亡的结果,其虐待行为和重伤、死亡后果之间具备刑法上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