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款时必须出具借条,写明双方的真实姓名,借款数额及具体的还款期限。2.借款人亲笔书写并签字,并盖上手印。3.到期后,出借人一定要在三年内及时催要,且以后每次催要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三年。4.借款时向他人出具了借条的情况下,还款时一定要及时收回借条,或者让出借人当面销毁借条。
借条应该怎么规范书写才能避免引起借贷纠纷
1.宜写“借条”不宜写“欠条”
2.借条宜写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
3.双方约定的利率宜写入借条
4.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
宜写“借条”不宜写“欠条”
借条和欠条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建立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而欠收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而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实际上是双方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仅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代表借款合同关系。因此借款时宜写“借条”,而不宜写“欠条”,以省去诉讼中解释“欠”款原因、用途的举证责任。
借条宜写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
实践上,出借人与借款人往往关系较密切,也不泛亲戚关系,借款时将日常习惯称谓写入借条,如将出借人写成“张叔”“张兄”;将借款人写成“阿三”“四妹”之类等等,万一借款人逾期还款,出借人想到法院起诉借款人,往往会因债权、债务人不明确而被法院拒之门外。
双方约定的利率宜写入借条
实践中有不少债主误解民间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在口头约定,而没有写进借条中。
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
借款在诉讼时效内受法律保护,实践中却有很多出借人往往不知道“诉讼时效”的概念。理论界对借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问题理解不一,有人主张适用3年诉讼时效,也有人主张适用20年诉讼时效。各地法院对此问题的把握也不尽相同。
因此,从债权安全回收的角度考虑,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如借款人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出借人应当在借款到期后2年内向其主张权利(包括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由借款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
避免医疗纠纷的方法和技巧
459人看过
-
避免装修合同陷阱的技巧
256人看过
-
民间借贷风险规避的实用技巧
496人看过
-
正确书写借条避免民间借贷纠纷
350人看过
-
报案技巧:避免借贷式诈骗
432人看过
-
遗嘱写作技巧:避免纠纷的关键
189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民间借贷纠纷如何避免如何避免民间借贷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怎么处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如何避免民间借贷纠纷为了避免纠纷,应注意以下事项:1、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2、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3、民间借贷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都应出据借条或有中间人在场,防患于未然。4、签订借款合同时,债权人要对借款人的情况予以充分了解,特别是要了解借款人的信誉程度、还款能力和以前是否有过赖账行为
-
民间借贷应对技巧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26如何处理民间借贷关系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的处理经验是: 1.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问题。借款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债权人可以随时提出还款主张,不受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然而,如果债权人提出还款主张后两年内没有继续主张,就视为超过诉讼时效,法律将不予支持。 2. 原告主张债权必须提供书面借据。如果没有书面借据或无法提供,必须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或与借款人无利害关系的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在债务人之
-
应该怎么避免民间借贷纠纷频发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30可通过下列措施避免: 1、借款一定要出具规范的借条,借条用词要准确 2、对于利息的约定要合乎法律规定,年利率不得超过24%。 3、要认识到担保和抵押的重要性。 4、出借人在借款之前不仅要考虑对方的经济状况,还要考察对方的为人、信誉。《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
民间借贷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经济纠纷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0应注意:借贷要合法、注意考察借款人的信誉和偿还能力、订立协议、利率应合法、提供担保、及时催收等等。 为了避免借贷双方发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保护债权人的经济利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民间纠纷调解的方法与技巧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231、民间纠纷所涉及的时间问题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纠纷发生的时间; (2)纠纷持续的时间; (3)调解纠纷的时机。 2、民间纠纷发生的时间往往具有季节规律,它是调解人员做好预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民间纠纷持续的时间,往往说明了民间纠纷的复杂程度和调解工作的难易程度。 3、对于时间长、隔阂深、问题比较复杂的纠纷,调解人员要做好持续作战的准备。 4、调解纠纷的时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一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