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是否可以约定适用管辖范围
劳动合同不可以约定管辖,约定管辖是无效的。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争议,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应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即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二、劳动合同申请仲裁明显不公怎么办
劳动仲裁明显不公的,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劳动合同申请仲裁的时效
劳动仲裁的申请时效期限是一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n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n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n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约定管辖的范围是
235人看过
-
劳动合同争议会不会适用约定管辖呢
486人看过
-
管辖范围约定在合同中的实际应用
213人看过
-
2023劳动合同违约金的适用范围怎么规定
400人看过
-
建设施工合同能否适用约定管辖
384人看过
-
劳动合同适用范围的具体规定
365人看过
-
合同中不动产管辖可否只约定管辖范围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6房屋租赁合同,管辖法院不能约定不在不动产所在地管辖,因为合同约定管辖不得违反专属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十四条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
-
合同中约定管辖法院有适用的范围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24合同中约定管辖法院合理也合法,只要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双方是在合理。自愿的情形下约定的。理由如下: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发生纠纷时由哪个法院管辖;并且此种约定管辖优先于一般管辖。
-
适用范围的待定合同是否可以撤销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06对于某些方面不符合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并不属于无效合同或可撤销合同,法律允许根据情况予以补救的合同,称之为效力待定合同。对于效力待定合同可否撤销的问题就是这样了。
-
劳动合同适用于民法典的约定范围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21.不是。劳动合同是受劳动合同法规范的。 2.《劳动合同法》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
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是否合法?违约金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22首先如果您与医院签订的就业协议中的违约金条款如果不符合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两种限制情形时,此违约金条款是无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5条之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即要么是劳动者违反保密规定和敬业禁止义务,要么是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的特别约定,其他任何情况下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法定情形。 根据您阐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