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能力的简称及其意义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4 08:11:33 498 人看过

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简称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义务,从而发生法律关系,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为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三种情况:

1、18岁以上成年人和16岁以上18岁以下成年人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2、8岁以上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3、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无法识别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制度

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2日 03: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行为能力相关文章
  • 法人的定义及其权利可以力和行为可以力是什么
    一、法人的定义及其权利可以力和行为可以力是什么法人的定义:具有民事权利可以力和民事行为可以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其权利可以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可以力或资格。行为可以力是是指行使某一民事权利的年龄条件,例如18周岁为完全行为可以力,8周岁以下为无行为可以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可以力和民事行为可以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第五十八条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二、法人的民事行为可以力是什么法人民事行为可以力,是指法人以自己的意思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法人的民事行为可以力与自然人不同,在时间上和民事权利可以力相一致,始于法人
    2024-01-26
    90人看过
  • 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及其类型
    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行为成立之时是否有效尚不能进行确定,需要等待权利人的相关意思表示才能确定其效力如何。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主要有无权代理行为、无权处分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认知的行为、欠缺同意的债务转移行为这四种。一、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又称效力未定民事行为,是指行为成立时,其是有效还是无效尚不能确定,还待其后一定事实的发生来确定其效力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合同效力的确定,取决于享有追认权的第三人在一定期限内的追认。二、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包括以下四种: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方行为。该种行为如事后得到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则有效;反之,其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则该行为无效。2.无权代理行为。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被代理人事后追认的,则对被代理人发生
    2023-07-24
    143人看过
  •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如何划分及划分的意义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可以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划分的意义在于可以区分各年龄自然人法律行为的效力,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作出的法律行为无效,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律行为往往需要法定代表人的追认方可生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行为有效。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如何划分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可以做如下划分: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8周岁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满十周岁的儿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划分的意义分类的意义在于区分各阶段自然人法律行为
    2023-07-10
    107人看过
  • 智力障碍者是否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独立的行为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有民事权利能力而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主体,要想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就只能通过他人代理。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年满18周岁,18周岁是我国公民成年的界限。对于年满16周岁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智地实施民事行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年满18周岁,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智障残疾分几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能迟缓协会(AAMD)的智力残疾分级标准,按其智力商数(IQ)及社会适应行为来划分智力残疾的等级。一级智力残疾即极重度智残。IQ值在20或
    2023-07-07
    406人看过
  •  民事行为能力定义与规定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根据法律规定,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法人、企业及其他组织一般自依法成立之日即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所属行业系特许经营的,还应取得相应特许经营许可证方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根据法律规定,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法人、企业及其他组织一般自依法成立之日即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所属行业系特许经营的,还应取得相应特许经营许可证方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民 事 行 为 能 力 】 完 全 民 事 行 为 能 力 、 限 制 民 事 行 为 能 力 、 无 民 事 行 为 能 力认定公
    2023-09-30
    465人看过
  • 盗窃罪的行为分类及其法律意义。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会触犯盗窃罪。犯盗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窃罪行为方式(一)盗窃数额较大1、数额较大的含义:修正前、后的数额较大,都指的是盗窃一次数额较大;至于对前后两年之内仍在追诉期限之内的盗窃数额可以累计计算,也是以其这一次构成犯罪为前提。另外,对于有情节严重情形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一般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而盗窃一次,不只包括事实上的一次,还包括法律评价上的一次,即刑法理论上的徐行犯。2、徐行犯:所谓徐行犯犯罪,是指为逃避法律追究,把本来一次可以完成的犯罪行为,在特定的空间范围、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分数次来完成的犯罪。但是,若符合徐行犯的要件,由于其徐行的目的是逃避法律追究,把数次盗窃行为评价为法律上的一次盗窃行为,各
    2023-07-08
    107人看过
  • 简述公民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
    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年满18周岁。18周岁是我国公民成年的界限。对于年满16周岁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最高人院《意见》第2条还对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认定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智地实施民事行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年满18周岁,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3-06-08
    139人看过
  • 代理行为及其民事责任
    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一)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二)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三)代理人死亡;(四)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五)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被代理人死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1)代理人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的;(2)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均予承认的;(3)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约定到代理事项完成代理权终止的;(4)在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进行、而在被代理人死亡后为了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继续完成的。委托代理人死亡,代理关系终止。其继承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主动进行了代理活动,被代理人追认的,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发生争议的,按照无因管理原则处理。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3-06-14
    421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涵盖的范畴是什么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涵盖的范畴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的行为,只要合法,都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1.财产返还由于民事行为无效,当事人从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就失去了合法根据,所以,当事人应将其从该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财产返还分为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前者是有过错的一方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返还给对方,而对方所得财产则不予以返还,依法另行处理。后者则是双方各自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分别返还给对方。2.
    2023-10-19
    51人看过
  • 民事行为效力是什么意思,民事行为有效怎么认定
    民事行为效力意思是,有一定民事能力的主体能够对自己实施的行为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其行为具有法律效力。民事行为有效认定依据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行为作出属于行为人真实意思表示,并且不违法。一、民事行为效力是什么意思民事行为效力指的是民事主体依靠自己的行为参与到具体的民事法律活动当中,自己实施的行为具有法律效力,效力不同直接影响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和实现。二、民事行为有效怎么认定民事行为有效的认定是: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哪些
    2023-07-25
    342人看过
  • 民事能力的特征是什么以及民事能力的划分
    一、民事能力的特征是什么民事能力的特征是:1.由国家通过法律确认和赋予,不由民事主体的主观意志决定。法律确认一个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就承认他有资格进行民事法律行为。2.民事主体对其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负责的资格。只有具备这种资格的主体实施的民事行为才有效,才能对其不法行为承担责任,否则,实施的民事行为不能发生法律效力。3.民事主体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有民事行为能力就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通过民事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权利和设定义务。民事行为能力依民事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民事能力的划分民事能力的划分如下: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具有的通过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
    2023-07-10
    134人看过
  •  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之间的婚姻,当事人禁止结婚。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禁止双方当事人结婚。这些情况包括:1. 其中一方或双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2. 双方属于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3. 双方并非自愿。在法定禁止结婚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不得结婚。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双方当事人中有一方未满二十周岁,男性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早于二十周岁;2.双方属于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3.双方并非自愿。 非 自 愿 禁 止 结 婚非自愿禁止结婚,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受胁迫的一方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存在胁迫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非自愿禁止结婚的情况较为复杂,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基于非法目的的婚姻: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欺诈、胁迫等非法目的,这种婚姻属于无效婚姻,当事人可以请求撤销。2. 双方当事人均不知情:当事人双方可能在一时冲动或者情绪失控的情况下结为夫妻,但双方当事人
    2023-09-11
    386人看过
  • 简述如何认定公民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一、认定公民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概念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对不能正确辩认自己行为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按照法定程序,认定并宣告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二、认定公民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程序(一)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申请人民法院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第一,必须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利害关系人包括,该精神病患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或者与该精神病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人。第二,申请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申请书的内容应包括: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与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关系;被申请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2023-06-08
    486人看过
  •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怎么理解,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怎么理解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理解如下:1.年满18周岁且精神健康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掌握时明确:(1)关于年龄的表述,明确应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而不是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公民。“以上”、“以下”包含本岁,而“不满”不包含本岁。(2)所谓“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主要是指“参加工作”的,不包括打零工、打短工以及得到大额捐赠和遗产。(3)不满16周岁的公民,即使可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也不能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例如13周岁的国家青年队的乒乓球运动员,虽然其收入足以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但同样不能认定他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如下: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可完全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通过
    2023-06-28
    446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以其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立通过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享受民事权... 更多>

    #民事行为能力
    相关咨询
    • 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5
      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分类上,两者又不完全一致。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采用两分法:有诉讼行为能力和无诉讼行为能力。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则采用三分法: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在民事诉讼中,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才有诉讼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由于诉讼行为能力是当事人可以亲自为诉讼行为的资格,因
    • 民事行为能力的基本含义
      云南在线咨询 2021-03-30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 准民事行为和民事行为的区别和意义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20
      一、民事行为 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事行为又称为法律行为。这种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二、准民事行为 准民事行为是表意行为之一种,但其效力非基于表意人的表意,而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民事行为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民法上效力的表意行为。准民事行为可分为催告、通知以及宽恕。
    • 抚养费的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1-09-30
      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在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和国婚姻法》如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夫妻双方可以协商来确定,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手段来解决,法院一般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
    • 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人?什么是行政行为能力人?
      福建在线咨询 2021-03-30
      限制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根据公民的意识能力或者智力状况确定的,一种从年龄上推断公民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近期的人大代表会议中提出了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最低年龄降为8岁。2017年3月15日审议通过的最新《民法通则》中已经明确规定,将我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调整为八周岁,因此规定8~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另一种是因为患有精神病而导致的意思能力受限制。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不是限制行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