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管制的概念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的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动中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管制的对象
1、罪行性质轻、危害小。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不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小。
2、人身危险性较小。
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很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管制的期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管制规定为主刑的一种,由人民法院判决,社区矫正组织执行。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
2、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3、管制刑期的上限虽然比拘役长,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是剥夺人身自由。从性质上讲,管制仍轻于拘役。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规定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为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属于剥夺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
另外,对于经过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外出的罪犯,被许可外出的期间,应计入执行期,但超过许可的时间不计入执行期;对于未被批准而擅自离开所在地域的罪犯,其外出期间,不得计入执行期。
扣除的执行期,由县级公安机关在其法律文书上注明,并加盖公章,通知本人,同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原审判或批准机关。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
-
关于管制刀具的处罚有哪些法律规定
235人看过
-
类似管制有哪些法律定义?
469人看过
-
对管制刀具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243人看过
-
2023法律规定管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26人看过
-
法律对保管人有哪些规定
466人看过
-
被管制的罪犯管制期间的法律规定
261人看过
-
管制的特点有哪些有没有法律规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17管制适用对象是罪行较轻,可不予关押的犯罪分子。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不剥夺人身自由,只是限制其一定自由。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的劳动生产、工作和其他活动要受公安机关的管束和社会的监督。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由公安机关执行。关于管制的特点有哪些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法律中的设定管制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22管制的内容有: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法律规定的其他内容。
-
法律规定有关拘役和管制的法条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17行为人被判过拘役、管制之后,会被开除公职,这两种属于主刑的一种,是刑事犯罪行为,会在个人档案中留下案底,因此,单位可以开除,管制和拘役的刑期是不一样的,拘役的刑期更短,在1~6个月之间。
-
法律谁制定的,有哪些法律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3-11-10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制定法律的程序是法律草案提出;法律草案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法律的公布。
-
2024年复代理的特征有哪些,有哪些相关的法律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4-10-04专业分析: 复代理的特征有: 1、复代理人是由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选任的,不是由被代理人选任的; 2、复代理人仍然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复代理人行使代理权时仍应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法律后果直接归属被代理人; 3、复代理权是由原代理人转托的,以原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为限,不能超过原代理人的代理权。 【温馨提示】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