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根据双方的举证情况而定。借款合同以书面形式为原则,自然人之间借款对合同形式另有约定的为例外。
1、出借方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所有贷款应当由贷款人和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
2、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约定。
一、借钱给别人时应注意什么
1、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但一定要明确约定,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无息借款。约定超出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依法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借款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只返还本金。
2、出借人明知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典型的例子是赌债,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对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可按照有关法律予以制裁。
3、行为人以借款人的名义出具的借据代其借款,借款人不承认,行为人又不能证明的,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如借款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
4、合伙经营期间,个人以合伙组织的名义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合伙人共同偿还;借款人不能证明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借款人偿还。
5、债权文书如办理可强制执行的公证,则可不经法院审理,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借贷纠纷举证证据有哪些
第一、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第二、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
借款合同、借款协议、借条、欠条、还款承诺书等。
第三、证明已偿还借款的证据
收条或各次还本付息的付款凭证。
第四、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
提供诉讼请求中关于要求计付本金及利息数额的计算清单,包括本金余额的计算清单、利息金额的计算清单等。
-
仅凭借条就能确认千万借款关系成立吗
440人看过
-
仅凭借款协议主张借贷关系应如何认定
122人看过
-
没有银行转款凭证能否证明借贷关系,仅凭银行转款凭证证明借贷关系能否起诉
146人看过
-
"仅凭借条,能否判断存在借贷关系?"
491人看过
-
没有借条,能否仅凭银行汇款凭证索要借款
241人看过
-
仅凭“银行汇款单”不能证明借贷关系
412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仅有打款凭证,如何认定借贷关系?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1出借人向法院起诉民间借贷,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7条的规定,“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款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被告应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 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责任”,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张归还款项时,
-
仅凭借条认定借款关系成立觉得规定是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9以笔者所在法院为例,各民事审判庭普遍倾向于本金少于十万元可以界定为小额借贷,本金多于一百万元可以界定为大额借贷。但占比不低的一部分借贷纠纷案件的本金位于十万到一百万元这样一个区间内,笔者称为中等金额民间借贷,对现金交付的举证责任难以一概而论,审理难度较大。下文分析依托一件标的为四十万元的借贷纠纷案件,恰好接近十万至一百万元的中位,具有一定典型意义。那么,仅以单张借条主张中等金额(本文指多于10万元
-
仅凭借条就能确认千万借款关系是否会成立,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27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应为,出借人对双方之间存在借贷关系; 以及出借方已将借款提供给借款人承担举证责任,借款人则对于其已履行还款义务承担举证责任。所以仅有借条不能认定存在借贷关系。
-
仅有借条能否否认借贷关系,法律有哪些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25仅有借条,能否认存在借贷关系。但是否认的当事人需要举证证明不存在借贷关系,而提供借条的人需要对其存在借贷关系的主张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法院经审查后,会支持证据更加充分的一方的主张。关于仅有借条能否否认借贷关系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仅凭转帐凭证认定借款上诉状怎么写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171、上诉请求。首先要综合叙述案情全貌,接着写明原审裁判结果。其次指明是对原判全部或哪一部分不服。最后写明具体诉讼请求,是要撤销原判、全部改变原判还是部分变更原判。 2、上诉理由。主要是针对原审裁判而言,而不是针对对方当事人。针对原审判决、裁定论证不服的理由,主要是以下方面:(1)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2)原审确定性质不当;(3)适用实体法不当;(4)违反了法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