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双罚制的适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1 14:11:28 297 人看过

(一)单位与自然人的处罚标准统一问题

刑法对绝大多数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处罚标准的表达形式是一样的。如在数额犯罪中,往往都是使用“数额较大”作为追诉起点,但透过司法解释笔者发现,单位犯罪的起点数额一般为个人犯罪起点数额的5倍,如第153条对单位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就明确规定了高于自然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定罪标准。该条规定单位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30万元才可构成犯罪,而对自然人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偷逃税额6万元即可构成犯罪;另外还有2.5倍、6倍、10倍等多种档次。这种差别巨大的处罚尺度,不符合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影响对单位犯罪的打击,其弊端是很明显的:

(1)数额标准差距过大,导致处罚轻重差别过大;

(2)同一种犯罪,作为其本质特征的社会危害性的衡量标准应当是一样的,倍数的规定使得社会危害性5倍到10倍之大的行为处罚却较轻,使刑罚失去严肃性;

(3)在处理单位和个人组合的共同犯罪时,由于处罚尺度的区别很大,较难平衡同一犯罪行为中不同主体的量刑。笔者认为,应适当提高自然人犯罪的起点数额,同时降低单位犯罪起点数额,对单位和自然人确定相同的数额标准和幅度,以保持两者之间的均衡,对自然人和单位不枉不纵。当前,有许多单位钻法律空子,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又因数额较小而逍遥法外,这样规定能够更好的打击单位犯罪,规范单位行为。

(二)单位犯罪的刑种问题

单位是一种社会组织体,具有犯罪能力,然而与同样能成为犯罪主体的自然人不同,对单位的处罚只适用我国诸多刑种中的一种,即附加刑中的罚金刑,且单一的罚金刑的设置并不具体,给司法实践带来不便,并造成司法上的不公正。对单位犯罪处以罚金刑不但不足以补偿社会因其犯罪所遭受的损害——通过对犯罪主体的严厉制裁而使被害主体得到精神上的安抚,而且与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相去甚远。另外,犯罪单位为了逃避惩罚,可能会转移或隐匿财产,在不甘心经济上的损失时还可能继续实施其他犯罪,以犯罪所得来缴纳罚金,新的单位犯罪会由此产生。更为重要的是,罚金刑不足以抑制单位犯罪的欲念,对单位犯罪来说,不足以起到特殊预防的作用。[xi]罚金刑只能使犯罪单位失去了部分财产,而他通过犯罪所得到的利益可能远远比这部分财产要多。即便是加大罚金数额,也没有消除单位犯罪的基本能力。在这种利害关系的比较下,已经犯罪的单位可能继续犯罪,尚未犯罪的单位也可能步其后尘。

罚金刑虽然在惩罚单位犯罪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它作为一种严厉程度较低的附加刑,难以承受抑制单位犯罪的重任。对此,笔者认为,必须增加单位犯罪的刑种,建立起一套像自然人犯罪那样的适用于单位犯罪的刑罚体系和完备的刑罚结构。

《法国刑法典》在总则第三编第二节中规定的适用于法人的刑罚有:罚金﹑解散法人﹑禁止从事职业性或者社会性活动﹑关闭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企业机构﹑置于司法监督之下﹑禁止参与公共工程﹑禁止公开募集资金﹑禁止签发支票或者使用信用卡付款﹑没收用于或者旨在用于实施犯罪之物或者犯罪所生之物﹑张贴所宣判的决定或者传播该决定等10种。鉴于法国对单位适用的刑罚,再根据我国对自然人所设的自由刑﹑生命刑﹑罚金刑﹑资格刑,有人认为,我国单位犯罪的具体刑种应设置如下:

1.单位犯罪的生命刑——强制解散

单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绝不低于自然人犯罪,有些单位犯罪的危害程度甚至是自然人犯罪所不及的。因此,对自然人犯罪可以适用生命刑,对自然人犯罪来说,生命是必须的,对单位犯罪来说,生命刑同样是必须的。如果在危害程度相同的前提下,仅仅因为主体的特殊性便可以不适用生命刑,显然违背了我国刑法的公平正义原则。宣告解散是强制单位解散的刑罚方法,相当于对自然人处以极刑(死刑)的处罚方法。对于犯了严重罪行的单位,鉴于其严重的危害程度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宣告解散也就从“肉体”上消灭了犯罪单位。对单位处以生命刑,一方面可以起到预防和遏制犯罪目的,实践证明,较轻的刑罚难以阻止单位犯罪的欲望,使越来越多的单位走上犯罪道路,执行死刑的恐怖效应,阻止了许多欲犯罪者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对单位犯罪适用生命刑,利用生命刑的最强烈的威慑效果,可以对单位犯罪达到最有效的一般预防效果。另一方面,对单位适用生命刑也满足了社会要求,对有些特别严重的单位犯罪,社会危害性极大,社会为此已经不能容忍这些单位的继续存在,因此必须令犯罪单位解散﹑破产。

2.单位犯罪的资格刑——禁止开展经营活动

资格刑是剥夺犯罪人享有或行使一定权利的资格的刑罚。单位犯罪作为单位的一种活动,无疑都借助了单位的资格和权利,如果在单位犯罪之后,剥夺其与犯罪有联系的那部分单位资格和单位权利,单位就无法再运用这些资格和权利进行犯罪,从而根除了单位再犯罪的可能性。这是对单位设置资格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单位犯罪都是在从事某种经营活动过程中进行的,比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单位行贿罪单位受贿罪也是意图从事经营或者利用某种经营活动而构成犯罪的,因而对单位犯罪资格刑的设置,主要就是禁止开展一种或者几种经营活动。

3.单位犯罪的财产刑——没收财产

单位犯罪的财产刑除罚金外,应当另外规定没收财产。对单位而言,适用没收财产刑也是必须的。一方面,适用没收财产可以给犯罪单位以惩罚和教育,从而抑制单位再犯罪的欲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剥夺他们再行犯罪活动的资本,防止他们重新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7: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单位犯罪相关文章
  • 在单位犯罪中适用的刑罚
    单位犯罪的刑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根据《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做假酒的工人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如果单位构成非法经营罪,做假酒的工人也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一
    2023-03-10
    445人看过
  •  是否将单位犯罪视为双罚制?
    单位犯罪是指犯罪主体为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且该犯罪行为是由相关负责人的决定,旨在谋取利益的行为。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对单位犯罪基本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犯罪的同时,对单位犯罪的相关负责人也实行惩罚。这种制度是为了防止单位犯罪对个人利益造成损害,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单位犯罪是指犯罪主体为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且该犯罪行为是由相关负责人的决定,旨在谋取利益的行为。如果单位或个人未能履行其职责或无意中危害社会,法律规定他们应对此承担法律责任。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对单位犯罪基本实行双罚制。 单 位 犯 罪 是 否 属 于 双 罚 制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所犯的犯罪行为,其法律地位与自然人犯罪相同。而双罚制是国家对单位犯罪的同时罚令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制度。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了单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第32条规定了单位犯
    2023-09-07
    57人看过
  • 究竟是否所有的单位犯罪都采用双罚制
    并不是对于所有的单位犯罪,我国人民法院都会采用双罚制的,若个人实施行为的,则不会对单位进行处罚。《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一、单位过失犯罪主体是什么单位过失犯罪主体应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前述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外,单位犯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单位犯罪责任人会判刑多久单位犯罪责任人判刑标准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三、单
    2023-06-19
    251人看过
  • 单位犯罪单罚制规定!单位犯罪单罚制的标准是什么?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一处罚制度只处罚单位或只处罚单位直接负责人。相对的是双罚制又称为两罚制,是指单位犯罪中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单位犯罪的处罚犯罪分子刑罚的轻重,应当与其所犯罪行相适应。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罪行相称,罚当其罪。单位犯罪也不例外,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实行的是以两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的处罚原则。1、单位犯罪的两罚制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绝大多数是采取两罚制,也就是对单位处以罚金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自由刑或罚金和没收财产。对单位判处罚金的,采用的是无限额罚金,也就是对罚金的具体数额未加以明确规定。那么在司法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当根据单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犯罪情节、手段以及被处罚单位的执行能力等具体情况,酌定考虑适用
    2023-08-05
    436人看过
  • 单位犯罪双罚制与单罚制:处罚规定与改革探讨
    单罚制又称代罚制,是指对单位犯罪的,不判处单位罚金,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双罚制又称两罚制,是指对于单位犯罪的,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在我国刑法中对绝大多数的单位犯罪实行的是双罚制。明确对单位虚假出资犯罪的单位主体的处罚,只能适用罚金刑。这是因为单位是纯粹的抽象主体,与自然人在属性上存在差异,单位不具有自然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对其不能适用自由刑和死刑,而只能适用财产刑。明确对单位虚假出资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适用自然人犯罪的刑种,包括拘役、有期徒刑。但不得随意附加判处财产刑。掌握对单位判处罚金处罚应在刑法规定的罚金幅度内。这样,虽然保证了正确适用法律,但未能真正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以实现刑法之目的。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刑法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处罚自然人而不处罚
    2023-07-07
    423人看过
  • 单位犯罪单罚制与双罚制的概念及实施情况分析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这里的单位犯罪包括法人单位犯罪和非法人单位犯罪两种情形。世我国对于单位犯罪的处罚,主要是采取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的方式。所谓双罚制,是指对于单位犯罪的,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在我国刑法中对绝大多数的单位犯罪实行的是双罚制。所谓单罚制,是指对单位犯罪的,不判处单位罚金,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单位犯罪单罚制只处罚谁一般单位犯罪单罚制罚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单位犯罪只处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不会对单
    2023-07-22
    236人看过
  • 逃税罪单位犯罪双罚制的规定是怎样的?
    在我国刑法中将这种两罚制界定为单位犯罪的两罚制,是与单位犯罪概念相一致的。目前,这一制度主要是指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其中的相关成员处以自由刑为主的多种刑罚手段的刑罚制度。两罚制又称双罚制,是指在运用刑罚方法处罚的同时,也处罚与该犯罪有关的法人内部成员。是当今确立法人犯罪或单位犯罪的国家最为推崇的一种处罚方式。具体概念可以概括为司法机关在对违反刑法应该接受处罚的单位或法人进行定罪量刑时,既处罚单位或法人又处罚其中某些自然人的一种制度。对于这一制度的具体运用内容,各国立法均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却是保持一致的。单位犯罪的两罚制是伴随着单位犯罪在我国的确立而广泛采用的一项制度。从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一次采用到1997年刑法典中正式确立,单位犯罪的两罚制在我国已经经过了将近20年。虽然这一制度是在结合外国法人犯罪两罚制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但是由于对一些特殊性的考虑不够完善,加之
    2023-04-01
    352人看过
  • 单位犯罪双罚制案件有什么规定?
    一、单位犯罪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没有单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问题的研究。单位犯罪早在17世纪英国的《刑法》中就有规定,我国1987年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在我国刑事立法史上首开了规定单位犯罪的先河。1997年《刑法》首次在我国的刑法典中规定了单位犯罪,主要集中在刑法总则的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以及分则的相关部分。研究单位犯罪自首,就必须正确界定单位犯罪的概念,并对其特征加以分析。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只是从犯罪主体范围方面进行了描述,而从概念揭示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来看,这远没有揭示单位犯罪概念的深刻内涵,但同时它又为单位犯罪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探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正因为如此,学理界关于单位犯罪概念的学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单位犯罪
    2023-03-29
    241人看过
  • 主体为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是双罚制吗
    单位犯罪是双罚制。单位犯罪,是指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事业单位、团体等以单位相关负责人决定实施以谋取利益,不履行单位团体职责或过失危害社会的,由法律规定为此应负法律责任。《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单位犯罪主体是谁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五种,分别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是指依法成立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商业服务的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或者行政命令成立、从事各种社会职能活动的组织。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种:国家事业单位,集体事业单位,以及私营事业单位。机关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机关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军队、政
    2023-08-02
    139人看过
  • 单罚制对单位犯罪的影响
    实行单罚制的单位犯罪的情况有:1.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2.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3.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等。单位犯罪的处罚一、单位犯罪的处罚根据关于单位犯罪的处罚,在刑法理论上存在单罚制与双罚制之分。单罚制,又称为代罚制或者转嫁制,指在单位犯罪中只处罚单位中的个人或者只处罚单位本身。总之,在单位与个人之间只处罚其中之一。双罚制,又称为两罚制,指在单位犯罪中,既处罚单位又处罚单位中的个人。在刑法修订以前,1979年刑法中有单罚制的规定,例如刑法第127条规定:“违反商标管理法规,工商企业假冒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商标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
    2023-07-04
    375人看过
  • 单位受贿罪是双罚制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单位受贿罪是双罚制吗单位受贿罪乃适用双罚之制度。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之规定,若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在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后,为他人谋求利益,且情节严重者,应对该单位施以罚金刑罚,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此举意味着,单位作为整体以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均将面临刑事处罚,充分体现了双罚制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单位受贿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单位受贿罪的情形是什么关于单位受贿罪
    2024-07-26
    110人看过
  • 单位双罚制与单罚制的区别是什么?
    双罚制与单罚制,单罚是指在单位处罚中,只是对于个人或只是对于单位进行处罚,双罚是指在单位犯罪处罚中,及对个人处罚,也对单位处罚,双罚是一种刑法处罚,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双罚是个人的具体犯罪行为和单位的抽象犯罪行为。单罚制,又称为代罚制或者转嫁制,指在单位犯罪中只处罚单位中的个人或者只处罚单位本身。总之,在单位与个人之间只处罚其中之一。双罚制,又称为两罚制,指在单位犯罪中,既处罚单位又处罚单位中的个人。一、我国的法律规定以双罚制为主。1、双罚制127个单位犯罪的罪名,其中121个实行双罚制表述为: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2、单罚制只有6种罪名实行单罚制,只处罚直接责任人而不处罚单位。如:私分国有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妨害清算罪、提供虚假会计报告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强迫职工劳动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少数犯罪只处罚个人不处罚单位,因这
    2023-06-03
    88人看过
  • 谈谈单位犯罪责任人员的特定性与处罚实行双罚制原则的理解和适用
    在我国,立法上承认单位犯罪经历了从1981年李济玲等在《上海司法》上发表《应当重视对法人违法与犯罪处理》一文首次提出单位犯罪开始;到1987年1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明文规定单位能够成为犯罪主体,要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再到1997年3月14日第八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对单位犯罪的立法、罪名、刑罚的确立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何谓单位犯罪,法学界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笔者根据新刑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认为,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和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机关、团体为单位利益经单位领导层集体决定或者批准后,由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组织指挥并由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共同故意或者过失实施,违法所得归单
    2023-04-22
    311人看过
  • 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和两罚制使用的是哪两种情况?
    我国是一个法制社会,在法律日益完善的同时对犯人的区分也更加明显。有时候犯罪的是一个人,有时候犯罪的是一团体。这就要牵扯到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和双罚制。单罚制和双罚制适用的又是哪两种情况?单位犯罪的处罚又适用于哪种情况?单位犯罪的处罚适用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在少数情况下,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那么,如何认定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呢?2001年1月21日,《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受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应当注意的是,在单位犯罪中,对于
    2023-04-20
    7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更多>

    #单位犯罪
    相关咨询
    • 单位犯罪处罚中的单罚制和双罚制是?
      陕西在线咨询 2024-09-20
      单位犯罪单罚制罚单位,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罚制即只处罚单位或只处罚单位直接责任人员。相对的是双罚制又称为两罚制,是指单位犯罪中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对单位,在司法实践中,通常根据单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犯罪情节、手段以及被处罚单位的执行能力等具体情况,酌定考虑适用罚金的数额
    • 单位犯罪单罚制双罚制需要如何处理的呢?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7
      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对犯罪的单位适用的刑罚是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7
      要针对案件而言。一般是双罚制度,法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得处罚的;少数是单罚制度,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在少数情况下,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 单位犯罪单罚制规定!单位犯罪单罚制的标准是什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0-22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一处罚制度只处罚单位或只处罚单位直接负责人。相对的是双罚制又称为两罚制,是指单位犯罪中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 是否所有的单位犯罪都采取双罚制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8
      不是所有的单位犯罪都采用双罚制。犯罪虽然是以单位的形式实施的,但实际上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上,如果个人不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也就不会产生这种危害的结果的,只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对单位不适用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