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无权处分且未得到权利人追认或事后也未取得处分权,以及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该合同将会被视为无效。
如果在合同中涉及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例如恶意串通或者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等,那么该合同将会被视为无效。如果中介合同涉及无权处分内容,且没有得到权利人追认或者事后也未取得处分权,该部分内容无效。另外,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所订立的合同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无 效 合 同 的 特 征 是 什 么 ?
无效合同是指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其特征包括:
1.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 违反公序良俗;
4.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5.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合同。
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承担合同责任。但是,当事人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合同的,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如果在合同中涉及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例如恶意串通或者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等,那么该合同将会被视为无效。中介合同涉及无权处分内容,且没有得到权利人追认或者事后也未取得处分权,该部分内容无效。另外,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所订立的合同也不具有法律效力。无效合同是指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其特征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合同。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承担合同责任。但是,当事人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合同的,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一)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第五百零六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
合同履行中的代为履行法律风险分析
380人看过
-
履约风险曝光:合同履约环节中的主要法律风险?
119人看过
-
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有哪些?
334人看过
-
解读合同履约环节中的法律风险与应对方法?
81人看过
-
如何避免中介合同无效的风险
487人看过
-
无权处分合同的法律风险
186人看过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更多>
-
二手房中介的法律风险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181、因中介公司员工失误给承租人造成的损失 中介公司员工因犯错导致购房者遭受损失,购房者可寻求中介公司承担责任。然而,中介公司作为雇主,不能以员工个人责任为由推卸责任。同样,中介公司也不能声称已将该员工开除而推卸责任。 2、因中介过错给购房者造成的损失 若中介机构故意提供不实信息并违法行事,导致购房者遭受经济损失,中介机构应承担民事或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针对购房者遭受的损失,中介机构有义务进行
-
合同履行有哪些风险如何防范合同履行风险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191、恶意不履行,当事人由于自身的主观原因不按照合同约定的义务履行,即虽有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但却以种种理由拖延履行或拒绝履行,常见的现象为有货不交、拖欠货款、转移财产、赖帐不还等。2、因故不履行。3、履行不当。
-
-
合同履行中业务长期未结不对账,有何法律风险?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05对账单、确认书等法律文书,对货物交付、结算值等阶段性履约事实,具有极强的证明力,能极大的压缩违约空间,切实减少诉讼成本。合同履行中,如此重要的法律文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时仅采用口头等简单方式办理,客观上给不诚信者提供了违约机会。 管控措施 (1)持续性交易要拆整为零,合理的分阶段签署对账。 (2)一次性交易出现延期付款等违约行为时,及时签署对账单等法律文书。 (3)根据双方交易地位,择机在对
-
合同履行中卖方收款手续不规范,有何法律风险?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10卖方收回且保有货款,是最终实现交易目的体现。实践中,有时买方并不直接付款,而是委托第三方代付货款,加之第三方代付款手续不完善,一旦买方与第三方产生争议,很容易将卖方牵扯到诉讼中。届时,卖方即使收到货款,亦不能落袋为安。实践中还存在卖方疏于管控,致使员工挪用、侵占货款的情况。 管控措施 (1)买方委托第三方代付款时,要求第三方注明付款信息或者事后作出说明。 (2)卖方收款单要素填写齐全,保留将收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