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应当遵守法律规定
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应当遵守《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总的来说,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是有效的: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以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划分为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2.根据法律行为是否合法,划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既包括作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包括不作法律所要求的行为。
3.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划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4.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划分为意思表示行为为和非表示行为。
5.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划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6.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划分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
7.根据行为的公法性质或私法性质,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公法行为和私法行为。前者如审判行为,后者如结婚。
三、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事实行为吗
民事法律行为不包括事实行为,二者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是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是人们有意识的自觉活动的结果。而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行政诉讼中应遵守的法律规定
422人看过
-
监护人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40人看过
-
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应遵守哪些法律规定
198人看过
-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
208人看过
-
人类行为是否应该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规定?
163人看过
-
婚姻自由的实践应遵守哪些法律规定?
294人看过
-
我们的国家法律规定, 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 应当遵守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1做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我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成员,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我们小学生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要学法、懂法、守法首先
-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遵守哪些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3-07-111、警告制止。这主要适用于违反法庭秩序情节较轻的行为人。 2、强行带出法庭。这主要适用于违反法庭秩序不听审判长制止的行为人。 3、罚款、拘留。这主要适用于违反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人。对这类人,可以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4、追究刑事责任。这主要适用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对这类人应当依法追究刑
-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制作现场笔录; (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
委托辩护人应当遵守哪些法律法规?台湾在线咨询 2023-12-10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为自己进行辩护所需要符合的主体条件为:辩护人为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或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等。
-
教师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在教育教学方面应当遵守哪些规定的法律方面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8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教师法》第8条第1项规定:教师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 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教师要努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道德必须懂得党一贯的教育方针,那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民展的合格人才。党的教育方针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根本要求。 3、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