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非法拘禁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具体包括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及批准逮捕期限和侦查期限、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期限及人民法院审理判决期限等。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非法拘禁罪如何处罚,涉嫌非法拘禁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根据刑法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一百五十四条依照本节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如果使用该证据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技术方法等保护措施,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审判人员在庭外对证据进行核实。
第一百六十九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
按照最新的刑法一般非法拘禁罪是如何判刑的
361人看过
-
非法拘禁可以保释吗非法拘禁罪如何处罚
410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的拘禁时间一般为多久
295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一般判多久
416人看过
-
什么是非法拘禁,如何对非法拘禁判刑
69人看过
-
涉恶就一个非法拘禁如何判
295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非法拘禁罪处罚标准非法拘禁罪一般处罚标准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26关于非法拘禁的立案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提到,非法拘禁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方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1、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24小时以上;2、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使用器械或者捆绑等不良手段,或者进行殴打、侮辱、虐待;3、非法拘留,造成被拘留者轻伤、重伤、死亡;4、非法拘禁,情节严重,导致被拘禁人自杀、
-
非法拘禁罪如何认定, 非法拘禁罪如何处罚, 怎样处罚非法拘禁罪行为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4一、非法拘禁罪如何认定(一)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对象,是依法享有人身权利的任何自然人,包括无辜公民、犯错误的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和犯罪嫌疑人。(二)非法拘禁罪的客观要件非法拘禁罪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凡符合这一特征的均应认定为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罪,如非法逮捕、拘留、监禁、扣押、绑架,办封闭式“学习班”、“隔离审查”等等均是非法剥夺人身自由。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时间持续的长短不影响非法拘
-
非法拘禁4个小时一般如何判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08非法拘禁4个小时,构成非法拘禁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罪嫌疑人如果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非法拘禁罪如何认定, 非法拘禁罪量刑标准, 非法拘禁罪应该如何处罚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7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因此,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危害大小、动机为私为公、拘禁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非法拘禁行为的性质。根据刑法第23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犯非法拘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
-
非法拘禁罪如何判定怎么认定非法拘禁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10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非法拘禁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从实际发生的案件来看,多为掌握一定职权的国家工作人员或基层农村干部。非法拘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