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构成要件包括:1、主体要件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客体要件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3、主观要件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4、客体要件,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
渎职罪四个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要件: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3.主观要件:渎职罪大多数是故意,少数是过失;
4.客观要件:渎职罪的客观方面是利用职务便利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渎职罪的特征及其研究
310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的解释及其含义
171人看过
-
我国渎职罪主体的立法解释及实践
393人看过
-
构成诈骗罪的法律要件及其解释
247人看过
-
非法行医罪的相关要件及其解释
120人看过
-
渎职罪犯罪未遂状态及其处罚
11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渎职罪的司法解释,以及怎样理解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8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罪的司法解释中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了进一步的扩大解释: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渎职名词解释香港在线咨询 2024-08-25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 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及《刑法修正案 (四)》共规定有三十五个罪名。根据渎职罪的客观表现分为以下三类犯罪: 第一
-
渎职罪解释中所说的渎职罪是什么意思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15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忽职守、不正当行为、妨碍国家管理活动、公共财产和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罪的构成具有以下特征1、本罪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或者本罪是身份犯,只有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特定身份,在本类罪中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各级国家机关中的管理人员;2、本类罪的形式大多是故意的,也有过失。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33项罪名中,24项罪
-
贪污罪及其立法解释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04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1)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2018年渎职犯罪司法解释甘肃在线咨询 2021-12-05第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一)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或者9人以上轻伤,或者2人以上轻伤,或者1人以上重伤,6人以上轻伤;(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四)其他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