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遭到医疗诈骗如何维权?
如果遇到医疗诈骗,可以向卫生局进行投诉。如果数额较大,应当报警处理。报警后,医疗欺诈如果金额较大,涉嫌诈骗罪。另外对于患者自身的损失,是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如果嫌疑人被提前公诉的话)。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医疗欺诈纠纷如何解决
患者可以在医院内和解、也可以到医调委去调解,还可以去法院起诉。这实际上涉及医疗纠纷处理的三种方式:和解、调解和诉讼。
1、可以要求医院当事科室或当事医生,说明、解释病情,了解医院对患者整个诊疗过程,为将来诉讼或调解做好准备。
2、调解,这里主要指在医疗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双方基于自愿进行的处理。同样此种纠纷解决方式,同样受到赔偿金额的限制,双方分歧争议较大,患者要求的赔偿金额较高时不适用。
3、诉讼是最后途径、也是最权威的解决途径,对争议的处理是一锤定音的,但也是最耗时、耗力的解决方式。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双方自愿协商;
(2)申请人民调解;
(3)申请行政调解;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三、医疗诈骗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我国法律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七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六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同时,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后,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相处中,患者要在合适的时候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决定,尽力维护公平,如果是医疗机构存在诈骗或者医护人员有诈骗行为,要及时维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遭遇网络诈骗300万如何维权
456人看过
-
遇到医疗诈骗怎么办,怎么维权?
449人看过
-
民法典患者遭遇医疗欺诈应如何理性维权
212人看过
-
患者遭遇医疗欺诈应该怎样维权
421人看过
-
维权不易:如何应对医疗欺诈
109人看过
-
遭遇黄牛欺诈,如何维权?
483人看过
-
患者遭遇医疗欺诈究竟应如何理性维权?重庆在线咨询 2022-12-011、患者遭遇医疗欺诈应通过自愿协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提起诉讼等方式理性维权。医患双方应当依法维护医疗秩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危害患者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 2、法律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第二十二条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
-
遭遇淘宝加盟诈骗,如何维权陕西在线咨询 2025-01-15报案金额少,警方可能不会立案,即使立案也很可能无法破案。但是,如果报案人数达到一定数量,警方可能会实现并案,并且成功率会更高。不过,报案金额的最低标准通常在3000-5000元之间,不同地区的规定也不同。虽然这对骗子来说可能很容易,但他们钻空子的行为会让他们逍遥法外。请不要责怪警察的责任心,因为破案成本高,而且这种小案子很难破案。但是,我们仍然建议尝试报案。如果你有机会与骗子并案,你可以公布骗子的
-
在贷款过程中遭受诈骗,如何维权?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03在网上贷款被骗签了合同的情况下,您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一旦合同被撤销,您将无法继续使用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而这些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如果无法返还或者不需要返还,您有权要求折价补偿。 根据《民法典》第148条,如果一方利用欺骗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
-
-
如何分辨医疗欺诈的及如何维权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16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纠纷;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