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与无效、撤销的分辨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0-31 12:30:07 135 人看过

民事法律行为有多种情形下属于无效行为,包括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中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的情形。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形下,受欺诈方或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无能力人执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无效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撤销与欺诈、胁迫等撤销行为的区别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撤销与欺诈、胁迫等撤销行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成立要件不同:欺诈、胁迫等撤销行为需要有欺诈、胁迫等事实存在,且对方当事人应当不知情或者不能反抗;而显失公平的撤销行为则需要有显失公平的事实存在,且对方当事人应当知情或者有能力反抗。

2. 行为人不同:欺诈、胁迫等撤销行为的行为人是对方当事人,而显失公平的撤销行为的行为人是自己或者第三方。

3. 后果不同:欺诈、胁迫等撤销行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而显失公平的撤销行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或者追认合同有效。

4. 程序不同:欺诈、胁迫等撤销行为需要经过当事人或者第三人申请,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而显失公平的撤销行为则需要自己或者第三方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

因此,欺诈、胁迫等撤销行为和显失公平的撤销行为在成立要件、行为人、后果和程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当事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撤销行为。

根据上述段落,我们可以得知无能力人执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无效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撤销与欺诈、胁迫等撤销行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成立要件、行为人、后果和程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当事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撤销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13: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显失公平相关文章
  • 怎样区分婚姻的无效与撤销?
    婚姻无效与撤销的区别:1、形成的原因不同。无效婚姻是指因不符合婚姻实质要求,违反婚姻禁止条件而形成的婚姻。可撤销婚姻只是指婚姻当事人不自愿形成的婚姻;2、请求权人不同。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人只能是当事人本人,无效婚姻的请求权人由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行使;3、请求权的存续期不同。无效婚姻可以在婚姻无效之前任何时候消除请求,可撤销婚姻的请求必须在婚姻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撤销。离婚与婚姻无效能撤销的区别1、离婚是对合法婚姻的解除,婚姻的无效是指因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要件而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婚姻的撤销,是对成立时已有瑕疵的婚姻的纠正,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2、离婚的条件是只要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就可以起诉离婚,或者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离婚。婚姻无效的条件是:(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可撤销婚姻的条件是:(一)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2023-07-07
    254人看过
  • 婚姻无效与可撤销的区分与比较
    无效婚姻自始无效,可撤销婚姻撤销后才无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可撤销婚姻的异同(一)香港法律关于可撤销婚姻(voidablemarriae)的情况。根据香港法,可撤销婚姻是指当事人的婚姻行为违反法定要件,可以由法庭判决撤销。与无效婚姻不同,可撤销婚姻在法庭撤销前,婚姻仍然有效,自撤销之日后才无效,双方所生子女仍为婚生子女。可撤销婚姻的原因有:1、婚姻一方性无能。主要指第一次性生活不能达到正常美满的程度。2、既然如此后一方故意拒绝夫妻性生活。普通法规定,夫妻之间有同居的义务。因此,一方故意拒绝性生活,可以成为婚姻无效的理由。3、不是有效同意的婚姻。即受胁迫、误解或其他违背真实意思表示而结合的婚姻,即为可撤销婚姻。(二)大
    2023-07-18
    200人看过
  • 怎么区分婚姻无效与撤销
    婚姻无效与撤销的区别:1、形成的原因不同。无效婚姻是指因不符合婚姻实质要求,违反婚姻禁止条件而形成的婚姻。可撤销婚姻只是指婚姻当事人不自愿形成的婚姻;2、请求权人不同。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人只能是当事人本人,无效婚姻的请求权人由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行使;3、请求权的存续期不同。无效婚姻可以在婚姻无效之前任何时候消除请求,可撤销婚姻的请求必须在婚姻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撤销。一、上当受骗了领了结婚证能撤销吗上当受骗领取结婚证不属于可撤销婚姻的范围因此不能按照婚姻撤销处理。所谓可撤销婚姻,是指当事人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成立的婚姻,或者当事人成立的婚姻在结婚的要件上有欠缺,法律赋予一定的当事人以撤销婚姻的请求权,该当事人可以通过行使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失去法律效力。二、未达法定婚龄结婚有效力吗(一)未达法定婚龄而登记结婚的,适用无效婚姻的规定。有权请求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为婚姻当事人
    2023-06-28
    316人看过
  • 商标权撤销与无效的案例分析
    事由不同:撤销事由包括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或者商标注册事项;自行转让注册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无效则是由于欠缺注册的绝对条件;侵害在先权利;注册人违反诚实工商业习惯。时效不同:有撤销事由发生即可申请撤销商标权,因撤销事由发生的不确定性,对申请撤销无法设定时限。对于欠缺商标注册绝对条件的,商标局依职权或者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宣告该商标无效不受时间的限制;先权利人的无效宣告请求权须在一定期限内行使,大多数国家规定在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提起。法律后果不同:可撤销事由发生在商标权取得之后,被撤销的商标权自撤销后失效。无效事由存在于商标权取得之时,被宣告无效的商标权自始无效。著作权与商标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保护的对象和范围不同著作权的对象是作者所创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是有形资产。其作品包括以下形式:文学作品;口述作品;音乐、
    2023-07-08
    223人看过
  • 无效与可撤销婚姻
    可撤销婚姻
    可撤销婚姻与无效婚姻有很多相似之处:(1)无效婚姻和可撤销的婚姻都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具有登记结婚的形式;(2)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都欠缺法律规定的法定结婚条件,属于违法婚姻,而不是合法婚姻;(3)无效婚姻与撤销后的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相同,均为自始无效,从婚姻成立之日起即不产生婚姻的法律效力。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1)形成的原因不同。无效婚姻是因为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违反结婚的禁止性条件而形成的婚姻,可撤销的婚姻仅仅是指欠缺婚姻合意要件的婚姻当事人非自愿而形成的婚姻。(2)请求权人不同。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人只能是当事人本人,无效婚姻的请求权人由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行使。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仅由当事人行使,主要是为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如果当事人愿意维持这种关系,任何人不得提出撤销该婚姻。(3)请求权的存续期间不同。无效婚姻可以在婚姻无效原因消除前的任何时间提出请求宣告婚姻无效,而可撤销
    2023-04-12
    363人看过
  • 合同撤销与无效的区别
    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区别是:第一、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乘人之危、欺诈胁迫且不危害国家利益;而合同无效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第二、认定程序的启动不同。第三、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并非当然无效,其在未被撤销前是有效的;而无效合同是当然无效、自始无效,且不能变更。一、交通事故私了赔偿协议法律生效吗一般来说,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是双方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所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赔偿协议如果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等情形,那么该赔偿协议属于可撤销的合同或者其他情况的无效合同便不具有法律效力。如以下情况:(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半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但是如果
    2023-03-02
    123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显失公平是指不具备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原因,但行为人单方面获取暴利,依照行为当时的情形,社会公认为重大不公平的行为。显失公平行为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合同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 更多>

    #显失公平
    相关咨询
    • 怎么分辨无效合同与有效合同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4
      有效的合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约能力; (二)合同必须具有对价或约因; (三)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 (四)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五)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
    • 合同的撤销与无效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14
      合同撤销与无效的法律后果是: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仍然有效,应当认可之前的履行,对于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或作折价补偿,过错方应酌情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 婚姻无效与撤销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04
      婚姻无效和撤销的程序如下: 1、婚姻无效与撤销,均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法院宣告当事人婚姻无效或撤销当事人的婚姻后,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即为消灭; 2、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3、婚姻无效的,自始无效,双方之间没有夫妻的权利义务。
    • 合同无效和撤销的区别,合同无效与撤销的区别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12
      合同无效和可撤销主要有以下区别: 1、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乘人之危、欺诈胁迫且不危害国家利益而合同无效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 2、认定程序的启动不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中,是撤销权人决定是否变更、撤销合同,其他机关、团体、个人都无权干预而合同无效中,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有主动干预权。 3、
    • 可撤销与无效合同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7-23
      1、合同无效是指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致使合同至始不产生法律效力,而撤销合同是指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合同可被撤销的情形。 2、无效合同的无效是绝对的、当然的、自始的无效,无效合同的原因有:订立合同主体不合格、订立合同内容不合法、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意。合同撤销权的发生一般是基于法律的规定。