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事调解问题的司法解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5 16:04:40 91 人看过

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调解民事案件,及时解决纠纷,保障和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节约司法资源,结合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当事人在和解过程中申请人民法院对和解活动进行协调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审判辅助人员或者邀请、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协调活动。

民事调解工作的原则

1、调解工作原则

(1)依法原则,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2)自愿平等原则,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3)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2、调解工作纪律

(1)不得徇私舞弊;

(2)不得对纠纷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

(3)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

(4)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5)不得吃请受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民事案件,可以在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前进行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

第二条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调解。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7日 14: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公示催告程序相关文章
  • 盗窃罪司法解释的相关问题探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即盗窃罪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3年04月2日联合发布,2013年4月4日生效。该司法解释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关系:抢夺罪与盗窃罪的转化首先,在司法实践中有两个问题要给予重视:(一)犯罪嫌疑人取走财物的行为究竟是公然夺取还是秘密窃取有时也并不是容易判断的。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对自己取得财物的行为方式的认识来判断,如果行为人自认为自己夺取财物是在财物管理人,控制人明知的状态下进行的,即使事实上财物管理人,控制人并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取财行为,仍构成抢夺罪。(二)盗窃罪与抢夺罪之间存在转化的可能。盗窃罪的秘密窃取行为必须能贯穿整个窃取财物的全过程,如
    2023-07-17
    410人看过
  • 传销法律问题司法解释
    关于传销组织层级及人数的认定问题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组织,其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网络传销案件应该怎么判刑行为人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一、关于传销组织层级及人数的认定问题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
    2023-07-06
    367人看过
  • 放火罪相关问题的法律解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五十万元以上;(三)致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放火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只要故意放火的,都应该立案。若过失引起火灾的,则需要造成一定后果才予以立案追诉。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
    2023-07-20
    248人看过
  • 法庭调解问题
    法庭调解
    人民法院对双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的,应当在获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之后进行,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一、有离婚调解书是否算离婚有离婚调解书双方签字完成的算离婚。离婚调解书相当于法院的判决书,双方经法院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签订调解协议书,终结诉讼程序。法律规定,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因此,离婚调解书算离婚。离婚调解先通知原告。当事人可向有关组织或法院申请,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主动依职权调解而开始,调解的进行调解工作既可以由合议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中的一个审判员主持,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由独任审判员主持。二、房产纠纷的法院调解程序是什么?房产纠纷法院调解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在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前进行或者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在答辩期满前
    2023-02-26
    153人看过
  • 起草人讲解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法律适用问题
    一、某些以金融机构账户控制权纠纷为表现的基础法律关系,实际上属于民间借贷。例如股票证券等资产账户的所有人,将账户及账户内资金全权委托他人操作、处理,约定一定时间之后按本金加增值收益交还所有人的,符合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可以认定为民间借贷。二、公司员工因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向用人单位借款,挂账长期不还的,不属于民间借贷。在上述情形下,公司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和作为劳动者的员工之间的钱款预支、预借,不宜认定为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考虑到单位具有制定相关公司财务制度的优势地位,也不宜认定单位与员工之间成立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合意。同时地,司法机构对于前述争议也不应当以“劳动合同纠纷”受理、审理,谓之司法权不做公司的经营行为的裁判。三、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管辖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
    2023-05-02
    62人看过
  •  探讨司法解释中关于重复起诉的相关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7条的规定,当事人再次起诉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其中包括:另一方与上一方相同,后续行动的主题与先前行动的主题相同,后撤与前一诉讼的诉讼相同,或者后一诉讼的诉讼实际上否定了前一诉讼的判决结果。如果当事人再次起诉,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因此,当事人再次起诉需要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7条的规定,该条解释了再次起诉的条件。在诉讼过程中或在裁决的生效日期之后提起诉讼的当事方,应满足以下条件,构成重复起诉:1.另一方与上一方相同2.后续行动的主题与先前行动的主题相同3.后撤与前一诉讼的诉讼相同,或者后一诉讼的诉讼实际上否定了前一诉讼的判决结果。当事人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只有当原告的起诉满足这三个条件时,它才构成重复起诉。 重 复 起 诉 的 构 成 要 件 与 例 外 情 况重复起诉是指同一当事人就同一案件向法院提起多次诉讼
    2023-09-03
    425人看过
  • 司法解释中的恶意串通问题
    恶意串通使之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为牟取不法利益合谋实施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的合同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当事人双方是出于故意;2、恶意串通的合同是为牟取非法利益。当事人订立恶意串通的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又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间串通,压低标价。在买卖中,双方抬高货物的价格以获取贿赂等。恶意串通的合同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符合下列标准的,认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签订的:一、串通的各方当事人都具有主观恶意。也就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仍然实施行为。二、当事人之间存在彼此勾结的行为。三、当事人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条【代理人不当行为的法律后果】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
    2023-07-08
    290人看过
  • 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规定解释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民事诉讼法证据的分类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几种。(1)书证。凡是用文字、符号、图画在某一物体上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可以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书证。(2)物证。凡是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物证。(3)视听资料。凡是利用录像、录音磁带反映出的图像和音响,或以电脑储存的资料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称为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诉讼参加人以外的其他人知道本案的有关情况,应由人民法院传唤,到庭所作的陈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书面陈述,称为证人证言。(5)当事人陈述。当事人在诉讼中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案件事实的叙述,称为当事人陈述。(6)鉴
    2023-07-03
    490人看过
  • 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文号】法释[2000]4号【发布日期】2000-02-1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2000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99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4号)为依法惩处强奸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强奸案件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对于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对于行为人既实施了强奸妇女行为又实施了奸淫幼女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以强奸罪从重处罚。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已于2000年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9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
    2023-04-22
    60人看过
  • 最高法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司法解释:相关法律问题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1月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就当前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并合理分配举证证明责任,平衡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该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纠纷司法解释的规定有哪些?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2023-07-18
    389人看过
  • 保险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二
    第一条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其保险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二条人身保险中,因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投保人主张保险人退还扣减相应手续费后的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条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而由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签字或者盖章的,对投保人不生效。但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险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的追认。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填写保险单证后经投保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代为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有证据证明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存在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相关规定情形的除外。第四条保险人接受了投保人提交的投保单并收取了保险费,尚未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人按照保险
    2023-04-30
    312人看过
  • 民间借贷问题的司法解释是怎么规定的?
    一、关于民间借贷问题的司法解释是怎么规定的?关于民间借贷问题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具体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第三条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
    2024-01-17
    162人看过
  • 抚养权归属问题的民法典解释
    民法典对抚养权归属的规定如下:1、一方具有法定情形,则优先考虑由一方抚养,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别的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2、子女在十周岁以上,且子女愿意跟随己方生活的,没有别的子女,而另一方有别的子女的;3、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十周岁以上的子女主动要求与母亲生活的。民法典中孩子抚养权归属认定书要多久民法典对孩子抚养权公证要多久没有规定,而公证法规定,对子女抚养权进行公证的,公证机构一般自申请15天内出具公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
    2023-07-06
    89人看过
  • 解释有关土地承包的几个问题
    一、解释有关土地承包的几个问题我国《民法典》规定,农村土地承包人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三十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第三百三十三条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登记机构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二、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吗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能抵押。但是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经发包方同意,则可以抵押。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三十九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民法典》第三百四十
    2023-05-06
    268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诉讼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示催告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以公示的方法,告知并催促不明确的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限内申报权利,到期无人申报权利的,则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作出除权判决的程序。... 更多>

    #公示催告程序
    相关咨询
    • 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怎样的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3
      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调解民事案件,及时解决纠纷,保障和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节约司法资源,结合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当事人在和解过程中申请人民法院对和解活动进行协调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审判辅助人员或者邀请、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协调活动。
    • 刑法347条司法解释的相关问题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4
      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
    • 关于工程欠款司法解释的问题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2-14
      第二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 第六条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息计算标准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部分除外。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工程欠款处理。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的,不予支持。
    • 公司法解释二清算的相关问题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19
      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其他。
    • 关于民法典拆迁司法调解期间有什么问题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29
      1、拆迁纠纷是有时效限制的,时效为六个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