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和过失的相同之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9 11:31:13 226 人看过

二者都是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都构成了危害,明知道会造成危害但是还要放任自己,对于危害结果漠不关心则属于间接故意。

一、怎样区分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

1、意识因素上的区别。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意识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表现为明知,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在主观意识上表现为应当预见。两者意识因素的性质和程度不同。

2、在意志因素上的区别。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意志表现为放任,但也不希望、不积极。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意志上表现为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这种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具体表现为笨拙失误、轻率不慎、缺乏注意,或者未履行法律条例强制规定的安全或审慎义务。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由于这种态度的不同,对社会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过失犯罪就比间接故意轻一些.

理论区分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过失,依据刑法基本原理,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基于犯罪的构成要件,对行为人做主客观统一的综合评价。而在这其中,对于犯罪人主观方面的认定,要看其是否有罪过。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并无罪过,则其行为不构成犯罪。在传统刑法理念中,罪过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具体而言,故意又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又可分为过于自信过失和疏忽大意过失。从而形成了: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过失和疏忽大意过失这四种罪过类型。在这其中可以看到: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存在接壤的领域,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重合之处,因此如何正确区分它们,需要结合刑法条文和刑法原理具体考量之。

实践中存在的争议和对区分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过失标准的二次构建。理论上来区分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过失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论,但是在通说的指导下,结合对于行为人主观心理细致而详尽的分析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统一。这说明建立在对于犯罪人主观心理过分追求之基础上的刑法理论,在实践的领域尤其是在疑难案件的领域缺乏可操作性。这就需要我们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对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分标准进行第二次构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6日 03: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在哪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排斥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间接故意不排斥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但在其看来,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可能性非常小;就间接故意而言,行为人对哪一种可能性较大通常没有预见。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是哪些1、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2、二者不同之处在于:(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
    2023-07-29
    253人看过
  •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动机吗?
    犯罪目来的和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因为犯罪目的是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危害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具有明确的指向即确定的目标,必然要有为了实现这一既定目标的积极追求行为,而无论是间接故意的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的心理态度,还是过失的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持疏忽源大意或过于自信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都不具备犯罪目的所需求的行为的鲜明的目标性。另外,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是密切联系而存在的,行为人因为某种需要而形成犯罪动机,并在犯罪动机的指引和推动下确定犯罪目的,如果说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具有动机却不存在犯罪目的,就违背了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辩证关系。一、间接故意犯罪的量刑处罚是怎么样的?1、一般初犯根据犯罪嫌疑人所触犯具体的刑法等法规,来确定其所受到的处罚。也就是说先看行为人所犯下的是什么罪,再根据这个罪名的量刑来定刑。2、
    2023-06-19
    167人看过
  • 探讨故意与过失之间的本质区别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主观恶性犯罪比故意犯罪小。过失犯罪以危害结果为要件,故意犯罪不一般要求危害结果;2、结果在定罪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法律规定的过失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在处罚方面,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处罚结束后再次犯有有期徒刑以上故意犯罪的,为累犯;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在不同的领域,故意与过失的区别也不同,刑法中故意与过失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故意和过失的单位犯罪(一)故意的单位犯罪故意的单位犯罪是指主观罪过由故意构成的单位犯罪。单位犯罪的故意具有不同于个人犯罪故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单位犯罪中,这种犯罪意志是单位的整体意志。正是这种单位的犯罪意志,为故意的单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提供了主观根据。故意的单位犯罪大多数是经济犯罪,因而往往具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动机。对于这些犯罪来说,是否为本单位谋
    2023-07-12
    453人看过
  •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是一个意思吗?
    故意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一种。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一、啥是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对这种结果的发生持希望态度的行为。直接故意犯罪对社会危害程度较大,应从重处罚。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这种由犯罪故意而承担的刑事责任,就是故意责任。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前提。首先,此处的“会发生”包括必然发生和可能发生两种情况,不论是明知必然发生还是明知能发生,不影响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其次,这里的危害结果应当是相对确定的结果,如行为人要构成故意杀人罪,其所
    2023-03-31
    402人看过
  • 商业秘密和专利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1、商业秘密和专利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概念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能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为权利人保密的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商业秘密的“不为公众所知”是指,只要它不是行业内众所周知的公共信息,并且能够保持与公共信息的最小秘密或新颖性差异,它就构成商业秘密专利是发明创造,即发明专利申请,依法经审查合格后在规定期限内向国家专利局提交并授予专利申请人的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2。不同的构成要件商业秘密必须符合构成要件。它们是非公开的、实用的和有价值的。已采取保密措施,这是必不可少的。有可能成为商业秘密,这取决于是否满足上述四个要素根据申请人的申请确定专利。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实施难度不同商业秘密的实施难度大于专利的实施难度2。商业秘密(与专利相比)有哪些特点。商业秘密不需要披露技术。专利以公开技术内容为代价获得法律授予的专有权,其内容必
    2023-05-07
    448人看过
  • 高空坠物是间接故意还是过失?
    一、高空坠物是间接故意还是过失?高空坠物行为从主观责任上,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前者主要是指行为人明知高空抛物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一后果的发生。例如行为人高空抛物的行为,原则上可以认定为具有故意,并视具体情况判断其为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行为,主要涉及的罪名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乃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行为人针对特定人员,其行为也并不涉及公共安全的危害,后果呈现可以控制的性质,考察其故意的具体内容,其行为完全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罪名。在其行为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安全情况下,例如为发泄情绪、逞强耍横、无事生非等动机,完全放任高空抛物的危险性,或者就是希望危害公共安全后果发生的,毫无疑问可以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需要注意的是,在直接故意的情形下,即使没有造成所希望的实际后果的,仍然可以对抛物行为人按照犯罪未遂认定。二、
    2023-04-14
    83人看过
  • 主观要件: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报酬的社会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应认定为故意的几种情况:1、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定为故意。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应认定故意。如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造成无支付能力假像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指使发放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工作人员逃匿,造成无法支付假像的;非法克扣工资或罚款的。故意包括间接故意吗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类,间接故意是指放任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发生而造成的犯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
    2023-08-17
    415人看过
  • 怎样区别故意杀人罪中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2023-06-03
    174人看过
  • 间接故意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吗?
    间接故意过失犯罪并不一定都是结果犯,也可以是行为犯。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由于这种态度的不同,对社会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过失犯罪就比间接故意轻一些。一、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什么不同?1、定义不同间接故意是犯罪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而过失犯罪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发生的情况不同间接故意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
    2023-03-25
    200人看过
  • 重叠征税和双重征税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1、重叠征税和双重征税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1.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中国的车辆购置税实行统一的比例税率,税率为10%II。车辆购置税的计税基础(I)确定购买个人使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基础-计税价格计税价格的组成是纳税人为购买应税车辆向卖方支付的总价和额外价格费用(不含增值税)应税价格=销售额含增值税的价格÷(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II)进口自用车辆计税依据的确定-计税价格的构成计税价格的构成=关税已付价格+关税(+消费税)(III)其他自用计税车辆计税依据的确定/纳税人自产、捐赠的获奖车辆和其他自用应纳税车辆的应纳税价格,按照车型的购买价格确定。如果无法获得购买价格,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同类型应纳税车辆的最低应纳税价格进行核实。(四)根据最低应纳税价格的确定现行政策规定:“纳税人自行购买应纳税车辆的使用或者进口应税车辆自用,申报的应税价格低于同类型应税车辆的最低应税价格,
    2023-05-07
    151人看过
  • 意图:解释如何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可以从以下的2个因素来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1、认识因素。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意志因素。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故意伤害有间接故意吗有的,故意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故意伤害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事先对于自己的伤害行为能给被害人造成何种程度的伤害,不一定有明确的认识和追求。无论造成何种程度的结果都在其主观犯意之内,所以,一般可按实际伤害结果来确定是故意轻伤还是故意重伤。故意轻伤的犯罪还存在犯罪未遂问题。但对重伤意图非常明显,例如企图严重毁容,并已着手实施的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即使未造成任何实际伤害,也应按故
    2023-07-08
    485人看过
  • 区分行纪合同和间接委托合同的不同之处
    首先,适用范围不同。行纪合同涉及的事务仅限于购、销和寄售,而委托合同涉及的事务是民事活动中除必须由特定当事人处理以外的民事活动。其次,委托人的法律地位不同。行纪合同中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法律活动,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委托人不享有权利和不履行义务,而委托合同中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活动,受托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对委托人可直接发生效力。然后,提供服务的活动方式不同。行纪合同的行纪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必要时可介入交易活动,而委托合同的受委托人必须在委托人指示权限内从事工作,始终受委托人意志的控制。最后,有偿性不同。行纪合同必然是有偿合同,而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委托合同与居间合同行纪合同的区别有哪些?(l)居间合同的居间人,限于报告订约机会或媒介订约,其服务的范围有限制,只是介绍或协助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居间人本人并不参与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合同;委托
    2023-07-06
    311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与犯罪过失及故意犯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过失犯罪与犯罪过失的区别:刑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据此,过失犯罪是在过失心理支配下实施的犯罪。犯罪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罪与犯罪过失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2.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对故意犯罪的规定,故意犯罪是指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样的行为的发生和结果的产生。因此故意犯罪体现出犯罪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大,根据该条规定,对于故意犯罪,都应当依
    2023-05-01
    226人看过
  • 编制和同工同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同工同酬与编制的区别主要有:1、编制属于人事关系,同工同酬属于劳动关系;2、编制是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调整的,同工同酬是《劳动合同法》调整的;3、编制的工资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同工同酬由工作量决定。事业编制和户口的关系户口其实和编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也是很重要的。两个人能在一起可能会是因为外貌和人品性格等等,但是能一直坚守到最后的,一定是那些彼此有着共同奋斗目标,对未来的憧憬和想法相同的人。只有对未来的发展走向高度一致,两个人之间无论是在一起还是没在一起才都能长久幸福。没能在一起的两个人若是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那么两个人可能很快的会因为共同的终点而彼此互相靠近,一起前行,很容易就会跟对方跨过那个坎,从而更进一步。在一起的两个人,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则也会减少很多矛盾和争吵。两个人之间存在的“心灵感应”真的非常重要,完全决定着两个人之间的未来走向,所以如果还没能彼此间形成默契达到一看眼神
    2023-07-07
    11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吗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0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二者不同之处在于:(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
    • 过失犯罪中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怎么区分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6
      罪过形式主要由认识因素+意志因素构成。认识因素可能有:认识到行为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应该认识到而没有认识到会发生危害结果。意志因素可能有:希望结果发生、放任结果发生、轻信结果不会发生、疏忽大意。不同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组合可以得到: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四种罪过形式。直接故意:认识到行为危害结果必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间接故意:认识
    • 间接故意致人死亡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26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间接故意是故意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为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存在犯罪故意,有犯罪目的。 举例:比如说一小偷偷东西被你发现,在你追逐他的过程中,他不慎掉入河中,而你却没有救他,就构成间接的故意杀人罪,因为小偷想逃避你的追捕,而发生溺水死亡危险,你就具有防止周某溺水死亡的“法定作为”义务,应当尽全力救援落水者。而你不予救助,这种不作为行为导致了小偷死亡的后
    • 行为犯和举动犯是否有间接故意和过失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31
      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诬告陷害罪等。这类常见的犯罪很多,就是犯罪既遂,故认定为一罪、船只,由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结果犯,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这类常见的犯罪有.根据我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如果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这种行为要有一个实施过程,就是犯罪未遂,完成了犯罪行为。这类犯罪不是以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为标准。3。2,指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危险
    • 怎么区别间接故意与过失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11
      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并没有积极追求后果的发生。过失是指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危害后果,但却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情况。两者的不同点有: 第一,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不同: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在主观上是放任态度的,而过失在主观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