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政行为无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11:25:28 489 人看过

行政行为无效的范围上仅指“重大且明显的违法行为”此限定范围是依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通说,即其具有外在的“明显违法性”和内在的“重大违法性”,前者指依一般公民之理性和经验所能判断的违法行政行为,后者指其违反了重要的法律法规,该通说在外国的立法上也有体现,比如,《联邦德国行政程序法》第44条第一项规定:“行政行为具有严重瑕疵,该瑕疵按所考虑的一切情况明智判断属明显者,行政行为无效。”

一、行政处罚有哪些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是指行政处罚外在的具体表现形式。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1、警告。

2、罚款。通常指违法人员收到处罚决定书后向指定银行缴纳一定数量的金钱。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前者指违法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如贩卖盗版光碟的收入,后者则是指非法行为中的工具。

4、责令停产停业。指暂停生产经营或资格,如工商局责令违规营运的饭店、酒店停业整顿。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例如,交警对违规驾驶人员吊销或暂扣驾驶执照。

6、行政拘留。这只能由公安机关执行,对于一些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人员限制其自由的一种处罚方式。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本条属于兜底性条款,例如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行政机关可以驱逐出境。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联系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联系主要体现为:

1、产生的根据相同。都是基于行政争议的存在,用以解决争议的法律制度。

2、目的和作用相同。都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效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3、审查的对象基本相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都要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只是复议机关作为行政机关,所以审查范围要宽一些。

可以同时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以及作为行政行为依据的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

4、产生的条件相同。都是一种依申请启动的活动。两种程序的启动,都有赖于相对人的申请。

5、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一种权利救济手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属于救济行为,都具有事后性和依申请的性质,即它们都是事后的一种监督手段,且又须以行政相对人的提起为前提条件。

6、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作为行使行政权的一方当事人行政机关无权提起。二

者均适用不告不理的原则,都是一种依申请的行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被申请人或被告都是享有国家行政职权、作出行政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09: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驱逐出境相关文章
  •  什么是无效借贷行为?
    无效借贷行为包括涉及非法活动、以合法形式进行的非法金融活动、形式合法但实际上违背真实意图的行为、高利贷利息以及借贷双方中有一方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以下内容是关于无效借贷行为的规定:1.借贷活动如果涉及非法活动,则被视为无效。2.如果借贷行为以合法形式进行,但实际上却涉及非法金融活动,则该行为也是无效的。3.如果借贷关系在形式上看似合法,但实际上违背了真实的意图,则该行为同样被视为无效。4.高利贷利息本身并不是无效借贷行为,但是如果在贷款利率上收取过高的利息,则可能会被视为无效。5.如果借贷双方中有一方没有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则借贷行为也可能会被视为无效。借贷活动涉非法,无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国家规定的年利率百分之四十的部分,应当视为无效。同时,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
    2024-04-09
    459人看过
  • 什么是无效收养行为
    法律综合知识
    无效收养行为是指当事人的收养行为无效,不受法律保护。无效收养的原因主要包括收养人、送养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收养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条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第一千零九十四条下列个人、组织可以作送养人:(一)孤儿的监护人;(二)儿童福利机构;(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2024-04-27
    63人看过
  • 具体行政行为什么是行政行为中的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活动中行使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特定事项作出与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相关的单方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特征如下:1。具体行政行为反映了国家行政权的运作,其目的是实现国家行政目标,因此不同于立法行为和司法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法律行为,以其行政职权为前提。2、具体行政行为只对特定对象有效,不具有普遍约束力。所谓特定对象,可以是某个相对人,特定的东西,特定的行为。行政立法是具体行政行为吗行政立法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所以应该是抽象的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
    2023-08-05
    100人看过
  • 行政行为的先定力是什么意思,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
    先定力是指法律行为在合法性尚未最终确定时被推定为有效的能力,它是法律行为主义调整方式所必需的程序规则。双方行为必须在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具有先定力,而单方行为只需有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生效。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的效力范围及于全社会,而不限于当事人,它和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是两个不同法律范畴的概念。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主体合法所谓主体合法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能够成为行政行政行为主体的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并且该行政主体应当是依法设置的行政机关或是依法被授予行政职权的组织。由于行政行为通常是由行政主体的具体工作人员实施的,因此这些工作人员应具备法定条件,才能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性。另外,主体合法除了要求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以外,还要求其行为必须在权限范围内。若行
    2023-06-13
    62人看过
  • 无效行政行为的权利救济
    按照目前通说,判断无效行政行为的标准是“重大而明显”的违法情形。“重大”是指行政行为内涵的严重违法性,“明显”理论上是指一个具有正常理智的人能从外表判断出的情形。从理论层面上讲,“确定明显违法的标准既不是相对人的主观想象,也不是受过训练的法学家得认识能力,而是一个典型的、理智的公民的认识。尽管如此,明显违法并不总是明显。在具体案件中,关于行政行为是否明显并且严重违法,完全可能发生争议。〔1〕因无效行政行为的存在,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侵害就有救济。如何对相对人进行救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无效行政行为制度,对权利的救济尚无制度上的保障。但是现有法律规定已有该方面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也有该类判例,实践需要制定统一的权利救济制度,这也是我们未来行政诉讼法修改后应有内容。一、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按照“重大而明显违法”的通说标准,本文认定无效行政行为的定义为具有重大而明显违法的情形,而不具有法律
    2023-06-06
    275人看过
  • 行政机关作出的违法行政行为是无效的吗
    一、行政机关作出的违法行政行为是无效的吗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如果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所以违法的行政行为一般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二、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有哪些1、法律性(处分性):首要特征作出之后必将引起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并且是出于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区别于行政事实行为,主要包括:建议性行政事实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补充;具体行政行为的衍生行为或相关行为。准备性、部分性行政行为。2、特定性:区别于抽象行政行为。针对特定对象和特定事项作出的一次性处理,不可以反复适用。体现为三种形式:就特定事项对特定人的处理;就特定事项对可以确定的一群人的处理;就特定事项对不特定人
    2023-05-18
    499人看过
  • 无效的行政行为如何处理
    对于行政机关所实施的无效的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责令被告,即行政机关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一、怎么确定行政诉讼法中的原被告原告确定:一是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被告确定: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2023-04-01
    280人看过
  • 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57条第2款规定了确认违法或者无效判决的情形,我国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在原有的撤销判决之外,创设新的确认判决,这与大陆法系国家将一般违法行政行为与无效行政行为相区分的思路一致。但我国现有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出现的“无效”其意义与学说上通行的“无效”并不完全一致。就目前而言,我国尚未建立无效行政行为制度,对于无效行政行为的研究理论尚未成熟,单就对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标准就有多种学说。目前的通说为“重大而明显的违法”,但由于“重大而明显”法律概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该通说作为判断无效行政行为标准的原则性规定尚可,但在具体行为的判断中,因个人认识上的差距,争议是难免的。目前法院在此类案件的处理中标准把握上也存在差异,笔者认为在目前尚未建立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情况下,对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标准采取列举的方式进行统
    2023-06-06
    343人看过
  • 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诉讼时效为多久
    一、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诉讼时效为多久行政协议无效的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有所规定。具体来说:1.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如果未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起诉期限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2年。2.若复议决定也未告知相关诉权或起诉期限,同样适用这一规定。这意味着,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二、一般和特殊诉讼时效在行政诉讼中,除了上述的一般诉讼时效外,还存在特殊诉讼时效的情况。1.特殊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情况。2.在这种情况下,起诉期限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3.值得注意的是,若因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4.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同样不计算在起诉
    2024-03-23
    92人看过
  • 无效行政行为的起诉期限是多久
    一、无效行政行为的起诉期限是多久1、无效行政行为的起诉期限是多久需根据以下情况判断:(1)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而起诉的,当事人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起诉;(2)如果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直接起诉的,当事人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个月内起诉。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经行政复议的起诉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条【起诉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23-08-18
    60人看过
  • 行政行为是什么法律的行为
    一、行政行为是什么法律的行为行政行为,本质上是政府依法进行的法律行为。1.它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或间接地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2.行政行为是国家主体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及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行为。二、行政法律行为包括哪些行政法律行为,依其对象及内容的特定性,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两大类。1.抽象行政行为,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发布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如行政立法、行政决定等,这些行为不针对特定对象,但为具体行政行为提供了法律基础。2.而具体行政行为,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这些行为直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影响特定对象的权利义务。三、行政制裁的种类与规定行政制裁,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对违法者所采取
    2024-07-25
    456人看过
  • 什么是无效民事行为,民事行为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5、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6、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一、无效民事行为的特征是什么?当然无效。所谓当然无效,即不问当事人的意思如何而当然不生效力,既不需要当事人主张其无效,也不需要经过任何程序。当然,无效民事行为的当然无效,虽然不需要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的裁判,但当事人对其是否无效有争议时,可以提起确认之诉,请求法院予以认定。完全无效。所谓完全无效,指民事行为虽然具备了全部成立要件已经成立,但因为欠缺生效要件而实际上完全不发生当事人所欲发生的法律效力。应当注意的是,无效民事行为的完全无效是针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言的,并不妨碍它发生该民事行为效果以外的其他效果。例如,在具备侵权行为的要件时,
    2023-05-07
    486人看过
  • 行政行为什么情况下会被法院确认无效
    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重大且明显违法”:(一)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二)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四)其他重大且明显违法的情形。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律师补充:行政行为一旦被法院确认为无效,则是自始无效,从行政行为作出起,就不对当事人产生任何效力。行政诉讼撤销判决和确认无效判决虽然都是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否定,但是对于不同的案件,我们在考虑相关因素、权衡利弊和社会效果的情况下,作出撤销判决还是确认无效判决是有差别的。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
    2023-05-06
    345人看过
  •  行政行为哪些情况属于无效?
    本文主要探讨了行政行为生效的条件,其中行政主体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享有国家行政权,二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行政行为才能够生效。同时,文章还列举了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况以及行政行为生效的前提条件,方便读者理解。以下是几种改写方式:1.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况包括:实施主体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无法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2.行政行为若要生效,实施主体必须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并且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3.行政主体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享有国家行政权,二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4.行政行为只有在实施主体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并且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下,才能够产生法律效力。享有国家行政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但是,行政机关并不等于行政主体。除行政机关外,一定的行政机构和其社会组织,依照法定授
    2023-09-11
    40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驱逐出境,是指主权国家强制外国人限期离境。主权国家为维护本国安全利益或社会公共秩序,有权将违反本国法律的外国人或外交人员驱逐离境。外国人或无国籍人被限期离境,在通常情况下,需由法院做出判决,是一种法律措施;有的由安全部门宣布,是一种行政措驱... 更多>

    #驱逐出境
    相关咨询
    • 买卖什么行为无效什么行为无效?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28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买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物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物品等所订立的买卖合同无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违约金】当事
    • 行政处罚是怎么规定无效行政行为的?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07
      根据法律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明显违法行为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辟谣】无效行政行为自始无效?真相:是的分析:无效的行政行为是指已经成立的行政行为,但由于重大、明显的违法行为,没有公认力,从此开始。当然,确定没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无效行政行为自始无效
    • 婚姻登记行政行为无效行政判决无效的情形有什么
      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29
      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具备相应的资格,行政行为没有法律依据,有重大错误或违法情形,会导致婚姻登记行为无效,公民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要去婚姻登记机构提出申请,提交材料,通过审核后可以领结婚证。
    • 行政复议,对行政行为无效怎么办?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2
      行政诉讼法将行政行为无效作为特别的诉讼类型,对其救济期限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指出:国家设立行政诉讼制度,其宗旨是为了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但法律又同时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应当遵守一定的期限规定。当事人主张无效的行政行为自始无效,不能适用起诉期限的规定。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所谓无效行政行为须具备“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
    • 无效行政行为的救济??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5
      搞的头很大呀。有一点想说一下……无效行政行为只有被确认无效了才是自始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