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间谍获取情报的手段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28 15:01:49 119 人看过

一、商业间谍获取情报的直接手段

企业情报人员利用对手企业防范中的漏洞,或利用对方职工的利益心、虚荣心、反叛心理、松懈心理,公开或隐藏情报人员的身份,可采取直接手段获取对手的商业秘密。

(l)访问竞争对手的原雇员,特别是年老退休者,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危机感或实际困难,可有偿获取一些商业秘密。

(2)直接对对手公司现任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中下层干部、技术工人、一般员工和临时工、保安人员行贿。

(3)利用竞争对手的技术、管理人员出差、观光时的松懈和愉快心理状态,选择合适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接近,得到商业秘密。

(4)在学会、协会有关会议上对对方企业人员发出诱导性提问,由于精心伪装了提问者的身份,有时能收到奇效。

(5)以关心其处境、许与高就为诱饵,与对手的职工交谈。

(6)利用合法的参观机会,多看、多听、多问,或不按对方的要求行事,或利用特殊装备,刺探商业秘密。

(7)假称接受技术使用许可,与竞争企业进行洽谈,摸清对方技术底牌。

(8)挖取竞争对手的人才,许以利益换取商业秘密。

(9)假招聘。根据需要了解的竞争对手的技术、经营信息,设计虚假的企业内部职位,然后公开招聘。有时竞争企业中的特定人物会中计而来,为得到该职位,他们会无意中说出竞争企业的技术、经营秘密。

(10)派人在竞争企业临时工作.利用所见所闻,刺探商业秘密。

(11)派人在竞争企业长期工作。这些人不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长期潜伏的利益。由于长期的努力,深得信任和重用,此时或者挖取重大商业秘密,或从事系统的破坏工作,往往导致竞争企业于不知不觉中倒台。

(12)恐吓。掌握竞争企业中某些职工的个人劣迹、隐私甚至犯罪前科,利用其怕单位知道的心理进行要挟,获得商业秘密。

(13)电话窃听;拦截和破译电传、传真内容;对手机通讯进行无线电监听;用先进技术手段打入对手计算机网络或信息库。

(14)用特种技术手段窥视竞争对手的技术产品,用特种技术手段照相、摄影。

(I5)组织抢劫、这是商业间谍的极端手段、破坏对方工厂、如放火以便趁火打劫。

以上述手段直接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有时使执行人员面临着人身危险和法律责任,因此企业还未某执行任务人员提供各种逃脱术和律师辩护准备。

二、商业间谍获取情报的间接手段

商业间谍的间接手段,是指不直接以对方企业或职工作为刺探对象,而是通过诸多与对方企业或职工有联系者,间接获取商业秘密。这些外部关系人员包括:

(1)大学教师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他们对专业领域内的企业提供咨询和设计服务,了解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秘密。

(2)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接触委托人商业秘密的律师、专利代理人。

(3)公司企业的顾问。一般由退休人员、社会知名人士甚至政府雇员担任,在顾问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商业秘密。

(4)原材料供应商。仅从原材料的种类、供应时间、质量要求,有时就可勾画出产品类型、生产情况。

(5)销售商;通过其可了解企业的新产品上市、老产品改良情况,因为企业要向销售商介绍产品,同时还会通过销售商了解市场的反馈信息,如产品的缺陷、用户要求的改进等。

(6)仓储公司。公共仓储公司可接纳不同企业的产品,通过其可了解企业的库存数量、种类、返修情况等。

(7)社会咨询或调查机构。其对过去接受过委托企业的内部情况会有所记忆。

(8)银行职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计划、贷款计划、政府优惠政策资金投入等,银行职工最为了解。

(9)税务人员。其通过税收可以掌握主管企业的经营情况。

(10)对手企业中掌握商业秘密人员的同学、同乡、亲戚等。对手企业人员对这些人可能放松戒备,透露有关商业秘密。

(11)对手工厂周围居民。可介绍耳闻目睹的情况。

(12)广告商。好的广告使企业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了使广告商了解企业的业务,企业可能会将未上市的产品或保密的经营计划透露给广告商。

(13)印刷业者。如果企业保密观点不强,其商业秘密在外打字、复印、印刷过程中,可能被社会上的打字社、复印社、印刷厂所了解。

(14)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了说明业绩,可能无意中将商业秘密透露给记者。

(15)废品回收者。其收购的废品中可能有体现商业秘密的文字、视听材料,或样品、仪器、设备的残次部件等。

(16)小偷。小偷的目标是钱财,但有时其顺手牵羊的副产品会比钱财更具有价值。

三、商业秘密管理的意义

商战不可无秘密。商业秘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没有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的企业,肯定不是一个现代企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9日 20: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前科相关文章
  • 商业间谍罪的行为和构成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商业间谍罪,商业间谍也就是构成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其成立条件如下:1、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2、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3、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一般商业间谍罪判多少年?商业间谍罪判多少年?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商业间谍罪,而是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
    2023-07-29
    183人看过
  • 商业间谍罪怎么定义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商业间谍罪,而是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商业秘密侵权纠纷的发生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商业秘密侵权纠纷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1.承担民事责任,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人一般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2.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3.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侵犯商业秘密罪怎么量刑侵犯商业秘密罪量刑标准如下: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2023-03-27
    320人看过
  • 商业间谍罪如何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构成客观要件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1、首先,行为对象为商业秘密。商业秘密,经营信息。据此,商业秘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商业秘密是一种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既可能以文字、图象为载体,也可能以实物为载体,还可能存在于人的大脑或操作方式中。**间谍案第二,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事项,即必须是仅限于一定范围内的人知悉的事项。第三,商业秘密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经济利益,仅限于积极的经济利益,即能使权利人增加财产或者财产上的利益第四,商
    2023-06-13
    416人看过
  • 如何认定商业间谍罪
    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商业间谍罪,商业间谍也就是构成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其成立条件如下:1.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2.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3.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手段侵犯商业秘密。间谍罪的立案标准间谍罪立案标准:一、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使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行为人明知是间谍组织,或者明知是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等等而参加或者予以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
    2023-07-12
    422人看过
  •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行为会承担什么责任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行为会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四)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经营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本条第一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本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
    2023-06-13
    117人看过
  • 同行商业间谍怎么办
    一、同行商业间谍怎么办(一)商业间谍在暗处,公司在明处,防是防不住。一定要通过严格的保密措施,来杜绝重要的商业机密外漏,防止不合适的人看了不合适的内容。(二)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设立秘密等级,不同等级的信息,对应的权限不同。比如说客户档案,报价信息,技术资料,工艺配方,供应商资料,设备档案等这些涉及到营销、技术、生产、采购、设备等的核心内容,保密等级要高。(三)防范高等级的信息传递给不相干的人。同时对传播途径进行管理,电脑、复印机、旧的再生纸,都要管理。最后,进行公司的宣贯和检查,防止泄密,加强防范。二、什么是商业间谍经济间谍是间谍的一种。相对而言,经济间谍比军事、政治间谍活动的范围更加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其中不仅有许多国家情报机构的职业间谍跻身其间,而且还有许多人不自觉地充当了经济间谍的角色。他们的手法不一,但目的一致,即捞取经济技术情报。同军事间谍与政治间谍一样,经济间谍也同
    2023-04-24
    25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前科
    词条

    前科意思是指上一次的犯罪事实及受到的刑罚,常用于有前科,即以前因故受到过刑罚。 有前科的人又犯新罪,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就构成累犯,要从重处罚。有某种前科的人不能担任某些职务。... 更多>

    #前科
    相关咨询
    • 以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都有什么啊?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属于侵害商业秘密的手段之一。这里仅列举了盗窃、利诱、胁迫等几种获取商业秘密的不正当手段。但从该法第2条第1款来看,任何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商业行为均属于该法所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商业秘密属于一种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和行为。因此,根据目的解释规则和体系解
    • 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被取保的保释金可退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7
      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法律规定,事后该费用是会退还的。 1、取保候审保证金,是指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决定取保候审时,责令犯罪嫌疑人为保证其不妨碍、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而交纳的一定数额的现金。 2、被保释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释金的,没收保释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释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
    • 哪些是间接手段,间接获取商业机密的方法有哪些?哪些人员属于间接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间接手段是以与竞争对手及其雇员有联系的人员为对象,间接获取商业秘密的手段。其目标主要针对下列相关人员,通过走访、了解、复制材料、拷贝数据、有偿服务(交换)等方式,以达到获得间接获取商业秘密目的。这已经成为当前企业或企业家疏于防范的泄密的重要渠道。 1、单位的科研人员;2、原材料供应商;3、模具制作商;4、半成品生产商;5、销售商;6、仓储公司;7、创意策划、设计者、广告商;8、翻译人员;9、计算软
    • 怎样预防商业间谍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05
      1.进行职责和职务分离。应确保企业之中的重要信息及业务至少两人以上方可具体实施。比如,让一名员工掌握重要信息和业务,让另一名员工具备授权只能。这样设置能够让商业间谍无所遁形。 2.加密重要数据。即便商业间谍已经成功截获有效数据并带到外部网络,但只要进行了加密,就会通过现实乱码等形式进行保护。部署之后,只读、修改、另存、打印、内容的复制粘贴、以及屏幕拷贝录制等操作均可设立权限。 3.设立员工工作账号
    •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1-16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只有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致使权利人破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才会构成犯罪,此时才会被判刑。判刑的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