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能否审查规范性文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1 15:34:46 168 人看过

行政诉讼能审查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合法的,应当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经审查认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为人民法院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在裁判理由中予以阐明。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人民法院可以在裁判生效之日起三个月内,向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提出修改或者废止该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2日 13: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中如何适用法律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1999年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执行解释》)第6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引用合法有效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这一司法解释为“其他规范性文件”在司法审查中确立了应有的法律地位。2004年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规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具体应用解释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并合理、适当的,在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时应承认其效力;人民法院可以在裁判理由中对具体应用解释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否合法、有效、合理或适当进行评述。”2008年最高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行政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在对规范性文件选择适用和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充分考虑行政机关为应对紧急情况而在法律框架内适当采取灵活措施的必要性,既要遵循法律的具体规定,又要善于运用法律的原则和精神解决
    2023-08-01
    170人看过
  •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规范性文件是各级机关、团体、组织制发的各类文件中最主要的一类,其内容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性质。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对行政相对人和行政机关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对行政复议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的影响。行政规范性文件并非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的条例也可以被称为规范性文件,因为它们的外延比法律规范更大。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各级机关、团体、组织制发的各类文件中最主要的一类,因其内容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性质,故名称为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1、规范性文件对行政相对人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2、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机关具有拘束力;3、规范性文件是行政复议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的依据,又是行政复议审理的对象;4、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可以被法院一并审理。 行 政 规 范 性 文 件 是 否 为 法 律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为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保护公民权
    2023-09-03
    286人看过
  • 拆迁裁决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范围
    合法性审查的范围,按行政诉讼庭审的程序,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受理裁决是否属于被诉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裁决是否拥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即证据;裁决程序是否合法;裁决适用法律、法规是否得当。1、职权范围:根据被拆迁房屋所占土地性质的不同,即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拆迁裁决机关应分别是房管局、国土资源局。因此,如果在审判时发现裁决机关错误的,应直接判决裁决行为违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审查能被诉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还应注意一个行政机关的级别管辖权限。以杭州为例:根据杭州市政府制订发布的《杭州市征用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裁决办法》的规定,裁决机关应为市土管局,即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实践中,经常发现有市辖区的土管局越权进行裁决的,笔者以为此类越权行为同样应判定违法。2、事实依据:该块内容为审查重点,本文将在下面单独作展开论述。3、裁决程序:裁决程序主要审查是裁决机关是否依法召开协调会议、是否依法送达了会议通知、裁决下
    2023-04-22
    148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如何对相关文件进行审查
    一、行政诉讼中如何对相关文件进行审查行政诉讼中对相关文件进行审查的方式是:可以从行政机关是否超越权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作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条款等方面进行。根据《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未履行法定批准程序、公开发布程序,严重违反制定程序的,即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一并审查时,可以从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是否超越权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作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等方面进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1.超越制定机关的法定职权或者超越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范围的;2.与法律、法规、规章等上位法的规定相抵触的;3.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或者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4.未履行法定批准程序、公开发布程序,严重违反制定程序的;5.其他违反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
    2023-11-01
    167人看过
  • 其他规范性文件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及司法审查
    《行政诉讼法》第52条、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参照规章。有人据此而认为:这两条已穷尽了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法律依据,因而行政机关不能依据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以下称其他规范性文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其实,从行政管理秩序和《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看,其他规范性文件作为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既有其客观合理性,又具有合法性和可能性。第一,法律、法规是全国或较大区域内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概括性和原则性的特点,其他规范性文件则是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殊性,作出的具体规定,是对法律规范的具体化。因而具体行政行为以其他规范性文件为依据既适合本地区实际,又便于操作。第二,行政法覆盖面的不周详是绝对的,而国家要求行政管理活动尽可能周详。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法律、法规和规章暂无规范,而又确有行政管理的必要,其他规范性文件便应运而生,行政机关作出具体
    2023-06-06
    338人看过
  • 行政诉讼要审查合理性吗
    一、行政诉讼要审查合理性吗行政诉讼要审查合理性,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一般进行合法性的审查,对于合理性的审查通常在对于合法性进行审查完之后进行。合法性是行政诉讼中的原则性问题,而合理性在行政诉讼中则是例外性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诉讼有哪些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诉讼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人民法
    2023-05-22
    485人看过
  • 婚假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980]劳总薪字29号有比较明确的规定,该《通知》现在仍然在适用,所以正常情况下,婚假1-3天,不在一地工作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原劳动部一九五九年六月一日发出的(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中曾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这个办法试行以来,有些单位和职工反映,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到外地料理丧事的,由于没有路程假,给职工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经研究,现对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的问题,作如下通知: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
    2023-05-03
    401人看过
  • 什么是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
    税务机关的法规部门,承担对本机关制定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职责,把好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核关。另外,法规部门还要逐步落实提前介入机制,强化对税收执法依据的合法性审核,在起草过程中为各业务部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提高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质量和效率。法规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起草文本进行合法性审核:首先,审核起草文本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税收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是否坚持公开、统一、效能的原则,是否超越了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权限和范围;其次,是否遵守了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规则;第三、是否听取相关各方的意见,并对采纳情况作出说明。法规部门应当认真研究各方意见和相关问题,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审核意见。其中,法规部门对认为起草文本没有问题的,提出无异议审核意见,并按公文处理程序报局领导签发。税务机关与其他机关联合制定涉税文件,省以下税务机关代地方人大、政府起草涉税文件,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将起草文本
    2023-06-07
    199人看过
  • 行政复议审查与行政诉讼审查范围的脱节
    这一问题首先体现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方面。尽管《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了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但是,两者对合法性中的法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由于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除了法律、法规和规章外,还包括不具有法律形式但事实上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命令、规定、解释等等,而且这些规范性文件数量极大,它们同样成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但是,在法律意义上,它们能否被视为法律文件呢?错误适用这些非法律形式的规范性文件是否构成行政行为的违法呢?这是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时必须解决的问题。《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对此的认识是不一致的。《行政复议法》采广义解释,即将非法律形式的规范性文件也视为法,因此,只要具体行政行为适用这些规范性文件正确,复议机关应视该行政行为合法,反之,若复议机关认为行政行为适用这些规范性文件错误,则构成行政行为的违法,正因为如此,《行
    2023-06-06
    163人看过
  • 行政诉讼附带性审查可以审查哪些
    一、行政诉讼附带性审查可以审查哪些中国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裁决以下类型的诉讼案件:首先,对于诸如行政拘留、暂时性扣留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勒令暂停生产经营活动、没收不合法所得以及非法财物、处以罚款、给予警告等行政处罚行为持有异议者;其次,对于涉及限制人身自由或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等多种行政强制措施及行政强制执行措施持有不同意见者;再者,对于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许可申请,但遭到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时限内未予回复,或者对行政机关就该行政许可事项所做出的其他相关决定持有异议者;最后,对于对行政机关就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所做出的决定持有异议者。《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
    2024-04-20
    211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文件审查的方法与技巧
    一并审查的受理条件包括附带性、确定性、适用性、程序规范和审查标准。附带性指其并非独立的诉讼请求,要满足相应的要求才能纳入司法审查。满足条件后,一并审查的程序规范包括管辖要求、时间要求和制定机关参与等。审查标准包括职权合法、内容合法和程序正当。如果审查结果认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将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这一制度有助于监督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一并审查的受理条件并不是一项独立的诉讼请求,要满足以下要求才能将其纳入司法审查:附带性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在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请求人民法院审查相关规范性文件。换言之,一并审查是附属诉讼,不能独立成诉。2.确定性《行诉解释》第六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请求一并审查规范性文件的,应当提供明确的文件名称或者审查对象。”据此,一并审查的对象必须明确。3.适用性《行诉解释》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
    2023-11-05
    209人看过
  • 如何确认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人民法院审查规范性文件时,可以从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是否超越权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条款及相关条款等方面进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一)超越制定机关的法定职权或者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范围;(二)与法律、法规、规章等上级法律的规定相冲突的;(三)无法律、法规、规章依据,非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或者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四)未履行法定批准程序,公开发布程序,严重违反制定程序的;(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情形。关于印发《广州市劳动保障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处室、局属各单位:现将《广州市劳动保障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局政策法规处反映。广州市劳动保障局二四年六月十六日广州市劳动保障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2023-08-07
    98人看过
  • 浅谈规范性文件纳入行政复议范围
    第七条确定了规范性文件行政复议制度,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我国治的一大发展。本文着重从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定位,规范性文件纳入行政复议观点分歧以及规范性文件行政复议过程中存在的操作困惑作一简要阐述。关键词:规范性文件行政复议功能定位操作困惑作者:施毓堃,相城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7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该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办理。”该条首次在我国行政法中确立了规范性文件行政复议制度。从而也意味着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功能定位的逐步转变。一、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定位纵观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过程,直到
    2023-06-11
    483人看过
  • 民事诉讼证据审查范文
    民事诉讼证据
    一、民事诉讼证据审查范文民事诉讼证据清单:编号、证据名称、页码、证明对象、证据种类、证据来源、原件/复印件、备注。此致xx人民法院申请人(被申请人):___________(签字盖章)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签字盖章)提交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证据三性指的是什么根据诉讼活动中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规律,证据应具有“三性”,才能作为有效的证据,起到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所谓证据的“三性”,即第一,客观真实性,这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真实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一客观事实只能发生在诉讼主体进行民事、经济活动中,发生在诉讼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过程中,是被人感官感受记忆的物件的变化而留下的痕迹物品等。第二,证据的关联性,这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它必须是与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实存在逻辑上的联系
    2023-04-25
    6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行政复议案件规范性文件审查应以什么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呢?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3
      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为依据。民族自治地方的复议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行政复议案件规范性文件审查是人民法院审
    • 行政复议中规范性文件审查规定如何呢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6
      《行政复议法》规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处理其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六十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对规范性文件
    • 行政复议审查规范性文件具体是如何的?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31
      《行政复议法》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 第二十六条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
    • 法律需要哪些文件适用行政诉讼规范性文件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29
      1999年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执行解释》)第六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在判决文件中引用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为其他规范性文件,在司法审查中确立了应有的法律地位。2004年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的座谈会纪要》规定:人民法院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具体应用解释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合理、适当,
    • 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能否对部门规章进行合法性审查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12
      1.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不能对部门规章进行合法性审查; 《行政复议法》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