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后,男方不让看孩子的行为不合理。女方虽然不直接抚养子女,但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男方有协助的义务。
一、不让探视能要回孩子抚养权吗
不让探视一般很难要回孩子抚养权。如果离婚后一方不让另一方探视孩子的,有探视权的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父母的权利,另一方应当配合。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二、女方不给孩子探望孩子是否可以报警
男方不给探望孩子并不涉及刑事犯罪,所以女方应选择向法院起诉而并非报警。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一般法院会判决另一方在每个月的单周或双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视权,也可能会有一至两天的探视时间。
三、分居不让看孩子起诉是否管用呢
分居后不让看孩子向法院起诉,法院会受理,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确实有阻碍探望情形的,从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法院会支持当事人探望子女。
夫妻分居,但并未结束婚姻关系,两人均是子女的监护人,仍有法定的监护抚养义务,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
-
离婚后女方不让看孩子还打男方
113人看过
-
妻子闹离婚不让丈夫看孩子
358人看过
-
离婚之后女方要看孩子可以不让看吗
371人看过
-
前夫不让离婚后看孩子
354人看过
-
离婚后一方可以不让孩子看家长不给
283人看过
-
夫妻离婚后孩子的户口还可不可以迁入男方
186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夫妻离婚孩子一方不让看看我能去看望孩子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14夫妻双方无论谁获得小孩的抚养权,都不可以拒绝另一方前来看望小孩,相反获得小孩的一方还要予以配合。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获得小孩抚养的一方不让另一方看望小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夫妻双方先协商解决。2.找居住地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调解解决。3.没有获得小孩抚养权的一方直接拿着判决或者调解书去法院申请执行,实现看望小孩
-
离婚的夫妻一方不让看孩子可以不给抚养费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3第一,根据《婚姻法》 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也就是说,一方不配合女方履行探视权力,另一方可以选择起诉。根据《婚姻法》 第四十八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
-
夫妻双方离婚后谁不让看孩子子女怎样办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13夫妻双方无论谁获得小孩的抚养权,都不可以拒绝另一方前来看望小孩,相反获得小孩的一方还要予以配合。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获得小孩抚养的一方不让另一方看望小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夫妻双方先协商解决。2.找居住地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调解解决。3.没有获得小孩抚养权的一方直接拿着判决或者调解书去法院申请执行,实现看望小孩
-
男方不让给孩子看什么情况下可以离婚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131、离婚后,男方不让女方看孩子的,双方之间应进行友好协商。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
-
夫妻离婚了,孩子给男方了,可是男方不给看孩子,我该怎么办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0可以向法院申请采取强制措施,但是强制措施是针对当事人,并不是小孩;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后仍无明显效果时,执行法官可以告知申请执行人一方,通过诉讼程序改变探视方式、变更抚养关系,以期更好地行使其亲权,以达到维护子女身心健康及家庭、社会稳定之目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