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撞死两人没谅解判多久
1、撞死人无谅解书可能涉及交通肇事罪,如果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可能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罚方式与量刑主要是看具体案情而定。
2、如果行为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赔
依据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3、对于赔偿,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4、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三、出了交通事故找谁赔
1、对事故后果负直接责任的驾驶员,驾驶员本身就是车主,就由驾驶员负责赔偿。
2、驾驶员在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驾驶员在执行机动车所有人交付的交通运输任务时,因违章行驶引发事故,那么驾驶员一般只承担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不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责任应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机动车所有人赔偿,但是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违章驾驶而造成的,由于违章行为的违法性以及驾驶员的主观过错,所以规定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所有人在赔偿损失后,可以向驾驶员追偿部分或全部费用。
3、机动车转卖后未过户,机动车所有权的转移必须经过汽车交易市场并由所有人或车辆所属单位及时向当地车辆管理机关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否则,视为无效,如果机动车已经转卖但是尚未办理过户时发生交通事故,由事故责任者和车辆所有人或所属单位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n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n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醉酒撞死人无谅解书判多久,交通事故如何赔偿?
400人看过
-
撞死人至人死后没有谅解书最多可以判多久?
275人看过
-
撞死人没有主责没谅解书多久会判下来
481人看过
-
交通事故写完谅解书多久放人
249人看过
-
交通事故撞死80岁老人能得到家人谅解吗
105人看过
-
死亡两人交通肇事罪判多久
343人看过
-
-
无驾照撞死人没有交通事故多久会判刑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211、无证驾驶撞死人,肇事者应付主要或全部责任,按交通肇事罪处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
-
交通事故把人撞死后可以办谅解书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7在刑事诉讼中,取得刑事受害人以及家属的谅解作为法院酌定的量刑情节是会影响嫌疑人将来的刑期确定的,实践中,交通肇事的案子,如果赔偿到位,取得谅解后,缓刑的概率很大,也就是说,取得谅解很大程度上是不用实际坐牢的。。。当然取得谅解只是酌定情节,还得看其他的犯罪情节。
-
交通事故撞死80岁老人能得到家人谅解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4-10-04如果希望达成和解协议,则需提前准备好谅解书。 若涉及到交通肇事导致人员伤亡的情况,或许获得谅解的机会相对较为渺茫。谅解书的主要功能在于在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为法官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但这并不等于判决必然会因此做出轻微的倾向。不过,无论如何,谅解书无法豁免刑责,检察机关仍将持续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至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这类被告人有权通过和解方式解决的公诉案件,经由和解,如能得到受害者近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