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判缓刑人员的处置一般是由企业自己决定,没有相关文件规定。如果在合同或者是企业章程里有规定,可以按规定来。
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者受到刑事处罚的: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职务自然撤销,安排不叙职的工作。
缓刑期间,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按本人缓刑前工资固定部分的40%和原所得津
贴(资金)部分的40%计发生活费。除工种保健津贴及工改保留的105元补贴以外的各种津贴、补贴一律停发。
缓刑期间悔改表现不好的,应予以开除;无明显改正表现,不宜继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可予以辞退;缓刑期满后,悔改表现好的,原单位工作需要,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收回,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按降低二级以上职务分配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按低聘一级以上职务安排工作。其工资待遇原则按新定职务(岗位)最低级别工资或按新录用、新招人员的转正定级工资确定。对工作年限较长者,可酌情高定一至二个职务工资档次。
正在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曾经受到刑事处罚的:报考公务员不可以,报考事业单位可以,但政审会有一定限制。
一、缓刑不适用情况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4种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2007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的新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适用缓刑情形予以规范,以列举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四种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
根据这一司法解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条件的,依法适用缓刑。但是,司法解释同时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不具有悔罪表现的;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刑法修正案八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
盗窃罪缓刑规定:我国《刑法》关于盗窃罪缓刑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183人看过
-
2023缓刑期间工资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479人看过
-
劳动法对缓刑人员相关规定是什么?
319人看过
-
死刑缓刑的相关规定与处理方式
201人看过
-
国有企业员工工资规定
406人看过
-
国家有关企业员工带薪休假的规定
229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国有企业人员判缓刑是否处分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0企业有权解除被判处缓刑员工的劳动合同。换句话说,国有企业职工被判缓刑,不一定能在原单位继续工作,可能会被解雇,具体会依据单位内部制度规定来实行。 缓刑是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的审理中,根据罪犯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对于其所判刑罚暂时不予执行的一种制度。缓刑期间,罪犯虽然不用进入监所服刑,但是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因此,缓刑只是罪犯被人民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后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而已,并不能认为罪犯没有入
-
国企员工醉驾缓刑怎么处理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161、根据劳动法,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企业可以开除员工。拘役属于刑罚,企业是可以开除员工的。如果是有编制的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予以开除,被判缓刑的,一般不开除。 2、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
企业改制员工怎么维权,有什么相关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29实践中存在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方式主要有货币补偿、股权补偿和债券补偿等方式。现金支付方式是指在转换企业员工身份时一次性以货币形式补偿员工的支付方式;股权支付方式是指将企业应付给员工的补偿金转为职工对改制后企业所享有的股权;债权支付方式是指将企业应付给职工的经济补偿金转化成职工对企业的债权,通过企业与职工签订合同进行偿还。不同的支付方式有各自的利弊,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决定了相应的利益调整方式,支付方式的
-
处理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的相关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4-11-14针对公务员涉及经营商业或参与盈利活动,或者在非营利性机构担任兼职职务的情况,将受到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情况较为轻微的,将会被处以记过或记大过的惩罚;而对于情况相对较重者,则会受到降级或撤职的处罚;对于情况特别严重者,则可能被开除公职。 如果公务员通过违法手段获取财物,除其他相关部门依法没收、追缴或责令退还的部分外,受处分的确定机关也有权进行没收、追缴或责令退还。同时,对于公务员因违法行为所获得的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醉驾缓刑的处置办法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13在我国,醉酒驾车行为可能导致驾驶人失去公职资格。然而,并非所有醉酒驾车者都会受到此种惩罚。部分醉酒驾车者可能面临不起诉或被判处无罪,因此他们通常不会因此失去公职。但若被判定为犯罪,则需根据其身份性质进行区别对待以确定是否会被解除公职职务。例如,醉酒驾车行为通常会导致驾驶人被判处拘役。对于非由政府部门直接任命且不具备公共管理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即使被判处拘役并缓期执行,也未必会被解除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