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民事活动,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并且效力及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民法典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民事活动,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并且效力及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1、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身份平等是特权的对立物,是指不论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处境如何,其法律资格亦即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自愿原则的实质,就是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即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从事民事活动,国家一般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其内容应该包括自己行为和自己责任两个方面。自己行为,即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参与民事活动,以及参与的内容、行为方式等;自己责任,即民事主体要对自己参与民事活动所导致的结果负担责任。
3、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因此,公平原则是一条法律适用的原则,即当民法规范缺乏规定时,可以根据公平原则来变动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公平原则又是一条司法原则,即法官的司法判决要做到公平合理,当法律缺乏规定时,应根据公平原则作出合理的判决。
4、诚实守信原则。所谓诚实信用,其本意是要求按照市场制度的互惠性行事。在缔约时,诚实并不欺不诈;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如果说任何自由都是受制约的自由,那么诚实信用应是题中之义。
5、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序包括政治的公序和经济的公序。政治的公序主要是保护国家和家庭的公共秩序。经济的公序包括指导的公序和保护的公序。良俗,即善良风俗,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般道德或基本伦理要求。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内容和目的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权利人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依法正确行使,不得背离权利应有的社会目的或超越权利应有的限度,以至于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的行使不是绝对自由的,应当受到国家法律、政策、社会公德等必要的约束和限制,从而协调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维持社会正常生活的秩序。
【民法中的"五原则"
民法中的“五原则”包括:
1. 自由原则:指民事主体享有自由表达、选择信仰、财产权等权利,不受任何干涉。
2. 平等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法律地位上平等,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性别等因素。
3. 诚实信用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保持诚实信用,遵守合同约定,不欺骗他人。
4. 保护权利和利益原则:指民事主体应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同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5. 绿色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关注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以上五原则是民法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它们构成了民法体系的基础。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必须遵守这些原则,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民法典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守信、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是民法的五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民法体系的基础,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必须遵守这些原则,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民法典离婚冷静期适用的范围有哪些?
344人看过
-
民法典中扶养和赡养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
454人看过
-
民法典对于家庭暴力的规定及其适用范围
113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152人看过
-
民法典自甘风险的适用范围,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
236人看过
-
比较民法典中欠条和借条的适用范围和效力
68人看过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
民法典适用范围民法典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青海在线咨询 2023-07-20民法典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 1.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2.当事人约定的条件成就时解除合同;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4.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5.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6.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7.其他情形。
-
民法典生效后合同纠纷适用范围?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41、合同纠纷适用民法典规定。 2、《民法典》规定,对合同的条款发生争议的,如果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处理,如果没有约定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
劳动合同适用于民法典的约定范围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21.不是。劳动合同是受劳动合同法规范的。 2.《劳动合同法》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
债务纠纷担保范围是否适用民法典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81、在担保合同中约定担保范围的,担保人承担责任后,应当在担保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所以不能超出担保范围申报债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九条?【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保管担保财产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三百九十二条?【人保和物保并存时担保权的实行规则】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
-
民法典医疗事故医生赔偿适用范围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18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一般发生医疗事故都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务人员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照成的人身损失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