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的15天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8 10:51:14
89 人看过
一、行政诉讼法的15天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行政诉讼法的15天是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开始进行计算。根据《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二、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如下:为了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了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政诉讼法,主要是为了规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够正确、及时的审理行政案件,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三、行政诉讼法院受理后多久立案
行政诉讼法院受理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诉讼标的总额如何进行计算?
250人看过
-
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计算,行政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427人看过
-
行政诉讼律师费如何计算
125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是如何进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的
163人看过
-
如何依据行政诉讼法计算起算日期
167人看过
-
行政诉讼:如何对政府进行起诉
27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进行行政赔偿诉讼再审的情况下时效是如何计算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2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
行政诉讼上六个月是怎么进行计算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15一般的,行政诉讼时效是6个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如何进行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29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
-
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计算,行政诉讼时效怎么计算海南在线咨询 2021-10-291、一般规定(2015年5月1日前起诉期限未满):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2、一般规定(2015年5月1日前未审结案件):自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3、特别规定:行政机关未告知起诉期限的,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起诉期限。(3个月或6个月遵循上述一般规定),但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4、最长时效规定:起诉期
-
行政诉讼费用怎么计算,诉讼费如何计算,行政诉讼费用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2起诉离婚的诉讼费用,原则上是由原告代缴,最终败诉方需承担全部费用。离婚诉讼费是人民法院向请求离婚诉讼当事人征收的费用,按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诉讼费一般由原告预交,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