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集会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6 12:30:06 417 人看过

聚众哄闹型寻衅滋事罪是一种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通常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多次实施该行为且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则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处以罚款。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主体为一般主体且出于故意。聚众哄闹型寻衅滋事罪属于纠集他人实施寻衅滋事的情形。

聚众哄闹型寻衅滋事罪通常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多次实施该行为且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则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处以罚款。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无事生非、肆意挑衅,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且出于故意。聚众哄闹型寻衅滋事罪属于纠集他人实施寻衅滋事的情形。

聚众哄闹型寻衅滋事罪如何认定?

聚众哄闹型寻衅滋事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它指的是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聚众扰乱秩序,哄闹、辱骂他人的行为。对于这种犯罪行为,我国《刑法》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聚众哄闹型寻衅滋事罪应当从重处罚。

在认定聚众哄闹型寻衅滋事罪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确定行为人是否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秩序;其次,需要考虑行为人是否辱骂或者威胁他人;最后,需要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如果行为人满足以上三个条件,那么就可以认定其构成聚众哄闹型寻衅滋事罪。

需要注意的是,在认定犯罪行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公正、公平地认定犯罪行为。同时,《刑法》中也规定了相应的从重处罚措施,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人身权利。

聚众哄闹型寻衅滋事罪是一种扰乱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这种罪行应当从重处罚。在认定犯罪行为时,需考虑行为人是否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是否辱骂或威胁他人,以及行为是否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即可认定行为人构成聚众哄闹型寻衅滋事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3: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因扰乱治安拘留属于什么罪,相关法律规定
    一、因扰乱治安拘留属于什么罪因扰乱治安而被拘留的,一般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处罚,不会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的,一般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或者寻衅滋事罪。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中华人
    2023-04-19
    206人看过
  • 了解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刑法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行为人聚众对社会工作生产、商业、教育医疗等公共秩序造成破坏,情节严重的,因此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为社会秩序;犯罪客观方面为以聚众方式扰乱秩序;主体为聚众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主观方面为故意。触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首要分子判处三年到七年徒刑,其他积极参加者判处三年以下徒刑。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法院如何判?犯了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一般对首要分子,处三到七年不等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要求聚首和积极参加者在三人以上。如果是一人或二人闹事引得众人围观起哄的,不构成本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023-07-06
    311人看过
  • 单位秩序扰乱的法律规定和定义
    扰乱单位秩序是法律如何界定的法律对扰乱单位秩序的界定,是行为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单位的事务无法进行。如果给上述单位造成严重损失的,会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法律是如何规定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民警随后在某直播平台上发现了现场的视频,虽然只是拍摄,但视频中的男子手舞足蹈,大喊大叫口吐脏话,给周围的乘客和车厢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此,沿线的车站的蜀黍们加强了日常巡逻。4天后,13号线金沙江路站的蜀黍果然在站台上又发现了这名“疯狂主播”和他的“御用摄像师”。二人事后承认,之所以在车厢里作出种种粗鲁行为,只因地铁里人流众多,便于在直播平台上吸人气,没想到“人气”没吸到,倒是气到了他人,还把警察给吸来了。目前二人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被处以行政处罚。扰乱公共秩序怎么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
    2023-07-05
    53人看过
  • 法律规定乱砍树什么罪?
    一、法律规定乱砍树什么罪?法律规定乱砍树盗伐林木罪。乱砍乱伐林木,达到一定数量的,可能构成犯罪,会被法院判处刑罚的。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森林法》第三十九条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2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二款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
    2024-01-21
    199人看过
  • 什么叫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扰乱法庭秩序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有哪些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而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从本质上讲,扰乱法庭秩序也是扰乱社会秩序的一种表现情况。以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也是按扰乱社会秩序来处理的。但现在新刑法中了干扰法庭秩序这一新罪行的情况下,将扰乱法庭秩序从扰乱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作了专门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扰乱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按照特别条文优先于一般条文,则应按扰乱法庭秩序罪处理。两罪的主要区别:①从客体方面看﹔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为法庭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客体则是杜会公共秩序。②处罚范围不同,对于聚众干扰法庭秩序而构成犯罪的,对全部行为人都予以惩罚,而扰乱社会秩序的,则只处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
    2024-05-05
    365人看过
  • 法律规定什么样的程序属于扰乱单位秩序
    法律对扰乱单位秩序的界定,是行为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单位的事务无法进行。如果给上述单位造成严重损失的,会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有哪些惩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惩罚是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二、中国刑法关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介绍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构成该罪要求行为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结果。三、违法吗上门骚扰是不是真的我国刑法没有规定上门骚扰罪,上门
    2023-06-24
    386人看过
  • 什么是扰乱法庭秩序罪扰乱法庭秩序罪构成有哪些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构成要件有: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这里的聚众哄闹,是指聚集多人在法庭内外起哄、喧闹,干扰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冲击法庭,是指未被法庭允许参加庭审活动和旁听人员强行冲进法庭,向法庭投掷石块或者在法庭进行破坏等。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殴打正在法庭上执行公务的审判人员、公诉人、法警、书记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是指造成法庭秩序严重混乱,致使案件无法继续正常审理,或者案件审理被迫中断等。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扰乱法庭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刑法》第三百零九条有下列扰乱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一)聚众哄闹、冲击
    2024-05-15
    183人看过
  • 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相关规定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妨碍国家机关管理社会活动、破坏正常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其特点有:1、侵犯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2、客观表现为妨碍国家机关依法管理社会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情节严重;3、犯罪主体多为一般主体,少数为特殊主体;4、绝大多数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个别犯罪表现为过失。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第三十五条[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案(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条)]非法生产、买卖人民警察制式服装、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警械,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成套制式服装三十套以上,或者非成套制式服装一百件以上的;(二)手铐、脚镣、警用抓捕网、警用催泪喷射器、警灯、警报器单种或者合计十件以上的;(三)警棍五十根以上的;(四)警衔、警号、胸章、臂章、帽徽等警用标志单种或者合计一百件以上的;(五)警用号牌、省级以上公安机关专段民用车辆号牌一副以上,或者其他公安机关专段民用车辆号牌三副以上的;(六
    2023-07-15
    326人看过
  • 什么是扰乱公共秩序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几年
    一、什么是扰乱公共秩序罪(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3、聚众是指纠集多人实施犯罪行为,一般应当是纠集3人以上,有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有积极实施犯罪活动,行动特别卖力,情节比较严重的积极参加者,在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过程中,有时还会有受蒙蔽的群众,被威胁的一般违法者、围观者、起哄
    2023-04-28
    56人看过
  • 社会治安被扰乱时,法律如何规定处理
    扰乱社会治安的处罚标准如下:1、如果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一般违反治安管理,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2、如果情节严重,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规定处罚。扰乱社会治安罪判几年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者,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由以上条款可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必须同时符合两点:其一,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其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是以
    2023-07-07
    461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怎么处罚的?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一、哪些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会受到处罚?根据《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20条规定,以下五种行为要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要受到处罚:(一)非法冲击法庭;(三)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四)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二、扰乱公共秩序罪处罚规定是什么?(1)关于处罚必要危及法庭安全或扰乱法庭秩序,是一种藐视国家权力、粗暴践踏法律的行为,不仅破坏法庭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对诉讼参与人的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带来威胁和损害。同时,三大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已经规定殴打诉讼参与人,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的可能构成犯罪,《刑法修正案(九)》也作出了衔接性规定,《刑法》对法庭给予特别严格的保护,对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完全有必要对这些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或刑事制裁。但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
    2023-03-03
    476人看过
  • 认定单位秩序扰乱罪的规定
    扰乱单位秩序罪的认定一般需要有以下几个要件,以聚众的方式扰乱单位秩序,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并造成严重的损失;行为通过这种方式,想要实现自己的无理要求或者发泄自身不满的情绪等。根据我国法律相关的规定,扰乱单位秩序罪的主体是积极分子或者首要分子,一般处最高五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所谓情节严重,尚无司法解释,一般学理意见认为,情节是否严重,应综合其纠集人数的多少、扰乱的对象、扰乱的程度、扰乱持续的时间、扰乱的范围以及扰乱的动机目的等多方面来分析。据此,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扰乱的时间长,纠集的人数多,扰乱重要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造成的影响恶劣等。所谓无法进行,指由其扰乱致使上述各项工作未能按期开展、开始或致使已经开展、开始的工作被迫非正常地中止、停业。何谓造成严重损失,迄今为止,尚无有权立法或司法解释。从学理上看,由于生产、营业、教学、科研
    2023-07-01
    160人看过
  • 法律规定扰民构成什么罪?
    一、法律规定扰民构成什么罪?法律规定扰民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构成犯罪,扰民是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这类行为不是因为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产生的,是属于治安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半夜扰民是属于治安案件的违法行为。扰民是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这类行为不是因为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产生的。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晚上扰民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如果投诉属实,由该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一类生活区域夜测50分贝以上,二类生活区域夜测65分贝以上,只要超过晚上22点或至次日早6点的就是扰民了,属于噪音污染。二、噪声各类标准的适用
    2023-03-22
    131人看过
  •  青年人扰乱治安行为法律规定
    未成年人已满十六周岁,若被定罪为寻衅滋事罪,通常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然而,在判决时,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并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未成年人未满十六周岁,涉嫌寻衅滋事罪的,一般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不需要判刑。未成年人已满十六周岁,若被定罪为寻衅滋事罪,通常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然而,在判决时,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并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未成年人未满十六周岁,涉嫌寻衅滋事罪的,一般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不需要判刑。 未 成 年 人 寻 衅 滋 事 行 为 法 律 分 析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寻衅滋事行为属于一种严重违法行为。这种行为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威胁。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寻衅滋事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2.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
    2023-09-02
    29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什么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最新法律规定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09
      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是指聚首纠集多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涉嫌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 扰乱监管秩序罪量刑标准,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31
      破坏监管秩序罪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破坏监管秩序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法定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之一的,情节严重的行为。关于扰乱监管秩序罪量刑标准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什么是扰乱破坏经济秩序罪,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广西在线咨询 2023-11-10
      法律分析 刑法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具体概括为八大类。违反国家市场经济管理法规,干扰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活动,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的行为,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什么,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定义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6-23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
    • 具体的法律是怎么规定扰乱公共秩序罪的?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4
      扰乱公共秩序罪的规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