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诉讼司法解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5 15:34:16 427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该司法解释共分23章552条,是最高法有史以来条文最多、篇幅最长的司法解释,也是参与起草部门、人员最多的司法解释,从2015年2月4日起正式施行。

民事诉讼法关于司法鉴定的界定

民事诉讼法把司法鉴定界定为“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

司法鉴定有三个要件:

1、必须发生在诉讼过程当中;

2、由人民法院依职权或根据当事人申请而启动;

3、鉴定对象须是诉讼中涉及到的事实方面的专门性问题。凡是根据审理案件需要,向法庭提出申请、并由法庭决定启动的鉴定(涉及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需要聘请或指派专家利用专门知识与手段,进行检验、鉴别、评定的活动),包括对各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人体损伤与机能、工程质量、会计资料等等的鉴定均属司法鉴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31日 06: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审判委员会相关文章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什么是涉外民事关系解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又称国际私法关系。在主体、客体、权利和义务中,一个或多个因素涉及外国民事法律关系。民事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一)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外国公民,外国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国籍人;(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经常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三)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四)发生变更或者消除民事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五)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的其他情形。最高院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是什么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或者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全案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并案侦查是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办案的一项重要侦查措施,它是指把一个或者一伙罪犯所作的系列案件串联起来,一并组织专案专办的一种侦查方式。《涉外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第一条规定
    2023-08-08
    127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意见2024诉讼费的司法解释
    2017年我国出台了新的民事诉讼法意见2017版,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全面又权威的司法解释,本文摘取了关于诉讼费部分的司法解释全文,较前两年而言,民事诉讼法又更改和更新了哪些方面呢?2017年版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又有什么不同,我们来一一研究一下关于诉讼费的全部司法解释。第一百九十四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审理的案件不预交案件受理费,结案后按照诉讼标的额由败诉方交纳。第一百九十五条支付令失效后转入诉讼程序的,债权人应当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补交案件受理费。支付令被撤销后,债权人另行起诉的,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交纳诉讼费用。第一百九十六条人民法院改变原判决、裁定、调解结果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对原审诉讼费用的负担一并作出处理。第一百九十七条诉讼标的物是证券的,按照证券交易规则并根据当事人起诉之日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当日的市场价或者其载明的金额计算诉讼标的金额。第一百九十八条诉讼标的
    2024-01-29
    421人看过
  • 司法解释对民事诉讼法的影响
    2012年8月31日,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通过并生效,由于新法的实施,适用法律以及审判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结合法院的审判实际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新法实施后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目前最新的新法解释就是2020年1月1日生效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版本。民事诉讼法二审裁判的效力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法院即终审法院,第二审法院的裁判为终审裁判,其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不得对裁判再行上诉。第二审法院的裁判是对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最终确认,一经送达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就此再行上诉。如果当事人认为第二审法院的裁判有错误,只能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法院申请再审。(二)不得重新起诉。当事人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但是,判决不准离婚、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以及判决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除外。(
    2023-07-08
    228人看过
  • 刑诉法司法解释关于证据
    刑诉法司法解释关于证据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四十八条当中,能够充当证明证明的应当是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及其他相关证据。刑诉法当中关于鉴定的规定体现在第一百四十六条至一百四十八条中。一、刑诉法司法解释关于证据刑诉法司法解释关于证据是要求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审查、核实、认定证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我国刑事证据有以下八种:(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二、刑诉法关于鉴定的规定有哪些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
    2023-06-05
    415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关于赔偿的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
    虽然不少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审理司法案件时,都会遵守既定的法律规范,但是司法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冤假错案,此时公民的权益不可避免的会被侵害,为了防止民愤事件的发生,立法机关制定了刑事诉讼法关于赔偿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71次会议、2015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46次会议通过)法释〔2015〕24号根据国家赔偿法以及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刑事赔偿工作实际,对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赔偿请求人因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而申请国家赔偿,具备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情形的,属于本解释规定的刑事赔偿范围。第二条解除、撤销拘留或者逮捕措施后虽尚未撤销案件
    2024-02-01
    445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回避原则简要解读
    1、回避主体《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对于审判人员的范围,《若干规定》明确为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其他人员包括人民陪审员、执行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2、回避方式和程序《民事诉讼法》第5条规定,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可见我国回避制度的方式是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并用。自行回避即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时,应主动退出该案件的审判及其他相关工作;申请回避则是仅属于当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申请,说明理由,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
    2023-04-17
    120人看过
  • 关于判决书生效的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的解释
    判决书等均会写明生效日期,同时明确判决履行期限,过了履行期限对方不履行的,即可申请强制执行。一审上诉期十五天,过期就生效。二审送达法律文书就生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四条可以上诉的判决书、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上诉期从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之日计算。民事诉讼法关于撤诉的规定是什么民事诉讼法关于撤诉的规定1、原告申请撤回起诉,必须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内容明确的申请。申请撤诉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对自己的诉讼权利加以处分的具体体现,故需有内容明确的意思表示,才有可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2、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的目的必须正当、合法。依照处分原则的要求,当事人的处分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施方为有效。因此,原告申请撤回起诉亦须以正当、合法为前提。也因如此,原告撤回起诉的申请并不会当然地产生撤诉的效果,而需由受诉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并在
    2023-07-06
    379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现行有效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现行有效。诉讼时效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和《民法典》。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本规定施行前本院作出的有关司法解释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2024-04-21
    187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关于司法鉴定的界定
    民事诉讼法把司法鉴定界定为“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司法鉴定有三个要件:1、必须发生在诉讼过程当中;2、由人民法院依职权或根据当事人申请而启动;3、鉴定对象须是诉讼中涉及到的事实方面的专门性问题。凡是根据审理案件需要,向法庭提出申请、并由法庭决定启动的鉴定(涉及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需要聘请或指派专家利用专门知识与手段,进行检验、鉴别、评定的活动),包括对各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人体损伤与机能、工程质量、会计资料等等的鉴定均属司法鉴定。一、如何申请司法鉴定借条形成时间?司法鉴定,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包括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鉴定,以及诉讼需要的会计、知识产权、建
    2023-06-21
    259人看过
  • 刑诉法解释99条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刑诉法99条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二、附带民事诉讼的完善1、给予当事人以程序选择权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害的被害人既可以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向民庭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但是受害人一旦选择了在民事审判庭进行诉讼,则这种选择就是确定的和不可撤销的。2、刑事诉讼对于民事诉讼具有优先地位被害人在民事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诉讼的进行要受到有关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与程序规则的约束。但是,如果民事诉讼是在公诉已经提起以后,或者是在刑事法院已经对被追诉人刑事责任作出判决之后才提起,或者在此之后民事诉讼才进行判决,不管是在程序进行上,还是在判决的
    2023-06-03
    189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律法规
    发文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文号:法释〔2000〕27号发布日期:2000-9-16执行日期:2000-9-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以及有关法律规定,现就审理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第二条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指下列行为:(一)对没有实施妨害诉讼行为的人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实施妨害诉讼的人采取司法拘留、罚款措施的;(二)超过法律规定期限实施司法拘留的;(三)对同一妨害诉讼行为重复采取罚款、司法拘留措施的;(四)超过法律规定金额实施罚款的;(五)违反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条违法采取保全措施,是指人民法院
    2023-06-06
    416人看过
  • 关于(刑事诉讼法)第200条的规定的解释
    关于刑事诉讼法第200条的规定的解释: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案件,被告对被判处死刑不服提出上诉,或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高级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二审程序审理。审理后如果同意判决死刑,所作的维持死刑判决的裁定,同时也是核准死刑判决的裁定。不同意判决死刑的,可以提审或发回重审。几审终审是审级上的说法,如果是最高院再审一次才是三审终审。如果是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只是在程序上还要再走一遍,将案件重新审判。一般是发回重审,但是如果不宜由下级法院审理的话,高级法院就会提审。
    2023-06-11
    116人看过
  • 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
    一、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是对民事诉讼法中回避制度的具体化和细化。1.在民事诉讼法中,回避制度是为了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独立性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2.根据该条规定,审判人员如果具备某些特定情形,应当自行回避,并且当事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通过回避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审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见和不公正,从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回避规定详解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于回避的规定非常详细,不仅列举了审判人员应当自行回避的情形,还明确了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的情形。1.审判人员如果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受托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活动,索取、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受托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等,都应当自行回避。2.如果审判人员有其他不正当行为,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当事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这些规定确保了审判的公正性和廉洁性,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
    2024-03-05
    122人看过
  • 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送达的规定?
    一、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送达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章,拒绝签收或者盖章的,适用留置送达。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有关基层组织和所在单位的代表,可以是受送达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可以通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领取。当事人到达人民法院,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住所地以外向当事人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当事人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第一百三十二条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
    2023-05-22
    206人看过
换一批
#审判阶段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审判委员会是按照所谓“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各级法院内部设立的机构,它的职责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审理案件的范围,主要是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拟判处被告人死刑... 更多>

    #审判委员会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法关于二审判决的解释
      上海在线咨询 2021-03-31
      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3、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4、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关于个体工商户的规定
      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17
      对于无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均以经营者(或与实际经营者共同)为当事人;也无论是审判阶段还是执行阶段,均不涉及主体变更的问题。
    • 2023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关于回避的规定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31
      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当中关于回避的规定是如果主持审判工作的工作人员和本案的诉讼人是近亲属关系,和本案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有可能影响到公正审理的情况都应该进行回避,而且当事人在必要的情况下,也能直接申请审判人员进行回避。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什么是涉外民事关系解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14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又称国际私法关系。在主体、客体、权利和义务中,一个或多个因素涉及外国民事法律关系。民事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一)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外国公民,外国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国籍人;(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经常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三)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四)发生变更或者消除民事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五)可以认定为涉外民
    • 刑事诉讼法关于非法集资案件的司法解释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21
      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解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