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应当如何处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03 13:57:05 293 人看过

一、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应当如何处理

法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有侵害被监护人人身健康或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其监护资格,从而有效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被监护人出现监护真空的困境。

《民法典》第三十六条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

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二、法定监护人不想担任如何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对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这里指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对有关单位指定监护人不服,或者指定其他近亲属为监护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按特别程序进行审理,确定监护人。

《民法典》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三、对担任未成年人监护人有争议时如何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不可以未经指定而直接要求法院作出裁决。

《民法典》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六条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n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n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n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n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n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23日 22: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一、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是否构成犯罪行为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在特定情形下,确实可能构成犯罪行为。1.当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或实施其他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根据相关个人或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3.此过程虽不直接等同于定罪量刑,但撤销监护人资格本身即是对监护人严重失职行为的法律制裁,体现了法律对监护人责任的严格要求。因此,可以说,在某些情况下,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的行为,若达到法律规定的严重程度,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包括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等后果,这实质上是一种广义上的“犯罪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二、监护人不履行责任如何处理1.面对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的情况,首先应明确的是,这不仅是对被监护人权益的侵犯,也是对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的挑战。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2024-08-16
    432人看过
  •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情况不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承担以下责任:1.行政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2.民事责任:根据民事相关法律规定,当监护人严重不履行监护职责,给未成年被监护人造成不利影响时,根据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撤销监护人的资格。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3.刑事责任:根据刑事相关法律规定,适用于监护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触犯刑律的情况下,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二、监护人责任属于什么责任监护人责任属于法定责任。1.保护被监
    2023-10-30
    314人看过
  • 监护职责履行后如何变更监护权
    监护职责履行后可以通过协议或指定的方式变更监护权。《民法典》第三十条规定,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第三十一条第一、二款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监护人资格是按照什么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资格是按照以下原则履行监护职责: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防止其受到不法人身侵害。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以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或精神病人的康复及生活。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4.
    2023-08-16
    146人看过
  • 当监护人未能履行监护职责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办法:1、如果父母有能力抚养,但未能履行抚养义务,祖父母和祖父母当然可以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履行抚养义务;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2、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有哪些影响监护人有下列义务:1.对被监护人进行人身监护。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2.对被监护人的财产进行监护。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监护人为法律行为。监护人不履行职责的后果是其他人可以请求法院变更监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
    2023-07-07
    285人看过
  •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是否涉及民事赔偿
    一、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是否涉及民事赔偿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会涉及民事赔偿。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如果因监护人管教不严,致使被监护人实施不法行为造成他人损失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职责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监护人在承担赔偿责任时,应首先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以自己的财产适当承担。二、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应该怎么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应该的做法是撤销监护人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六条【撤销监护人资格】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2023-12-20
    119人看过
  • 履行监护职责的原则对监护人的责任有何影响?
    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主要原则是:1、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比如监护人只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只有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才能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否则会侵犯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可能涉及法律责任;2、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原则。未成年人并非完全没有认知能力。比如8岁以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相同的行为。监护人应当接受符合未成年人年龄和智力范围的真实意愿。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监护人的责职: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作为监护人主要有以下职责:(一)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二)管理和保护被监护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执时,代理其进行诉讼。(三)对被监护进行管理和教育,对被监护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中华
    2023-07-03
    351人看过
  •  监护人如何履行对老年病人的责任?
    监护人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设立的。这些群体缺乏民事行为能力或受到限制,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监护人的协助来完成一些活动。监护人主要职责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根据我国的规定,监护责任是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设立的。由于这些群体缺乏民事行为能力或受到限制,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监护人的协助来完成一些活动。如果老年人失去思维或记忆能力,或者由于脑梗等疾病导致失去行为能力,或者遭受严重的老年痴呆等疾病,都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受到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范畴。监护人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老年病人监护人需承担哪些责任?老年病人监护人需承担的责任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病人数量不断增加,需要监护的老年病人数量也相应
    2023-08-26
    429人看过
  • 监护人拒绝履行监护职责时可以怎么处理
    监护人拒绝履行职责时可以怎么处理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
    2023-05-03
    319人看过
  • 学生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义务是什么?
    学生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义务是什么?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至于财产监护,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监护人为法律行为。《民法典》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监护人在行使财产管理权时,得为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使用或处分,但对不动产的处分,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严加限制的。为了防止监护人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监护人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还特设监护监督人,以保证监护人依法履行其职责,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利害有冲突时保护后者的权益,并设有监护法院等专门机构。以上便是学生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义务的相
    2023-04-16
    407人看过
  • 监护人未能履行监护职责甚至虐待未成年人该如何处理
    1、未成年人在被遗弃、虐待时应该怎样做?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青团、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请求保护。被请求的上述部门和组织都应该接受,根据情况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先采取救助措施。2、未成年人发现他人有违法犯罪行为应该怎样做?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法律禁止实施的行为,可以通过所在学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机关报告。受理报告的机关应当及时依法查处。对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及举报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应当加强保护,保障其不受打击报复。3、引诱、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应受到什么处罚?引诱、教唆犯罪是指故意诱导、唆使他人犯罪的行为。由于未成年人可塑性强,易受引诱、教唆。引诱,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既对社会造成危害,也对未成年人身心造成危害,
    2023-06-14
    315人看过
  • 如果监护人不履行责任子女还需履行义务
    需要。如果监护人不尽监护义务,受监护人有权要求其履行监护义务,但无权不尽赡养义务,赡养父母是每个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不得附件任何条件;权力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2024-04-25
    118人看过
  •  未履行监护责任是否影响其监护权
    该段内容讲述了监护人的监护权与监护资格的关系,以及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时,人民法院如何撤销其监护资格并指定监护人。监护人如果未能履行其监护职责且未被撤销监护资格,仍享有监护权;反之,若被撤销监护资格,则将失去监护权。对于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并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下指定监护人。监护人如果未能履行其监护职责,且未被撤销监护资格,则仍享有监护权;反之,若被撤销监护资格,则将失去监护权。对于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监护资格会怎样变化?监护资格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护人的资质要求,二是监护权的范围和内容。首先,监护人的资质要求有所提高。根据《民法典》规定,监护人应当具备完全
    2023-08-30
    95人看过
  • 监护人的哪些职责应履行
    监护人应当履行的职责有: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一、开继承公证需要监护人代签字吗继承公证的继承人如果是未成年人或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可以代为签字。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二、监护人证明在哪里开?监护人证明一般在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
    2023-03-21
    362人看过
  • 履行监护职责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履行监护职责应当遵循的原则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二、监护证明怎么开,在哪办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法定监护人一般为未成年人的父母。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四种:一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监护人证明的开具地点是:若被监护人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监护人证明应该到该未成年人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开。若被监护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
    2023-06-08
    31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0-14
      1、行政责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民事责任:根据民事相关法律规定,当监护人严重不履行监护职责,给未成年被监护人造成不利影响时,根据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撤销监护人的资格。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
    • 监护人监护责任履行后如何变更监护权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16
      监护职责履行后可以通过协议或指定的方式变更监护权。 《民法典》第三十条规定,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第三十一条第一、二款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
    •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怎么办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怎么办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31
      我国法律对此进一步相关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如果因监护人管教不严,致使被监护人实施不法行为造成他人损失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职责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监护人在承担赔偿责任时,应首先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
    • 老人病危后,监护人应当按照什么原则履行监护责任?监护人能否撤销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20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老年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承担维护其合法权益、照顾其生活等监护责任。监护人应当保障并协助其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被监护老年人能够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老年人权益行为的,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村(居)民委员会、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
    • 父母等监护人不履行监护义务应该负什么责任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19
      父母等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资格的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法律规定,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如果监护人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那么法院可以依申请撤销该监护人的监护资格,并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