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让对方探视孩子,家长怎么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2 14:25:26 188 人看过

一方不让对方探视孩子,可以通过沟通或者诉讼的方式处理。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一方不履行让另一方探望的义务的,拥有对孩子探望权的另一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拒不执行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父母离婚并不会消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不让探视孩子就不给抚养费可以吗

不可以

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与非婚生的抚养之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出现与发生,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拥有该权利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

夫妻离婚,一般也会导致夫妻其中一方失去抚养权。失去抚养权的一方将失去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权利。不过,失去抚养权的一方仍然会享有探视权,可以在约定或裁判的时间内定期探视子女,与子女进行相对短暂的相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8日 09: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抚养权相关文章
  • 在我国怎样才能不让离婚对方探视孩子呢
    在我国起诉才能不让离婚对方探视孩子,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中止另一方的探视权,中止探视权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在人民法院没有依法裁定中止探望前,直接抚养一方不能限制对方探望子女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一、如何让孩子中止探望权?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中止孩子的探望权。一般情况下,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如果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
    2023-03-10
    300人看过
  • 不探视孩子是否能够让对方失去抚养权?
    不可以变更。一方坚持离婚不让见孩子、不让探视孩子,并且无法对孩子的探望权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那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后不让探视孩子的行为侵犯了另一方的探望权,法院会按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原则对探望权的行使方式、时间做出判决,并且要求夫妻双方协助执行出轨一方能争取孩子抚养权吗无论是父亲或者母亲一方出轨,离婚后都能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如果孩子是两周岁以下的,一般由母亲抚养,双方也可以约定由父亲抚养。如果孩子已年满八周岁,双方应当尊重孩子意愿,作出的决定不能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双方发生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会安排调解,在调解无效后会依法开庭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
    2023-07-05
    493人看过
  • 如何不让对方有探视权
    一、如何不让对方有探视权探望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权利可以抛弃,而义务必须履行。作为享有探望权的父母是不能抛弃探望权的,探望权性质与监护权相同,既为权利又为义务。因此未与未成年子女生活的一方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阻碍探望就构成侵权;若不去履行探望之责,同样违法。探望权的存在使未成年子女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其成长,并解决离婚后父或母与未成年子女关系的融洽发展,这是我国《民法典》中明确探望权的立法本意。二、探视权有时间限制吗?没有时间限制。《民法典》第38条第二款规定,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也就是说,孩子父母可以就探望的时间进行双方协商。如果谈判破裂,或者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最终判决,而最终判决的时间,即便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同意也必须执行。此外,一般探视到子女成年时,子女就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接受探视,也就是说,子女在成年后有了见父母或
    2023-06-04
    477人看过
  • 对方探视孩子可以接走吗
    探视孩子可以接走,可以在协议中约定,比如平时跟母亲,周末跟父亲,但是不可以一直带走,也不可以违背对探视方式的约定,私自将小孩带走,私自接走孩子也是违法行为。违反探视权,可以协商、调解、起诉,不能私自做出侵犯对方抚养权的行为。根据对探视方式的约定,可以暂时带走,但一定要送回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4-08-15
    273人看过
  • 因家暴离婚孩子能让对方探望吗
    因家暴离婚孩子能让对方探望,双方可以协议探望的方式、时间,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行使探望权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离婚后孩子不满两周岁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孩子,先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一、因家暴离婚孩子能让对方探望吗因家暴离婚孩子能让对方探望。离婚探视权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怎么规定离婚后孩子的抚
    2023-06-26
    307人看过
  • 离婚抚养孩子一方拒绝对方探视怎么办理
    一、离婚抚养孩子一方拒绝对方探视怎么办理离婚后一方不给探视孩子的,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起诉解决。双方离婚时如果在离婚协议里有约定,或者法院判决书确认了对方的探视权,另一方应有义务协助执行。如果拒不执行的,一方可以到法院起诉通过罚款或者拘留等手段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中止探视权的法定理由中止探视权的法定理由: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
    2023-10-04
    265人看过
  • 法院对孩子探视权怎么判
    一般法院会判决另一方在每个月的单周或双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视权,也可能会有一至两天的探视时间。如果另一方行使探视权明显影响孩子的成长健康,或十周岁以下的儿童明确不愿被另一方探视,可另行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暂时中止另一方的探视权。除此之外,任何人不能剥夺另一方对孩子的探视权。婚后又再婚并不影响子女父母的身份,因此还享有探望权,具体来说:第一,这一规定明确了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一方有探望孩子的权利。夫妻离婚后,关于孩子抚养方式一般采取固定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支付抚养费的方式,没有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探视孩子的权利。当然,如果离婚时双方当事人关于孩子抚养约定为轮流直接抚养,那么这种规定也会随着轮流抚养孩子发生变化。第二,这一规定将对于孩子的探视是作为权利规定的,不是作为义务规定的。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直接抚养的一方的探望,能够在孩子心理上给与一定的心理、精神抚慰,但是,人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极为复杂的
    2023-04-19
    420人看过
  • 抚养权之争:如何让对方同意探视孩子?
    一般情况下,对方不让探视孩子很难要回抚养权。如果对方取得抚养权之后不让探视孩子,那么该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对方协助履行探视权。除非孩子在对方处受到了虐待,对方由于患重病、经济困难无力抚养继续孩子。或者是对方有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不然该方都很难要回抚养权。起诉要回抚养权需要多久才能结案1、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2、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3、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一条规定,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2023-07-01
    277人看过
  • 未婚生子女方不让探视孩子
    未婚生子不可以拒绝对方看孩子。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一、离婚后对孩子的探视权最低限制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判决书一方拒绝自己探视孩子是否可以一方拒绝自己探视孩子的,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
    2023-06-22
    266人看过
  • 父母不探视孩子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什么影响?
    对方不让探视孩子的,探视权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起诉解决探视孩子的问题。双方离婚时如果在离婚协议里有约定,或者法院判决书确认了对方的探视权,另一方应有义务协助执行。如果直接抚养方拒不协助的,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无责方不去定损对全责方有什么影响?保险公司不承认。如果没有定损,保险公司是不会认得,你想,如果对方不仅把你撞得地方修了,还有其他损失的地方也修了,或者对方直接做个全套保养,谁也说不清。所以,这方面你无法说清,他修了什么地方,这张发票的金额是否就是对方修车的钱,是否掺杂其他费用,无从了解。所以,你找保险公司的定损员协商下,看看怎么才能赔付给你。《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
    2023-07-06
    218人看过
  • 不探视孩子对方能撤回抚养权吗
    不可以变更。一方坚持离婚不让见孩子、不让探视孩子,并且无法对孩子的探望权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那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后不让探视孩子的行为侵犯了另一方的探望权,法院会按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原则对探望权的行使方式、时间做出判决,并且要求夫妻双方协助执行一、探视权是否能强制执行?探视权可以强制执行。对探望权强制执行不是一般的强制执行,法院不能直接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而是通过罚款、拘留措施,强迫离婚不让见孩子、不让探望孩子的一方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所谓探视权,又称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义务协助非抚养一方行使探视的权利。二、行使探望权原则是什么行使探望权的原则是: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长。不直接抚养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行使探望权,涉及到直接抚养一方和子女的利益,因此有必要确定探望的时间以及方式。按照协议优先的原则,父母
    2023-03-08
    440人看过
  • 孩子探视权遭法院强制,家长当如何应对?
    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拒不执行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对拒不执行协助的个人和单位,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孩子探视权是否包括接走孩子孩子探视权不包括接走孩子。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义务协助。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中止探望权;中止理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权。零至三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身体、智力等方面受环境影响较大,没有自理能力。如果适用停留探望,可能会因为环境的频繁变化而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
    2023-07-20
    499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离婚后不用让对方探视小孩
    一、什么情况下离婚后不用让对方探视小孩探视的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被中止探视权,在情形消失前不让探视孩子: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一、离婚不让见孩子违法吗离婚不让见孩子违法。离婚后,夫妻双方经过协商或者是由法院判决后,一方享有对孩子的抚养权,另外一方则享有探视权。探视权是不抚养子女一方享有的法律规定的权利,抚养方不得以任何借口强行阻止另外一方探视。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
    2023-03-06
    220人看过
  • 对方有探视权可以把孩子接回家住吗
    探视权可以带孩子回家住。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一、探视权中止被起诉书怎么写探视权中止被起诉书内容如下:1、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等各种身份信息;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3、能证明中止探视权原因的证据和证据来源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从法理上看,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望权就应该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二、孩子探视权怎么规定?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从法理上看,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身份关
    2023-03-23
    276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抚养权
    词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抚养权
    相关咨询
    • 男方不让探视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19
      如果判决书、调解书或离婚协议规定了孩子的探视权,但是男方不让探视孩子,女方可通过所在地的居委会沟通协商,协商未果的话,可在收集相关证据的前提下,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女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配合自己行使探视求。
    • 离婚对方让探视孩子不让带走孩子合理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0-13
      合理,在探视孩子的时候,本来就不能不经过对方的同意直接带走孩子。《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 孩子对方禁止探视一方怎么办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0
      探视权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依法享有的一项权利,除了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外,其他任何人、单位或组织都不能非法阻止探望权的行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32条规定:“婚姻法第四十八条关于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
    • 后对方不让我探视孩子的协议书怎么写?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3
      建议你委托律师代写,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的代写,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你最大的权益,若有不明,欢迎致电。
    • 判了让探视孩子并带走,但对方不让带,孩子也不跟着走怎么办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0
      对方不让带还是可以以法院判决来申请强制令,但是孩子不跟走你是不能强迫了,这是对你联系下降,感觉淡薄的关系。根据《婚姻法》规定: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扩展资料根据《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