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轻缓化的法律适用探索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5:53:08 393 人看过

公正与效率是当今审判工作的主题,建立平安和谐社会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刑事审判工作运用刑罚发挥其职能作用,能否符合这些要求,是刑事审判之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衡量标准。预防犯罪是我国刑罚的目的。刑罚的轻缓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它要求国家在运用刑罚规制社会生活时,应适当控制刑罚的适用范围和严厉程度,并力求以最小的刑罚成本达到最大的社会效果——少用或不用刑罚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在我国,源于某些传统和现实原因,还存在着泛刑化、重刑主义、刑罚万能的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违背了基本的刑罚价值理念。本文拟就刑罚轻缓化的法律适用作一初浅探索。

一、刑罚轻缓化的趋势和价值取向

我国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2001年正式成为WTO成员之后,我国批准并实施上述公约的历史脚步越来越快。强调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普通关注的重大课题,也理所当然会影响到我国刑事司法的价值取向。

刑罚适用的基本观念一是刑罚的公正、平等观,体现在定罪和量刑两个方面,其中定罪是基础性的前提问题,涉及罪与非罪的界限,量刑则是其具体化,对于犯罪人而言有着直接意义。定罪和量刑两者不可偏废,罪刑之间的平衡是司法公正在刑事司法中的具体体现。二是经济、效益观,是指在惩治和预防犯罪的活动中,要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刑罚的人道、人权观,具体表现为:

1、慎用、少用死刑;

2、摆脱财产数额与刑罚的对应关系。犯罪数额仅仅是定罪量刑的一个情节,应防止将之绝对化的做法;

3、注重管制刑、缓刑的适用。加大管制刑、缓刑的力度,既是刑罚经济、效益的要求,同时也是刑罚人道、人权的要求。

公正、平等,是强调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人们评价是非善恶的理性尺度,体现在刑罚适用上,则是要求案件得到公正的处理,其核心内容体现为罪与刑的相生相伴和相当。刑罚公正观的思想基础是因果报应学说,即根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分配刑罚。因此,刑罚适用的公正目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刑罚对犯罪的惩罚,体现的是有恶必报,有罪必罚;二是罪与刑相当,反对重罪轻判,轻罪重罚。刑罚适用的价值目标,具体化为刑罚适用的基本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刑罚的报应已从同态复仇发展到以身体刑为主的刑罚,人类社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文明进步排除了等量交换等落后观念,而奉行的是与社会发展和民众公平正义观相适应的等价的报应。生命刑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成为历史,自由型的中心地位已开始动摇,财产刑、资格刑等轻缓化刑罚日益得到广泛适用。可以说,罪刑等价体现的公正性的重点也不是刑罚手段本身的轻与重,而在于罪与刑的必然联系和刑罚适用的统一性。一旦犯罪发生后,刑罚不可避免,且同一种犯罪受到同样的刑罚处罚,罪与刑相适应的原则得到施行,刑罚适用价值取向的公正观则得到了实现。然而,我国审判实践中,却存在着违背罪刑等价的许多观念和做法,一是重定罪轻量刑,不把量刑是否适当作为案件质量的重要标准。罪行相适应的关键在于载量刑罚,刑罚之量定才关系到犯罪行为是否受到了公正的惩罚;二是宁重忽轻思想的泛滥。法官往往面对社会打击不力,放纵犯罪的指责下,被告人具有从轻、减轻情节,也往往强调犯罪者的罪行严重而不予从轻或减轻。侦查、公诉机关往往视犯罪人的罪轻、从轻、减轻情节而不顾,不予注重收集相关证据,检察机关的抗诉、人大的监督绝大多数都是针对重罪轻判或适用缓刑不当的情况,而很少有针对轻罪重判或有从轻、减轻情节而未适用的情形。

刑罚轻缓化是刑事政策科学化的要求。我国近20年从重从快的严打刑事政策,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且在一定时期收到了社会治安好转的效果,但重刑只能是权宜之计,不能治本,且多年来的社会治安现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因而转变重刑观念下的刑事政策,根据社会发展与犯罪变化情况对其进行调整以建立符合法治精神和社会现实的科学刑事政策就应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刑罚的轻缓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的提倡和推行无疑是符合当代刑法应当提倡的严而不厉的科学思想的。而且,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历来是我国适用刑罚的基本刑事政策,对犯罪人判处轻缓的刑罚,从这一角度说也是与我国历来施行的刑事政策相一致。

二、刑罚轻缓化的法律体现

与世界范围的刑罚制度改革提倡刑罚的轻缓化和多样化相比较,我国立法还远不及,但97年修订的现行刑法,通过对总则和分则的一系列修正与重新设计,体现了改变原刑法的重刑主义倾向的立法意图,兼顾了刑法的人道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刑罚轻缓化的前瞻性考虑。

总则方面的体现主要有:(一)取消类推制度,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确立了无罪推定的科学刑法理念,从而避免了司法实践中罪行擅断的现象发生;(二)缩小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范围,对14周岁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八种明文规定的犯罪负刑事责任,并且明确规定对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再适用死缓,这对挽救失足少年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大意义;(三)扩大了对限制责任能力人的从轻减轻处罚范围,对盲人和聋哑的人可以从轻处罚,体现了刑罚人道主义;(四)严格防卫过当概念,只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才负刑事责任,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赋予公民无限防卫权。对此类社会危害性较少的犯罪作了非犯罪化和刑罚轻缓化的处理。(五)放宽对自首的认定条件限制删去犯罪嫌疑人认罪服法态度的要求,放宽了自首的条件,并且对自首犯的量刑政策更加宽松,对自首犯都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免除处罚。(六)放宽死缓减刑的条件,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标准为两年期满后没有故意犯罪,比原来的确有悔改标准更低,削减了实际上死刑的数量。(七)推行缓刑制度,把三年以下短期自由刑的有认罪悔罪表现,确实不致于再危害社会的罪犯,让其在社会中监督改造。

分则方面的体现主要有:(一)大幅削减死刑;(二)在自由刑问题上,通过直接降低主刑的刑期幅度,提高构成犯罪标准和法定刑幅度的数额规定,进行局部调整,控制刑罚量投入,使之趋向轻缓;(三)大量增设罚金刑,可以并处也可以单处;(四)继续设置管制刑这一独特方式。从新刑法整体上看,虽然仍是一部重刑主义色彩较浓厚的刑法,但这些宽和轻缓的立法考虑和变化,足以说明立法者已经意识到传统重刑主义的弊端,有意识地逐渐推进刑罚轻缓化之用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6日 01: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罪刑法定相关文章
  •  探讨死刑与死缓在法律适用中的差异
    死刑和死缓是两种在法律中具有严格区别的刑罚方式。死刑适用于特别严重的罪行,而死缓适用于较轻的罪行。执法方式也不同,死刑需要经过公开审判,而死缓则可以由公安机关执行。考验期限也不同,死刑的考验期限为两年,而死缓的考验期限为一年。最后,法律后果也不同,死刑一旦执行即不可逆转,而死缓在考验期满后可以予以解除。总之,死刑和死缓在适用条件、执法方式、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死刑和死缓在法律中的区别在于,它们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同。执法方法不同。考验期限不同。法律后果不同。死刑是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简称,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死刑与死缓的区别死刑与死缓是两种不同的刑罚方式,在法律适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死刑是指被定罪为犯罪的人,被判处死刑后,就失去了生命。在执行死刑前,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如上诉、申请再审等。死缓则是指被判处死刑,
    2023-11-18
    122人看过
  • 减轻处罚后还能适用缓刑吗
    减轻刑法主要适用于主刑,不适用于附加刑。减轻处罚应注意在同时遇有加重、从重、减轻处罚情节时,应根据情况,分清主次、轻重,依法衡量,不能只倾向于减轻或从重、加重。适用缓刑的先决条件应当是宣告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犯罪分子,包括法定刑在三年以上但因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而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同时具备犯罪情节较轻、确有悔罪表现的条件。一、刑法缓刑的适用条件有哪些刑法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2、犯罪情节较轻;3、有悔罪表现;4、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5、不属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于不满18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75岁以上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无再犯罪危险;4、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利影响。累犯不适用
    2023-06-23
    441人看过
  • 探索减刑程序的形式化方法
    减刑程序的形式有由法院采取书面审的形式和采取公示、听证制度的形式。减刑应由分监区根据留所服刑罪犯的表现进行计分考核;根据其日常得分公开评比推荐,报管教民警同意;看守所对监室推荐名单进行集体研究,确定拟减刑人员;公示拟减刑名单公示,罪犯有异议的可向所领导、驻所检察人员投诉、举报。减刑程序的对象条件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重罪还是轻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还是其他刑事犯罪,如果具备了法定的减刑条件都可以减刑。减刑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对象。依照我国刑法第78条之规定,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里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都属于自由刑的范围。其中,管制是限制自由刑;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是剥夺自由刑。由此可见,我国刑法中减刑,主要是指缩短自由刑的执行期限,因
    2023-07-06
    390人看过
  • 谈缓刑的适用-法律论文
    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从刑法关于缓刑的适用规定看,适用缓刑的基本条是:第一,必须是刑罚在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第二,必须是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第三,必须不是反革命犯罪和累犯;第四,要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在实践中对判处缓刑罪犯的不致再危害社会和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主要掌握如下原则:一、从犯罪的动机、目的看是否还有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一般地说,动机、目的决定着犯罪分子犯什么性质的罪,罪大还是罪小,罪重还是罪轻;决定着犯罪的手段、情节、危害程度;决定着犯罪本质特征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二、从犯罪的地位、作用看是否还有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在共同犯罪中,对各罪犯的地位、作用要做具体分析,分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处地位是否重要,是否起决定性作用;分出在整个犯罪过
    2023-06-11
    385人看过
  • 刑罚轻缓化的正当根据及其实现
    一、刑罚轻缓化的内涵界定刑罚轻缓化是相对于刑罚的严厉、残酷而言的,是刑罚进化过程中向着轻缓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趋势。刑罚轻缓的理念源自古老的法谚“刑罚与其严厉不如缓和”,其基本精神体现了刑罚谦抑的思想,即在刑事立法上,如果规定较轻的刑罚即可,就没有必要规定较重的刑罚;在刑事司法中,对于已经确定为犯罪的行为,如果适用较轻的刑罚即可,便没有必要适用较重的刑罚。[1]刑罚的轻缓涉及刑罚干预社会的广度和深度,是刑罚合理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刑罚的轻缓要求国家在运用刑罚规制社会生活时,应适当控制刑罚的适用范围和严厉程度,并力求以最小的刑罚成本达到最大的社会效果-少用或不用刑罚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实现刑罚的轻缓,必须防止立法上的刑罚过剩和司法中的刑罚过度两种倾向。二、刑罚轻缓化提出的正当化根据(一)刑罚轻缓化的人道主义价值底蕴人道性是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刑法不可或缺的价值底蕴,刑法的人
    2023-03-22
    124人看过
  • 探讨非法拘禁行为的法律定性及刑罚适用
    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如果构成犯罪的,定非法拘禁罪。处罚标准是: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具有殴打、侮辱情节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应当从重处罚。非法拘禁的定罪依据是哪些非法拘禁的定罪依据: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
    2023-07-04
    101人看过
  • 探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刑罚适用
    该行为构成犯罪,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既遂最多判几年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既遂最低刑是3年有期徒刑。犯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基准刑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没有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等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况下,最低刑为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条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3-07-18
    162人看过
  • 拘役缓刑的法律适用问题
    法院判决拘役三个月,如果符合缓刑条件,是可以申请缓刑的,具体适用条件如下所述: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等等。拘役处罚能判缓刑吗被判处拘役的可以申判缓刑。缓刑是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2023-07-05
    264人看过
  • 轻伤罪的法律适用
    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嫌疑人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应该受法律制裁的行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且构成轻伤以上伤情的,就会构成故意伤害罪,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通常会被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故意伤害他人,导致他人重伤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故意伤害他人,导致他人死亡或用特别残忍的手段导致他人重伤,还导致他人残疾的,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无期徒刑或死刑。故意伤害罪是包括轻伤吗故意伤害罪包括轻伤。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故意伤害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2、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3、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等。认定故意伤害罪的证据有:1、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2、被害人陈述;3、证人证言;4、物证、书证,现场照片;5、鉴定结论,被害人的尸体鉴定,确定
    2023-07-01
    58人看过
  •  哪些刑罚不适用于刑罚的减轻?
    该段内容讲述了哪些刑罚不适用于减刑。其中,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不适用减刑。但是,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予以减刑,同时相应的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相应缩减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低于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另外,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两个月,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一年。以下刑罚不适用于减刑:1、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不适用减刑。2、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予以减刑,同时相应的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相应缩减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低于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两个月,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一年。 拘 役 、 有 期 徒 刑 缓 刑 考 验 期 限 要 求 不 同 , 减
    2023-09-11
    437人看过
  • 探索刑事责任的化解途径
    刑事责任解决的方式:定罪判刑方式;定罪免刑方式;消灭处理方式;转移处理方式。刑事责任的转移处理方式只能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适用。定罪判刑方式是指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确定刑罚的方式。定罪免处就是认定犯罪,免予刑事处罚。刑事责任的种类都有哪些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管制,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一种相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刑罚中最轻的一种。2、拘役,由法院根据刑法对犯罪情节与危害后果较轻的人判处的刑罚,公安机关就近执行,一般在拘役所执行。时间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长不超过1年。3、有期徒刑,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长不超过25年;由司法机关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强制执行。4、无期徒刑,无期徒刑也即没有期限的徒刑,是对罪行较重的人终身监禁的刑罚。5、死刑缓期2年执行。6、死刑。《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2023-07-06
    78人看过
  • 缓刑罪人适用哪些刑罚的
    可适用缓刑的刑罚是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有盗窃前科能判缓刑吗有前科的犯罪分子,有可能是累犯,也有可能不是累犯。如果已经构成累犯的成立条件了,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此时犯罪分子是不能适用缓刑的。有前科的犯罪分子在出现以下情形就是累犯:(一)犯罪分子犯前科罪时已满十八周岁;(二)犯罪分子此次犯罪与前科罪名一样,依法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法;(三)犯罪分子前科罪和此次犯罪都是故意犯罪,且是在前科罪名执行完毕五年之内再犯新罪。只要犯罪分子此次犯罪符合以上全部的条件,就是累犯。累犯不适用缓刑。如果不构成累犯的犯罪分子能否适用缓刑,就只要看犯罪分子是否满足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前科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的条件有两个:(一)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所谓“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
    2023-06-19
    64人看过
  •  司法实践:探讨敲诈勒索未取得钱财案件的刑罚适用
    根据法律规定,敲诈勒索未取得钱财或多次敲诈勒索行为,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款;敲诈勒索的财物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若行为人敲诈未取得钱财且投案自首,相应的刑罚规定如下:若敲诈勒索的财物金额较大或者有多次敲诈勒索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款;若敲诈勒索的财物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自 首 的 敲 诈 分 子 如 何 减 轻 或 从 轻 处 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67条第1款规定,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我国刑法对自首处罚的一般规定。但在个别情况下,犯罪分子罪大恶极,即使具有自首情
    2023-10-06
    87人看过
  • "亲告罪与重婚罪:法律适用与刑罚探讨"
    重婚罪亲告罪会收到的处罚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小三是可以告重婚罪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小三都能够告。必须是小三构成重婚罪当中的受害者。亲告罪与非亲告罪1、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即立法者将诉权赋予被害人,但该行为总是成立犯罪,故不能以被害人事后承诺有效解释亲告罪(事后承诺一律无效)。2、如果被害人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近亲属也可以告诉。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8-06
    451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1、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 更多>

    #罪刑法定
    相关咨询
    • 缓刑适用法律对缓刑处罚有什么规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0-28
      缓刑刑事处罚的适用条件包括: 1、属于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确有悔罪表现,且适用缓刑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3、对其适用缓刑对所居住社区不会产生重大不良影响; 4、不构成累犯,且不属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 法律适用的缓刑解释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7
      开除党籍指对于错误极其严重,完全丧失了共产党员条件的党员所施行的党内最高处分。此种处分主要用于那些犯了严重错误,造成恶劣影响,给党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或者对所犯错误拒不改正,抵制党组织的批评教育,完全丧失了共产党员条件的党员。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如有下列情况,应予开除党籍:违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的,一般应开除党籍;对于严重触犯刑律的,必须开除党籍;对于紧跟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
    • 缓刑刑罚适用条件适用法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17
      缓刑的适用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关于缓刑适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缓刑的缓刑可以适用哪些法律的规定?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13
      1、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2、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缓刑适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正确适用缓刑的条件,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对正在准备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慑力,充分发挥刑法的打击犯罪、惩罚犯罪的作用。
    • 如今的法律中可以适用缓刑并处罚金??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03
      开完庭后判决之前,法官就叫你去缴纳罚金,这是在判决内容已确定的情况下才有的。 有的法院就怕判决后被告人父母拒绝缴纳罚金,也有的法院以判决前缴纳罚金视为认罪态度好或是从轻处罚的依据。 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这是罚金与其他刑罚方法显著区别之所在。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根据本条规定,罚金数额应当与犯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